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作為一種有聲的語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語進行雙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種活動。小學生應當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有助于促進智力、發展思維,有助于學生良好氣質的形成。新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不再單提聽話、說話,而是綜合起來提“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是人們運用口頭語言進行交談、演講、辯論等的一種言語交際活動,具備直接、簡便、迅速的特點,使用最多最廣是最基本的語言信息交流手段。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口語交際的興趣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無論干什么,只要有興趣,便有了自覺性。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也是如此。激發他們的興趣,就等于激發他們的自覺性,這便成功了一半。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合作交流,在輕松的語境中“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例如,在口語交際活動課“購物講價”中,課前讓學生同大家一道逛市場,留意買賣雙方講價的場面。并把教室布置得如市場一般。活動中,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扮買方;另一組扮賣方,兩人一小組進行購物講價表演,各組輪流演。看哪一組能以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錢成交。講價時,指導他們以假設情境中的不同身份的人的口吻來說話。這種富有語言實踐性的活動課,激活學生語言的思維,且豐富說話表情。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其交際的興趣。
二、優化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教給方法
強化語文實踐,多形式提高口語交際綜合能力。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語文是教育資源最豐富與現實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也不例外,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實踐活動,創造性地設計口語交際的內容。為了使學生練在平時,練在全體,可以把每日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設為“五分鐘演講”時間。形式不拘,內容不限。閱讀收獲、親歷趣事、今日要聞、詩歌故事等,把它做為鍛煉學生口語交際的一個機會。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口語交際具有即使性的特點,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說得好”,這就要求學生針對交際對象,交際場合及時做出調整。口語交際中的姿勢、態度自然,禮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級孩子有多動的特點,這就要靠教師適時的提醒和恰當到位的指導,變幻多樣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鍛煉機會,促進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糾正,直至養成良好的習慣。 口語交際強調雙向互動,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低年級孩子大多敢說,愛說,可如果叫他們靜下心來先聽別人說,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聽不完整的就斷章取義,連意思都沒聽明白怎么與人交際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沒聽。所以就很需要教師教給孩子具體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復述別人的原話或主要意思,能接著別人的意思說下去,能正確適時地回答別人的提問。
三、聯系生活,再現情景
多彩的生活是口語交際教學的活水之源。言語交際訓練既要以教材為憑據,又不能拘于書本,要讓它走進生活,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時空,再現多彩生活的一時,一事,一物……讓孩子們觸發靈感,激發興趣,也可借助生活中的景象引發課題,進而循序漸進,適時點撥引導,不僅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文明行為和習慣,而且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發展言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在切實提高課堂教育效能的同時,還應努力拓展日常生活的交際時空,捕捉現實生活的真實情境進行隨機訓練。口語交際課《打電話》,教材上只有一幅對話圖,僅以它為素材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一位老師在上這堂課時,讓學生主動參與了訓練素材的選擇。有的學生選擇了加入特殊號碼如“119”、“110”、“114”等的對話素材,有的學生選擇加入和外國小朋友的對話練習素材,還有的選擇給喜愛的動物通話的練習素材。在這樣的選擇活動中,既活用了教材,拓展了教材內容,又激活了學生的想像力,點燃了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還營造出生機勃勃、情景交融的互動氛圍。
四、強化語文實踐,多形式提高口語交際綜合能力
教科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語文是教育資源最豐富并與現實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也不例外,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實踐活動,創造性地設計口語交際的內容。為了使學生練在平時,練在全體,可以把每日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設為“五分鐘演講”時間。形式不拘,內容不限。閱讀收獲、親歷趣事、今日要聞、詩歌故事等,把它做為鍛煉學生口語交際的一個機會。同學說完,下面的同學給予評議。剛開始,學生評議時可能前言不搭后語,時間一長,從每個小評論員嘴中都能說出一套流利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學生“說”的要求應當不斷提高,開始從語調高低、音色圓潤、有表情、聲音抑揚頓挫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使學生在聽說能力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習作素材。
總之,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素質教育和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在教學中去發掘口語交際的豐富素材,而且生活實踐同時也是對口語教學的鞏固和延伸,是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潘涌.語文新課程與教學的解放[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劉煥輝.言語交際學基本原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青陽街道中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