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職高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最具特色的教育方式,面對教育制度的不斷革新,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也為職高學生的學習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現就依據職高政治的教學針對研究性學習在課程中的應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職高教育;實踐能力
現代教育不同于以往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它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根據協調學生的生活、教學的環境和社會的現狀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而研究性學習在職高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果。本文就從職高政治課堂中如何開展研究性教學談談我的看法。
一、研究性學習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是國家教育部推出的一項教育內容,它是以學生為主導對象,在學習生活中自主的確立研究專題,在研究活動中提出問題,并且應用所獲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文化知識,在活動的體驗中,也能夠領悟到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研究性學習在職高政治教學中的必要性
1.政治課是一門相對嚴謹的課程,注重對學生思想教育的發展,以便樹立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樹立他們健康的價值觀中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為職高的學生,由于受到他們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認知能力的影響,在面對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時,往往缺乏理智,錯誤的處理自己和集體以及社會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當今,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許多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腐化現象成風。面對各種不同的誘惑,一不小心就邁出了那“沉重”的一步,勢必會給自己以后的人生造成不良的影響。由于職高的教學形式不同于普通中學的教學,他更注重的是學生在技能上的培養,除此之外,學生要有自主性的學習。因此,在職高生活中,有較多的生活空間和時間,加之思想上的轉變,許多學生在多余的時間里形成了攀比、追風、拜金的享樂主義。還有一些學生借助學校的教育形式形成拉幫結派,在思想上形成不良的作風。這就要求學生通過改變學習方法,加強職高政治在教育中的應用,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文化建設。
如何提高他們思想道德素養是擺在我們職校政治教師面前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這就要求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研究性學習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改變學習方法,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2.政治課的思想性很強,融貫了政治,經濟、社會,哲學等綜合性知識。面對針對性和現實性的政治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至關重要,需要通過各方面的知識,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對于職校學生來說,他們沒有升學壓力,只是單一的面對書本知識,并不是對職高學生的合理要求,全方位研究性學習才能夠緊隨教育發展的步伐。通過研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政治教學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保證基礎性知識的基礎之上,開展創造性思維,在自身體驗中,不斷地對事物進行觀察和研究,有益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他們善于自主探討和解決問題的的能力。
3.研究性學習是一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項活動的實際開展中,交流和表達作為處理問題的一個傳遞載體,它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這就意味著學生在傳遞信息中的準確性一定要符合實際。在整個過程中,將會面對收集資料,分析信息和獲取結論的任務,其中所含的各種方法和途徑都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我們思想政治課的目標所在。
4.課堂中教師布置的每次研究性任務一般都不只由一個人完成,需要每個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在這種共同探究下,成員間的配合和分工就會影響到活動的順利完成。但成員之間必然會形成分歧,如何達到行動的一致性,也是一項重要內容,這就為學生的溝通能力提供了實踐的空間。例如,在政治課的教學,有關于讓學生學習理解合同的內容。而這一項內容也和我們的職高學生聯系緊密。在以后的畢業工作中,都會運用到合同。這就要求學生要認真對待,不應忽視。而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自己學習如何寫合同,重要的是這當中的過程非常有趣,學生通過分配角色的辦法組成不同的企業和個人,設立適合于自身角色的合同文件,之后開始合同的起效,之后進行不同的各項事務,這當中也可以由一小部分學生擔任法官的角色,處理由學生擔任的企業和個人之間在合同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就會使學生運用到許多以往所學的政治內容,在處理問題中產生的辯論和思考都會提升學生在政治活動中的實踐能力,對職高政治的教學目標的達成也很有效果。這種實踐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這正是他們所缺乏的良好品行,但又是未來職業生涯中必備的良好品質,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研究性學習在職高政治教學中的實施
1.在實踐過程中,理論是不可忽視的基礎,就像戰場上的陣地,只有守好基本的土地才有利于贏取下一個戰場。所以在實踐之前,應該深入教材,掌握基本的思想理論,只有了解基本的內涵,才能夠在實踐中進行正確的探討,整個實踐活動也會得到科學順利的進展。要引導學生善于質疑,在不斷地疑問中展開討論和辯論。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如果做不到問題的提出,就不容易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在激烈的探討和爭辯中,容易啟發學生的思維,經過層層剖析,問題的答案便會逐漸浮出水面,學生所獲得的結論準確性就會很高,被學生理解的程度也會很高。
2.注重課外延伸。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事求是也一直是社會發展的最好理論。職高政治課堂更應是開放的,教學更應該注重實踐的應用,把理論和實際、課堂與課外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臨現場,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資料,讓學生獲得深切體會,產生積極的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即將融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不僅在這個小的政治課上得到知識,也在社會這個龐大的課堂中提高了自己。
3.老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對新事物的探知。在學生探尋新知識的過程中,情感的激發會給學生帶來烈焰般的熱情,使人充滿力量。教師在其中的引導非常重要,幫助學生確立學習內容,激勵他們不斷地前進和勇敢的創新都會提高學生的學習速度。但職校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這就要求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調整學習計劃,去適應每位學生的特性,都會對整個教學的進程提供幫助。每個人的學習任務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制定和調整,各具特色的不同思維也會增強事物的多層面認知。大家各抒己見,交流探討,相互幫助,以此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4.點評歸納。一個學生要真正學會學習,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就必須學會歸納、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在歸納中進行交流探討,概括提煉出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和手段,可以有利于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教師要憑借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加完善的研究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政治中了解知識并應用到自身,以便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要主動對問題進行研究,獲得知識。老師只是起著一個引導的作用。通常,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結果都要由學生自己完成。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極地學習政治知識,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應用于政治課的研究性學習將從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薛亨微,研究性學習在高職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47-48
[2]張華,論“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本質[J],教育發展研究,2001,(5):14-18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城鎮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