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激情中培養寫作愛好
教師對寫作的愛好,以及充滿激情的教學,是激發學生愛好寫作的誘因。教師對寫作的愛好,必然會長期積累寫作方面的諸多知識和特殊的能力,教學中不僅能信手拈來,嘻笑怒罵皆可成文,而且對學生的指導具有無可替代的權威性和實用性。教師對寫作的愛好,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具有任何口頭說教所達不到的效果。同時,教師將自己在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在學生中傳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每個人都有一種向往美好和激發潛能的強烈欲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一旦讓學生的激情充分燃燒起來,其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學生的激情需要教師去引導,去激發。引導和激發學生激情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最主要的是在于不斷激勵,多從正面肯定和激發學生。如從理想方面來說可以激發學生成為“小作家”;在教學方法上,解除學生對作文的神秘感,消除學生的作文心理障礙,較多地運用口頭鼓勵、課堂點評、成果展示等,真正實現讓學生的激情充分燃燒,主動自覺地愛好寫作。
二、帶領學生感受生活,促進觀察,豐富體驗
開放課堂空間,讓孩子們走進生活,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如有順序、有重點、抓住特點、展開聯想等方法,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想,留心觀察,認真體驗,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捕捉靈感,變生活為寫作的源泉,更重要是可以培養他們觀察生活的興趣。
平時,我要求學生寫日記。即把所見、所聞及所想用兩三句或一、二百字記錄下來。開始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觀察的目的、任務,提出一些小隨筆的要求。這樣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學會了如何觀察身邊的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有了寫作素材,學生作文就有話可說,對作文就有了興趣。
三、口語交際課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口語交際課即“說”的教學,“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寫”的好壞,因此上好口語交際課很重要。首先,要讓孩子愛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話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放假回來,我就對他們說:“大家好久沒見了,你有什么新鮮事要講給大家聽嗎?”話匣子打開了,有的說旅游的事,有的說過年的事,有的說學習的事……好熱鬧。其次,要讓孩子會說。在課上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沒頭沒腦的回答,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他們學會說。無論是課上發言,還是小組交流,我都注意提醒他們要說完整話。漸漸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提高,為寫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在作文中體驗成功
作文興趣的培養不是憑空構建的,正如剛學會游泳或騎自行車一樣,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通過一定訓練量的習作練習,才有可能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產生興趣。在學生負擔不斷增加的前提下,習作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適量的訓練中產生了興趣,學生就會形成一種主動、自覺參與訓練的心理動因,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循環狀態,從“老師的要求”變為“我很想寫作文的”的心理動機,那就離“我最能寫作文”的境界為期不遠了。從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在高年級學生中一般采用倡導的形式,讓學生每周完成三篇日記,一篇課堂作文和一篇課外作文,絕少有學生完不成的,有的學生甚至達到一天一篇作文,作文的興趣、能力和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五、豐富積累,保證樂寫源泉
1.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不愛寫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或者有時候覺得有話說,但一到下筆,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教師應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去體驗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觀察奇妙的自然現象,讓學生在觀察中積累素材,活躍思維,引導他們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的變化,身邊的老師同學親人,社會上更多形形色色人的言行舉止,留意身邊的小事,將觀察生活貫穿于生活的每一天,持之以恒,養成一種習慣,形成敏銳的觀察能力,這樣才會筆下生花。
2.積累情感
寫作要情動而辭發,情感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之所以動人全在于其中蘊涵著作者的深情。習作若沒有這情字,還能真實感人嗎?老師應從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引導學生積累情感體驗。因此,要求學生在學會觀察的同時還要學會思考,如從買菜這件事中,或者學會了討價還價識別真假,或者感受到農民的艱辛與樸實,或者看到小商販短斤少兩的丑惡行為有了體驗和思考,寫出來的作文才會有真情實感。
3.積累語言文字
豐富的語言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基礎,這就要引導學生遨游書海,汲取豐富生動的語言,把優美詞句、語段摘錄下來,盡可能背下來。教師可以開展各項活動,持續鞏固學生的興趣,如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背誦好句好段,每周一評比,長此積累,學生在習作時想用某些佳句好段,便得心應手了。皮亞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濃厚的興趣,是作文的一種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動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作文教學有成效,教師就應激發學生的習作熱情,將學生被動的寫作地位轉變為主動的內需,使學生把寫作當作樂事,趣事。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以生活促進寫作。使學生感到確實有話可寫,要創設一定的空間,擴大作文課堂啟發學生留心周圍的事物,使之善于感知生活。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積累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從而激發他們的習作興趣,寫出好文章,為將來走向社會進行交際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遼寧省建平縣太平莊鄉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