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具有交際功能,能傳遞信息、溝通情感、交流思想,表達意愿等。社會交際能力往往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是一項迫不及待的任務。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一、營造氛圍,創設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向互動的過程。”“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最離不開學生開口說話的興趣,而怎樣激起他們開口說話的欲望呢?其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是由問題產生的,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教材中有些內容也提出了一定的問題,這些語言文字經過老師的口頭描述會更形象地進入學生的大腦,激活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例如,在教學《發現朋友有了缺點,該怎么辦》一課,上課伊始,我描述了這樣一個情境: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勤奮好學,各項活動總是出類拔萃,從不輕易犯錯誤,可是他做了錯事,總不承認,愛撒謊,你們說該怎么辦呢?學生一聽幫老師解決問題,思維活躍紛紛說出許多見解。這樣立即就進入了問題情境,把口語交際回歸生活體驗,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交流欲望。每個學生都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感動之余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孩子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二、借助課文中的空白,讓學生想象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教版教材中除了配有大量生動形象的圖畫,很多課文還留有思維空白的地方,而且這些課文很多都是充滿童心童趣的文章,如《小鷹學飛》、《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等。這些童話故事可以豐富兒童的想象能力,給兒童以美的享受,激發兒童的創造欲望,這些童話故事就有大量的課文空白。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利用文中的空白,把它作為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良好素材,讓學生放飛想象盡情說。如《小鷹學飛》這篇課文的結尾,說到“小鷹抬到看看,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如果你是小鷹,你會想些什么呢?你以后又會怎么做呢?”這個問題把學生帶入了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正在學習飛行的小鷹,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后暢所欲言,在學生把自己當成小鷹說話的同時,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開發資源,整合教材,提供學生喜歡的交際話題
新教材對“口語交際”知識內容、能力培養進行了科學、系統的編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話題。例如,第十一冊《有了電腦,還要花功夫練字嗎》,農村的學生對電腦并不了解,根本無從談起,這樣的話題學生無話可說,更沒有交際的興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生活,著眼農村,把教材的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重新整合、變通。《過生日,請同學吃飯好不好》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說清好與不好的理由。通過交際,能更全面地看問題。但是,農村孩子很少過生日,即使有也是一碗壽面兩個雞蛋。根本不可能請客吃飯。倒是在一些婚慶、佛事上大辦宴席。于是,我把話題變換了一下,讓學生討論農村的這些習俗好不好。學生更積極地去觀察生活,甚至主動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見解,討論時,學生個個有理有據,異常活躍。這樣,既達到了教材的培養目標,又很好地利用當地資源。
四、及時反饋,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世之所趨。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采用錄音記錄的方法,以及時反饋。主要做法是用錄音記錄將學生說話或對語的過程記錄下來,然后現場播放,說者表達的優劣就活生生地展現于大家面前。說者通過聽錄音,跳出自我,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和其他學生通過討論,指出不足之處,并加以糾正,可糾正說話的語音、語調等。錄音紀錄的優點在于它能通過暫停、重播,讓我們反復分析,利于解決問題,效果極佳。
五、注重評價,增強學生信心
口語交際課上,一定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學生有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激勵”。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低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需要老師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在口語交際課堂上,老師如果掌握適時而恰當的激勵,不但可以令交際活動輕松、愉快,而且會收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發言,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要善于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并及時給予肯定,不要輕易挑剔學生這個詞“不規范”,那個詞“有毛病”,即使某個詞說錯了,也要允許或提醒他重新換個詞再說。低年級的孩子初練口語,往往語無倫次,更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因此,應該重視考察孩子的參與意識。對孩子的發言給予激勵性評價,鼓勵孩子不怕犯錯,敢于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活動,踴躍回答問題,爭先扮演角色,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體現了時代的要求,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把握學科特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發揮班級授課制的優勢。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可以是師生之間,也可以是學生和學生之間。這樣的教學勢必能創設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小紅.漢語教學中的語用學研究[J].語言研究,2006,(11)
[2]劉艷春.語言交際[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1
[3]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下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