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語言基礎知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本文簡要描述了高三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三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詞匯教學過度重視或重視程度不夠
到了高三,部分教師仍然把絕大多數時間花在單詞和詞組的講解與傳授上,熱衷于課余時間強迫學生機械地、孤立地記憶單詞和詞組。還有的教師認為詞匯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只要學生課后花大量時間記憶就行了。
(二)不講究詞匯教學策略
縱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仍然存在教學方法或學習方式單一的現象。有的脫離語境孤立教詞匯,僅僅重視機械記憶,不注重指導學生活學活用;有的只重視使用一個感官,不能幫助學生眼、耳、手、口、腦并用;有的只注重就詞講詞,不能指導學生利用詞根、詞源和詞綴來學習詞匯。
二、高三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重視語音在詞匯教學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學生掌握的語音知識,組織學生輪流拼讀或領讀單詞。遇到音節較復雜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按音節在黑板或草稿紙上拼寫單詞。
在此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掌握 “音、形、義、性、法”詞匯綜合記憶法,即:首先按音節準確地讀出這個單詞的發音,然后按照音節學會其拼寫,接著了解該單詞含義和詞性,最后掌握其主要用法。
如在復習suggestion這個重點名詞時,教師可首先讓學生按照音節讀出并拼寫該單詞,即:su-gges-tion,提醒學生tion的發音是 /t?蘩?藜n/,不是/?蘩?藜n/ ,其中文含義是“建議、暗示”,其主要用法是:(1)常見詞塊是make a suggestion,意思為“提個建議”;(2)后面接表語從句或同位語從句時,句中謂語動詞要用虛擬語氣,形式是should+動詞原形,should可以省略等。
(二)運用構詞法進行詞匯教學
英語中大約有一半的單詞是由詞根、前綴和后綴構成。常見構詞方法有六種,它們是轉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字母縮略法。《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重點介紹了合成法、派生法、轉化法和首字母縮略法。
1.轉化法,即一個單詞由一個詞類轉化為另一個詞類。如:Mary has booked a flight from New York to London.(預定,名詞轉化為動詞)
2.派生法,即在一個單詞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前綴或者后綴構成一個新詞。
1)前綴:
(1)常見表示否定的前綴有:dis-, il-, im-, in-, mis-, non-, un-等。如:disappear消失;illegal非法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incorrect不正確的;misunderstand誤解;nongovernmental非政府的;unfit不勝任。
(2)常見表示其它含義的前綴有:a-(處于……狀態),anti-(反對、抵抗),anto-(自動),co-(共同),en-(使),inter-(互相),re-(再、又),tele-(遠距離)等。如:asleep睡著的;anti-foreign排外的;automobile汽車;co-operation合作;enlarge擴大;internet互聯網;rebuild重建;telescope望遠鏡。
2)后綴:
(1)常見構成名詞的后綴有:ence-,er/or-(從事某事的人),ese-(某地人),ful-(充分的),ist-(家、者),ment-(性質、狀態),ness-(性質、狀態),tion-(動作、過程)等。如:convenience方便;teacher教師;Chinese中國人;hopeful充滿希望的;artist藝術家;movement運動;kindness好意;action行動等。
(2)常見構成動詞的后綴有: -(e)n(使成為,多用語形容詞之后),-fy(使……化),-ize(使……化),-ish(使、令)等。如:weaken削弱、使變弱;purify提純;organize組織;establish建立等。
(3)常見構成形容詞的后綴有:表示“屬性、趨向” 的-al, -able, -bile,-ar, -ish, -ive等;表示“相似、類似”的-ish, -like, -ly, -some等;表示“充分” 的-ful, -ous, -ent等;表示“由某種物質制成” 的-en;表示“方向”的-ern, -ward;表示“國籍、語種、宗教”的-an, -ese, -ish;表示“否定”的-less等。如:comfortable舒服的;childish孩子氣的;helpful有幫助的;wooden木制的;eastern向東的;European歐洲的,歐洲人的;countless無數的等。
(4)常見構成副詞的后綴有:-ly(主要用于形容詞之后表示方式或程度),-ward(s)(主要用于表示方位的詞之后表示方向)。如:angrily生氣地;downward(s)向下等。
(5)常見構成數詞的后綴有:-teen(十幾),-ty(幾十),-th(構成序數詞)。如:sixteen十六;twenty二十;fortieth第四十等。
3.合成法,即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合成一個新詞。
1)合成名詞:weekend(名詞 + 名詞);typewriter(動詞 + 名詞);gentleman(形容詞 + 名詞);afternoon(介詞 + 名詞);outbreak(副詞 + 名詞)等。
2)合成形容詞:snow-white(名詞 + 形容詞);English-speaking(名詞 + 形容詞);five-year-old(數詞 + 名詞 + 形容詞);five-storeyed(數詞 + 名詞 + ed);well-known(副詞 + 過去分詞);good-looking(形容詞 + 現在分詞);hard-working(副詞 + 現在分詞)等。
3)合成動詞:overthrow(副詞 + 動詞);upset(打翻,副詞 + 動詞);blackmail(形容詞 + 動詞);safeguard(形容詞 + 動詞);sunbathe(名詞 + 動詞);
4)合成副詞:however(副詞 + 副詞);everywhere(形容詞 + 副詞);forever(介詞 + 副詞);
5)合成代詞:常見的有由some-,any-,no-,every-加上-one,-body,-thing等構成的不定代詞,如:anything(代詞 + 名詞);everyone(形容詞 + 數詞)等。
4.混合法,即將兩個詞混合或各取一部分組成一個新詞。后半部分表示主體,前半部分表示屬性。如:smoke and fog-smog(煙霧);news broadcast→newscast(新聞廣播);television broadcast→telecast(電視播送);helicopter airport→heliport(直升飛機場)。
5.截短法,即將單詞縮寫,詞義和詞性保持不變,截短法主要有截頭、去尾和截頭去尾三種形式。截頭:telephone→phone(電話);aeroplane→plane(飛機)。去尾:mathematics→math(數學);examination→exam(考試);laboratory→lab(實驗室)。截頭去尾:influenza→flu(流感);refrigerator→fridge(冰箱)。
6.首字母縮略法,即用單詞首尾字母組成一個新詞。其讀音有兩種形式,一是各字母分別讀音,二是作為一個單詞讀音。very important person→VIP(大人物,貴賓),讀字母音;television→TV(電視),讀字母音;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TOEFL(托福考試),單詞讀音。
(三)運用歸納、對比、聯想等方法進行詞匯教學
所謂歸納,是指從許多個別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則或結論的思維方法。所謂對比就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
1.利用歸納、對比學習詞匯。歸納、對比不同詞匯的相同用法,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異同,易混詞注意點等學習詞匯。如:學習attend時,除了講解attend的用法外,還把join,take part in,participate的用法和attend進行對比。
2.利用聯想,學習詞匯。人的記憶主要來自于聯想。在記憶單詞時,我們借助從時間、空間、意義上接近的事物進行聯想。常見的聯想方式有四種,即接近聯想、類似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如:學習連系動詞look(看起來)時,聯想到其它感官動詞sound(聽起來),smell(聞起來),taste(嘗起來),feel(摸起來);學習a number of(若干、許多)時,聯想到the number of(……數目),the larger number of(大多數);學習traffic時,聯想到bus,car,taxi,train,plane,ship,subway等。
(四)運用“詞塊”進行詞匯教學
所謂“詞塊”,就是指由于出現頻率很高,形式比較固定,使用語境比較單一,像板塊一樣的一種語言形式。語言學家路易斯(Lewis)把詞塊分為四類:1)單詞(English)及短語(succeed in);2)搭配詞(wait經常與for一起出現);3)習慣用語(be worth doing);4)句子框架(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如:在教授動詞hope時,我們不但讓學生掌握hope to do 和hope that…,還要讓學生掌握hope for sth和hope for sb. to do。
再如:尤其注意下列高頻詞匯cut, break, look, take, get, call, keep, come等構成的動詞短語。如:cut down(砍倒、削減),cut in(插嘴),cut off(切掉,切斷),cut out(切斷,裁剪),cut up切碎。
(五)在實際運用中進行詞匯教學
任何詞匯的使用都離不開具體的上下文語境。語境即語言環境,短語是詞的語境,句子是短語的語境,而情景則是句子乃至整個語言的語境。通過造句、閱讀、寫作等形式的具體語言實踐,使枯燥無味的詞匯教學生動、形象、趣味起來,在反復運用中強化對所學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遣詞造句、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等手段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和運用詞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建林.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10(4)
[2]吳伯蘭.多角度開展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7)
[3]傅詠梅.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不足和對策——基于高中生典型的用詞錯誤[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10)
[4]沈海芹.在閱讀教學中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4)
[5]李文艷、單小艷詞匯組塊記憶法:英語詞匯教學的新方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4)
[6]劉國輝. 以詞匯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英語詞匯教法構擬[J].山東外語教學2011年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