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一書中指出:“處于偉大變革時代,我們需要創造力和創造精神。”語文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已成為當代的迫切要求。每一個學校都要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
什么是創新教育呢?國家創新教育研究課題總負責人閻立欽教授作了這樣的定義:“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語文教學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其中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格互相影響。所以,以語言為主要載體的語文教學,不僅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且是學生借以表達自己創造性成果的主要方式。
現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力的培養,談談自己的設想:
一、創設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前提。研究顯示要讓學生思維處于巔峰狀態,教師要做到:一要尊重學生,努力用兒童的眼光看待兒童,理解并接受孩子那些新穎奇特甚至是怪異的想法和行為;二要寬容學生,寬容學生認識上的錯誤,從正面看待學生在學習中的差錯,以發展的眼光理解這些錯誤的價值;三要解放兒童,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要解放兒童。只有營造尊重學生、寬容學生、解放學生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才有自信心,才有積極性,才與眾不同與標新立異。
二、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主動獲得多層次理解,使發展思維與發展語言相得益彰。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麻雀》時,一個“落”字將老麻雀的形象寫活了。我就緊抓這一“落”字,啟發學生聯系課文思考:看從哪幾方面理解它的精妙之處才到位。有的學生:一個“落”字寫出了它“猛”,非常迅捷。有的學生:“落”字寫出了老麻雀的“急”,刻不容緩。有的學生:“落”字寫出它的勇敢、果斷、堅定。學生的思維創新性盡顯無疑,對深一層地悟解它對于刻畫老麻雀“拼死救子”英勇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老師,為了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設計了這樣一個文題:天氣很冷,大家能否不說出“冷”字,用不同的語言表現這相同的“冷”字?于是學生展開語言的調色板,紛紛描述:北風呼嘯,河里結了厚厚的冰,窗戶的玻璃上結滿了冰花;我穿上了厚棉衣,弟弟圍上了大圍脖,妹妹戴上了大口罩,屋子里生上了火爐子……學生的描述各不相同,的確沒有出現一個“冷”字,但都透露了“冷”的信息,這是語言的功能,也是思維的結果。
三、提倡思辯,在質疑問難中發展學生的創新個性
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特征,創新的起點是質疑。因而,對學生創新個性的培養就是對學生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的培養。如在《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教學時,學生對年老體弱的談遷決心“重編《國榷》”進行了質疑:晚年的談遷重編《國榷》到底值不值?談遷正當為“即將付印”的“鴻篇巨制”而“喜悅”時,書稿卻被偷,20多年的心血轉眼間“化為烏有”,對談遷的打擊是何等慘重!再編此書不值!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再編此書,不值……對于學生的大膽質疑,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邊讀邊議,感悟人物情感發展的軌跡:完成書稿的喜悅,書稿被竊的沮喪,重編的自信和堅定,奔波考察的辛勞……經過質疑討論,學生達成結論:一個人有了真正堅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這堂課正是由于幾個學生的大膽質疑,才引發了一場唇槍舌劍,使全班同學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異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四、啟發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想象力在學生智力因素中極為重要。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經常進行想象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
如在教學《推敲》一文中討論到底用“推”好還是“敲”好時,我抓住時機讓學生聯系課文與賈島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改詩中。學生“互不相讓”,有的說“推”好,有的說“敲”好,還有的說“叩”好,竟然還有的說“踢”好,因為他們是好朋友……非常有興趣地進行了創造的嘗試,以致下課的鐘聲響過還在激辯。因此,突出想象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又一條重要途徑。
五、促進積極思維,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慰
創新需要靈感。靈感是知識、經驗、追求和思索綜合在一起升華后的產物。在大多情況下,靈感常以較為微弱的一閃的念頭形式出現。因此,在教學中注意給予學生肯定和激勵,使轉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得到肯定和光大。
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速度去讀,去感知,去領悟。保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自我批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機會。多激勵多誘導,進而產生學習的成功感,引發積極探索的興趣和動機。
六、突破傳統思維慣性,尊重和發展學生獨立創新的人格
教師首先就應有創新精神,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開發智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積極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如果問“怎樣才能畫出圓?”答案都是“用圓規”。那么還談什么創新教育。所以我們老師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能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或唯一的標準答案捆住學生。只有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綻放五彩繽紛的花。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新力的意識,并采用切實可行的措施,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定會被激活,創造性思維一定會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黃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