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特殊時期,幼兒容易形成對于事物和知識的初步認識,但是又受到年齡和知識量的局限性,所以對于幼兒識字閱讀能力的培養就非常重要,如何讓幼兒在接受早期的知識教育中收獲良好的習慣,以及通過什么方式讓幼兒提升閱讀識字的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就針對這類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閱讀識字;興趣提升
一、兒童現存學習問題
3~6歲是兒童思維迅速發育的重要時期,幼兒正確的能力培養是成長的重要保障?,F如今社會,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再加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多家庭的孩子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但是與此同時,不少幼兒出現了很多不正確的輔導習慣。幼兒園的教育在于培養幼兒的興趣、情感和意志,主要是以各科的教學和區域的活動為途徑,逐步地加強對于幼兒的培養與教育,促進全面教育的發展,對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文明禮貌等方面有著很大的改善。
當前很多家庭對于兒童早期的閱讀教育都非常重視,然而往往我們看到的是簡單的教育培訓機構和一些兒童閱讀材料的使用,幼兒在沒有接受到系統的教育前,家庭教育很重要,早期家長可以讓幼兒來進行簡單的閱讀識字聯系,逐漸的培養兒童的學習習慣,從小拓展兒童的知識面,讓幼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勁頭。
二、幼兒不良習慣的分析
1.在道德意識的支配下,有著穩定持久的道德行為,被稱為道德習慣,它是確定道德觀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礎。2.在一些活動過程中,因為多次的重復和練習從而使得內心有了很想嘗試的活動行為方式,稱之為活動習慣。這里包括了獨立思考習慣和積極參與活動的習慣。3.在幼兒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起居、飲食與衛生等行為習慣,被稱為生活習慣。4.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對于勞動掌握著熟練的勞動技能行為習慣,被稱為勞動習慣。所以我們了解到在對于幼兒的訓練中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是主要的訓練對象,讓兒童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行。四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孩子在幼兒階段有時候會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對于家長或者老師灌輸的內容刻意的去違背,這些也和幼兒的知識水平有限相關,顯然這種教育形式不能讓兒童健康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就要積極的開導,從兒童的德育入手,循序漸進首先讓兒童有一個好的對于道德的認識,逐漸灌輸相關的行為知識,在德育過程中父母起到的作用非常大,父母在兒童的教育中扮演不僅僅是指導者,同時也是監督者,作為兒童最早的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以身作則,通過家庭教育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三、科學合理的閱讀識字培養
研究表明幼兒在5歲時候是語言成長的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刻中要注意對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教學,在興趣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中幼兒的興趣非常重要,要對幼兒的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和控制,經過一些良好的閱讀習慣來讓兒童增長知識,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一些不利于兒童成長的習慣從小就進行改進,讓幼兒在一個好的環境下進行成長。
排除掉前面提到的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針對幼兒該時期的叛逆心理做出合理的調整,根據幼兒的自身情況來實施培養計劃。例如,很多兒童喜歡看字畫類的教育材料,那么就從字畫類的教育著手培養,有些幼兒喜歡多媒體視頻內容,那么就通過多媒體進行培養。當然還可以進行實物訓練,例如一些簡單早期的名詞和動詞等。
隨著學齡前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他們的興奮和抑制功能在不斷增強,這使幼兒有更充足的時間參加游戲和學習實踐活動。長期以來,“漢字難認,漢語難學”一直困擾著中國教育界,識字過晚,導致孩子閱讀過晚;進而又導致孩子不愛閱讀與不會閱讀,因此,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能得以快速提高;良好的學習品質(如注意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也就無從形成;其智力也就更不能得以良好發展。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和體會,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以后去思考與討論。在不同的幼兒之間有著不同的個性差異,我們應該針對不同的幼兒提出不同的方案,已達到更好的效果。幼兒的閱讀習慣是取決于家庭、社會和幼兒園的,因此我們要更好地開展家長的工作,已達到更好地促進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 錢春芳.新課標下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訓練方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2]張一清.小學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研究[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I)[C];1995年
[3]李敏.公外俄語閱讀能力的提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4]彭艷秋.葉圣陶教學思想在網絡閱讀教學中運用的實踐與思考[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龔紅艷,王明華.中年級應重視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新建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