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職院校中學生的誠信教育問題是一個熱點。在本文中筆者擬從三個方面對此問題進行論述,首先從外部分析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誠信現狀,然后分析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誠信教育弊端,最后提出糾正策略。
【關鍵詞】高職;誠信;教育
自從新時期以來,我們國家教育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誠信思想就曾給予過重視,并將其做為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就是以技能為本位的教育,為培養一線的生產和設計、管理人才服務的,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加強我們國家的高職院校中的誠信教育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需要我們進行新的探討,尋找應對策略。
一、高等職業院校誠信教育外部現狀
高等職業院校中的大學生誠信教育就是為養成高職院校大學生誠信精神而進行的專門教育,通過有目的和有計劃的課程施加而進行的,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情感和誠信意志,是高職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誠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們發現教育誠信中顯現出了很多的不足,具體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社會環境和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思想上已經開始逐步確立起較強的自我意識,開始崇尚自我,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一方面大學生是比較關注社會現實的,對未來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思考。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社會上那些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價值觀開始不斷地往校園中滲透,個人注意的價值觀已經開始盛行到極致,具體表現為很多人社會責任感的缺失。當前的大學已經不是早些年的那種封閉的象牙塔,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市場經濟的附庸,社會上的誠信缺失已經蔓延到整個校園領域。
此外,高職教育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事物,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認識存在誤區,很多人甚至還認為高職就是職高,或者把高職教育視為更高級階段的中專教育,將高職院校和中專、技校等列為一個檔次,沒有將其視為高等教育的范疇。同時,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性特點使得各高職院校高度重視和強調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然而過分強調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卻極容易導致對學生誠信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最后,由于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招生模式的特殊性導致高職院校生源結構復雜,不同招生批次和類別的生源素質差異很大,部分學生思想素質也是相對較低。這些因素也會大大降低高職院校誠信教育的效果。
二、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誠信教育弊端試析
從理念上看,目前的中國高職院校成立都是相對較晚的,對于誠信教育的內容到手段還是比較有限的,高職中的誠信教育理念存在著和社會脫節的可能,像先前社會上普遍呼喊對于誠信價值觀,但是高校教育卻沒有行動起來,很多學校都是出現了考試作弊、就業違約等嚴重違背誠信的活動才開始行動,就有明顯的滯后性,不能反映時代的變化和發展。
從教育內容上看,在目前的高職誠信工作主要采用的是一種說教的方式,都是在堅持一種口頭上的理念灌輸,對一些教條和刻板的理論進行反復的言說,并不是注重從實際經驗出發,也不注重實用性的效果。最為常見的便是,在班會或者相關會議上大講特講一些誠信的傳統、應該遵守的規則等等,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教育內容的接受比較少,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共鳴,效果比較差,更談不上對于他們具體行為的指導意義。
從教育方法上看,大部分學校呆板落后。目前大部分學校的誠信教育工作采取的方法都是開會、舉行報告、參觀訪問等集中方式,除此之外沒有多少創新。誠信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有著一套完整的方法與策略,僅僅停留在幾種僵化的工作方式上便會讓學生感覺到索然無味,沒有多少吸引力,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談得上圓滿。所以誠信教育要是想取得明顯的效果,工作方法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三、加強高等職業院校學生誠信問題的策略
首先,在誠信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上也要注意進行修正,特別注意誠信教育內容的貼向實際,貼向學生自身。教師要甩開以前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那種不沾染煙火氣的,純而又純的理想型誠信教育,轉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以現實社會為根基的實事求是型誠信教育。誠信教育在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時,不能只是對正面的極力宣傳,對于社會的假、丑、惡,也不應該去回避,讓從教育的角度進行引導,認清真相,把握方向,努力地去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認識能力。
其次,誠信教育要結合學生的年齡段特點,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的艱難過程,所以需要工作者進行高職不同年級的區分,還要結合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像網上欺詐、偷盜、違約等等不良現象要極力的進行教導,壓縮那些離學生比較遠教條式的講說,及時發現和幫助解決學生成長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誠信教育的美和感人,效果也就更為明顯。
最后,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誠信工作教育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機制來衡量和評價,只有把誠信教育活動變成一個長效機制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高職的大學生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團體,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建立一套學校內部的誠信管理體系,把這種體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行為和學校管理之中來,制定明確的誠信教育目標,合理的安排時間和空間進行誠信教育,把這些納入到創建和諧、文明的校園活動之中來。
【參考文獻】
[1]劉煌瑞:《芻議網絡背景下的大學生德育》[J],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4年第24期
[2]潘秀山:《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踐途徑》[J],高教論壇,2004年第1期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