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國的教育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應該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從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的、積極的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如今英語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社會對高素質的英語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大,那么我們英語老師應如何讓中學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并且有信心學好它呢?這就要求我們務必不斷探索和創新英語的教學方法方式,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本文就此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有效性;方法
在這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新時代里,我們在繼承和發揚傳統中那些好的教學方法方式時,還應與時俱進,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索和創新中學英語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地參與英語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實現中學英語的教學目標。
一、興趣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施有效性教學的關鍵。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要素。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習動機,以使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便他們樹立信心,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優勢和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健康向上的品格。”教學既是一次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務必堅持人本觀念,在教學中實施先進的教學方法方式,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把學習好英語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這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力,提高英語的學習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二、“以人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的“自我”情結日益增長,因此我們應當改變傳統中“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局面,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多采用一些鼓勵和表揚的方法,而少用那些訓斥、懲罰等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不但有助于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還可以融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在課堂上敢于發表意見,提出問題,在這樣融洽、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也會蒸蒸日上。
三、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理解并尊重學生
愉悅的、和諧的教學氛圍能夠地潛意識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因此,能否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成了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中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閱歷也較少,對英語的學習片面地認為可有可無,只要學好國語就行了,而我們教師更應意識到這點,在為他們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幫他們明確英語的學習目標,讓他們知道在將來英語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的發音、語調、語法、語言意義及內容課堂教學活動,在這樣的氛圍中沒有訓斥和嘲笑,更多的是教師的贊語及掌聲,更多的是師生之間的信任和尊重,此時學生便會全身心地投入英語的學習中,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問題的熱情也更加高漲。
四、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要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除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創新有效的英語教學方式,這就像吃飯一樣,天天吃一樣的食物,每個人都會厭煩的,所以我們不能再憑著一支粉筆和一張嘴走天下了,而緊跟著時代的步伐,學習、掌握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經常給學生換換“口味”。我們不但要學會使用錄音機、幻燈片等語音設備,還要掌握好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懂得應用電腦設計英語教學內容,擴充課堂容量,使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有趣,使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都得到解決,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進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英語的教學水平。
五、因材施教,提高整體水平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創造的設計教學過程,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因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天生因素等都不盡相同,使得他們在學習的能力和水平出現了差異,所以我們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他們,要求他們做同樣的事情,而應當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不同的問題,布置不同的作業,也可以用“幫、帶、扶”的方法讓成績優秀的學生幫助差的學生,讓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索研究,使成績差的學生有所進步,對英語產生興趣,好的學生亦可得到鍛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團結合作。
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信心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成功,成功是學生學習動力和興趣的源泉。在英語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們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好的學生要嚴格一些,提難一點的問題,當他們攻破難點時,我們在表揚的過程中可幫他們作一下總結。而對學困生我們非但不能歧視,而是更應該尊重他們,當他們小有進步時就應及時地進行表揚,讓他們能夠馬上體驗到獲得成功受到表揚的喜悅心情,從而將這份心情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動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拋掉英語不好學的想法,進而積極參與英語的教學活動。
總之,要提高中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努力為學生創設和諧的、寬松的學習氛圍,并讓他們充分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信心百倍地參與到英語的教學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中學英語的教學水平,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南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