


從舟山群島到南沙群島,從花鳥山到永興島,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在中國的海島上,一代又一代南通人,留下了開發海島、建設海島、維護海洋權益的佳話。
甲午余硝尚未散去,志在實業救國的張謇先生便上書清廷,開發舟山群島一帶的漁業資源。光緒三十一年四月,清廷批準張謇條陳,開辦江浙海洋漁業公司。張謇以民間集資投股形式,置漁輪“福海號”,用漁輪拖網新法到嵊山漁場采捕小黃魚,繼而逐步開發大黃魚、墨魚、帶魚等四大魚類資源,從此逐漸形成嵊山漁場四大漁汛期。這是舟山漁場最早漁輪拖網作業方式。
作為一個對改良社會充滿理想主義的先驅,張謇以“父教育母實業”的理念,在舟山群島的嵊山等小島創辦漁民子弟小學,為海洋開發和漁業發展培養人才。他還為當時的定海公學(即現在的舟山中學)題寫對聯:“中養不中,才養不才,設校傍翁山,許追從葉公澄衷楊公斯盛 先天下憂,后天下樂,登樓望浙海,試回憶明代倭患清代英氣”。
在此期間,張謇先生以憂國憂民的愛國實業家心懷,以開發海洋漁業為切入點,外爭主權揚國威,內謀革新圖發展,不僅推進海洋國土資源開發,且為舟山后人發展漁業機械化也起到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張謇置辦的“福海”輪在嵊山漁場除參與捕撈以外,還以其機動操作和官方漁輪身份,擔負漁場護漁任務,為嵊山漁場創造較安全的生產環境,江浙閩護漁船紛紛趕赴嵊山漁場生產,促使嵊山漁場的大規模開發。張謇還奏請朝廷,據理力爭,收回被英人強占的花鳥山,維護領土領海主權。
新中國成立后,在張謇先生足跡曾經到達的花鳥山水域,一位南通籍將軍曾經長期戰斗駐守于此,他就是嚴爾益海軍少將。
嚴爾益,1938年6月生,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四安鎮人。1956年入伍,1959年入黨。歷任副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師政治部干事、科長,師政治部主任,1984年任海軍東海艦隊后勤部副政委,1985年起任海軍舟山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基地政委,1995年任海軍南海艦隊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
嚴爾益將軍是從士兵成長起來的將軍。他曾在花鳥觀通站當報務員,駐守于這個東海第一哨。10多年前,應南通市委、市政府邀請,已經擔任南海艦隊副政委的嚴爾益將軍曾經率龔允沖先進事跡報告團來通演講。
同樣來自通州的龔允沖,是享譽全國的“南沙守礁王”。1990年3月,龔允沖主動申請赴南沙建站守礁6年,發揚以愛國奉獻為核心內容的“南沙精神”,立志駐守南沙做藍色國土的忠誠衛士。在1080個日日夜夜里,他團結帶領南沙守礁官兵,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戰勝了危險、孤獨、高溫、高濕、高鹽、缺青菜、缺淡水等困難,以“吃苦不是標準,干出成績才是標準”的強烈事業心,迎難而上,艱苦創業,堅守南沙前哨,創造了在南沙守備部隊中的9項紀錄,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和先進干部。被評為“海軍青年標兵”、“海軍十杰青年”、“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榮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
龔允沖曾經創下了南沙守礁部隊8項個人第一的記錄,即:在南沙守礁部隊任職時間最長(7年),赴南沙守礁執行任務次數最多(9下南沙),一次守礁時間最長(758天),累計守礁天數最多(1080天),在南沙值勤航行里程最遠、范圍最廣(2萬多海里,遍及南沙各個海域),出海巡邏、補給、偵察、救生等次數最多(60多次),獲取情報資料最多、價值最高(計20多萬字,獲全軍偵察成果一等獎1項,海軍偵察成果獎2項),組織礁島農副業生產貢獻最大(帶頭開發建設第一塊人造菜地,飼養成活南沙第一欄生豬)。龔允沖為守衛南沙、建設南沙、開發南沙,維護祖國的海洋權益作出了重大貢獻,被廣大官兵譽為“南沙守礁第一人”。
2012年6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人民政府駐西沙永興島。不久,三沙市委、市政府在永興島成立。在三沙市領導班子中,有一個叫陳際陽的南通人,引起了南通媒體圈的關注。早在1985年到1987年間,陳際陽曾經是南通日報的記者。
陳際陽,男,1966年10月生,漢族,江蘇啟東人。1985-1987年期間,他曾是南通日報社記者。1987年9月,他離開南通日報社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專業學習。1990年,他成為科技日報社記者;1990年9月—1993年3月,經濟日報社記者、編輯;1993年3月—1995年4月,中國土地報社記者。此后,陳際陽南下海南,曾經在海南省農墾總局、海口市政府工作。2008年,江海晚報社“沿海黃金大通道探索之旅”抵達海口時,時任海口晚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的陳際陽熱情接待了來自家鄉的同行并親自陪同采訪。
國務院批準設立三沙市后,陳際陽受命擔任三沙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參與領導三沙市的建設。陳際陽的最新活動是在三沙市建市百日媒體通氣會上。在這次會議上,陳際陽介紹,三沙市級政權構架已準備就緒,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快港口、機場、碼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批項目先后動工或即將動工,項目投資超100億元。
陳際陽介紹,隨著三沙市的成立,如今,醫院和一批公用住房等項目已陸續開工,大大改善了島上居民的生活。另外,三沙還將建造一座50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廠,保證島上供水供電逐步自給自足。
陳際陽還介紹,海南至永興的政務包機工作正按照有關程序組織報批。5000噸級三沙1號交通補給船正在組織設計建造,可望今年底動工,明年底投入使用。兩艘漁政船、海監船已建好,正在招聘船員。他還透露,下一步,三沙將加快機場、碼頭、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三沙市的建設還在緊鑼密鼓的推進。南通人的世紀島緣還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