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是活潑好動的,本應該是最喜歡體育運動的,但客觀情況卻是仍有小學生對于體育課產(chǎn)生厭學心理,追根溯源,就是因為教學方法的單調(diào)和教學內(nèi)容的枯燥,從而形成了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之間的對立,影響了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使體育課堂像磁鐵一樣地吸引學生,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生是活潑好動的,本應該是最喜歡體育運動的,但客觀情況卻是仍有小學生對于體育課產(chǎn)生厭學心理,追根溯源,就是因為教學方法的單調(diào)和教學內(nèi)容的枯燥,從而形成了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之間的對立,影響了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使體育課堂像磁鐵一樣地吸引學生,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高課堂情趣,激發(fā)學習興趣
相比于其他課程來說,體育課程自有其獨具的特點,即“表演性”,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表演”的過程,技巧是否嫻熟、動作是否富于美感、整個過程是否和諧等因素,都決定著學生能否愉悅地接受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關鍵。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前滾翻》這個動作時,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給學生講解前滾翻動作的概念和要領,并在做完示范動作后,就直接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進行練習,勢必吸引不了小學生的注意力,也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要說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了。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摻”入一些情趣要素,將體育教學過程“表演”得有聲有色,那么,將是另外一種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喜歡兒歌的特點,在學習前滾翻動作之前,先將前滾翻動作的要領編成兒歌的形式,讓小學生跟“唱”:“兩手用力撐,兩腳快點蹬,身團如球滾,展翅如雄鷹。”學生學會兒歌后,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剛才所學唱的兒歌內(nèi)容,就是今天要帶你們學習的前滾翻動作要領,老師先表演給你們看……同學們看清楚了嗎?要不要老師再來一遍……哪位同學先來做一下……”教師通過變換教學方法,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樂趣之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學會了體育技能的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樂于繼續(xù)學習體育的強烈愿望。此外,由于小學生的低齡特點,他們的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較短,比較容易分散,針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以長時間地持續(xù)一個體育活動內(nèi)容,而要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體育教材的內(nèi)容,結(jié)合當時的氣候特點,組織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韻律操,并配上活潑輕松的音樂,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舞動,使學生感受到課堂氛圍的愉快與輕松,從而在學習過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教師也可以把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成員站成一排,然后教師對其中站在最前面的學生說一句悄悄話,讓同學們把悄悄話一個一個傳下去,最后,讓站在隊尾的學生把聽到的悄悄話說出來,并與第一個學生所說的“原始”悄悄話進行對比,以此提升課堂情趣。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雖然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穿插”一些娛樂活動,以提高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不能“喧賓奪主”,讓娛樂活動占據(jù)大量的課堂時間而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感化學生心靈,拉近師生距離
教學效率的高低,與師生之間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密切相關。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們,都有這樣一個深刻體會,當喜歡一個教師時,也往往喜歡該教師所教學的課程,反之亦然。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感化學生的心靈,拉近師生的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因此,教師應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真誠的關心和愛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幾乎都有這樣的體驗,每個班上都會有個別的“問題學生”,他們或者在學習過程中“漫不經(jīng)心”,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或者“孤家寡人”,不喜歡與其他同學們一起學習和活動等。針對于這些情況,教師不能粗暴地批評,也不能聽之任之,更不能排斥他們,而是要付出真誠的愛心,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關注他們的每一個進步,給予他們表揚和肯定,從而引導他們從思想上和行為上轉(zhuǎn)變過來,融入集體之中。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快速跑”動作時,對于個別不愿意參加學習的學生,并不是簡單粗暴地責令他們與其他同學步調(diào)一致,而是利用低年級學生熱衷于游戲的心理特點,組織同學們進行“直線接力跑”、“十字接力跑”或丟手絹游戲等,使不愿意參加體育學習的學生情不自禁地參與其中,并在他們參與接力跑或進行丟手絹游戲過程當中,教師刻意地卻是裝作不經(jīng)意地給他們指出動作要領,讓他們明白,只有掌握正確的快速跑動作,才能起步快、跑得穩(wěn),一方面使他們既不感到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指出錯誤的難堪,另一方面又能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體會到教師的關注和愛護,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心與心的距離,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從而對體育課程也漸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其他同學一起參加體育學習活動。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只具備專業(yè)的體育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付出真誠的愛心,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確保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楊文軒,陳琦,體育原理導論,[M],北京: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盛澤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