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西藏地區(qū)的化學教學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發(fā)揮好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西藏地區(qū)如何實施實驗教學談了幾點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新課改;探究;創(chuàng)新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化學實驗也被高中化學教師作為長期使用的教學手段。當前,我國西藏地區(qū)的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尤其是素質教育的改革還未見成效,而化學實驗教學的發(fā)展是促進西藏地區(qū)化學教育改革的最佳途徑。作為一線高中化學教師,應努力讓學生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一、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實驗趣味性
化學教材給我們提供了不少演示實驗的范例,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充滿趣味性的演示實驗,將實驗過程演示給學生看。由于學生都對實驗比較感興趣,充滿了好奇心,因而這些有趣味的實驗往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之前,我就模仿魔術師劉謙給學生表演了一個“用水點火”的實驗。我將一小塊金屬鈉用脫脂棉包住,然后讓學生們仔細觀察,見證這個神奇的時刻。隨后,我用膠頭滴管在脫脂棉上滴下幾滴水,脫脂棉立刻燃燒起來。學生們看到這神奇的現(xiàn)象都覺得十分驚訝,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于是,我話鋒一轉,引導學生進入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去探尋此現(xiàn)象發(fā)生的奧秘。
又如,在教學“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這一節(jié)內容時,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檢測當?shù)刈詠硭惺欠窈新入x子,還可以讓學生選擇他們經常喝的各品牌的純凈水、礦泉水或是最近備受爭議的可口可樂進行檢測,看看這些飲料中是否含有氯離子。這樣,學生通過完成這些富有趣味的小實驗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增強了實際應用能力,還極大地培養(yǎng)了化學學習興趣,為學好化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重視問題引導,推進實驗探究化
新一輪課程改革重視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驗證性演示實驗的模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的探究性實驗教學。
例如,在教學“鐵與水蒸氣的反應”時,我采取了以下幾步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進行探究。首先,提出問題:“鐵與冷水和熱水均不發(fā)生反應,那它能否與水蒸氣發(fā)生反應呢?”然后,讓學生提出實驗假設:假設鐵與水蒸氣能發(fā)生反應,并由此推測出產物。接著,由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設計出實驗方案:根據水蒸氣的產生、水蒸氣與鐵粉反應以及檢驗產生的氣體等三個步驟來設計實驗裝置。在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分工明確,比如有的組裝儀器,有的準備藥品,有的進行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等等。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觀察到:反應后裝置中剩下的固體呈黑色,并且反應生成的氣體可以燃燒。實驗結束后,再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最后,經過小組交流可以得出結論:鐵粉與水蒸氣可以反應,并可以放出氫氣。在整個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只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從教師拋出的問題出發(fā),由學生完成探究,教師只是協(xié)助與引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性。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了知識結構的重組,學著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探究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反應裝置中剩下的黑色固體非常感興趣,他們很想探究黑色固體究竟是氧化亞鐵還是四氧化三鐵。于是,我便乘勝追擊,繼續(xù)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探究步驟繼續(xù)探究黑色固體的成分。在這樣的探究性試驗中,學生手腦并用,使得動手能力得以提升,思維得以拓展,智力得以激活。
三、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提高實驗教學成效
在化學課中的實驗教學部分,教師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一些實驗進行改進、優(yōu)化或創(chuàng)新,既可以對選用的藥品進行優(yōu)化,也可以對實驗儀器進行改進,其目的是通過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例如,我們在萃取實驗中一般選擇的萃取劑是四氯化碳,但是這種物質易揮發(fā),同時其蒸汽有毒,對人體有害。因此,我就在教學中從綠色實驗的角度出發(fā),對實驗藥品進行了適當?shù)馗倪M,我用煤油替代四氯化碳進行萃取實驗,也取得了很好的實驗效果。只是在實驗中需要注意煤油也具有揮發(fā)性,因而要注意打開排風系統(tǒng)。
又如,課本中制備溴苯的實驗是通過將溴和苯先加入燒瓶,接著再向燒瓶中加入鐵粉來實現(xiàn)的。然而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陷就是由于反應物已全部在燒瓶中,加入催化劑后立刻反應,且十分劇烈,導致溴揮發(fā)從導管溢出,從而影響實驗效果。我在實驗中針對此問題做了一點改進和創(chuàng)新,我將鐵粉先加入到燒瓶中,然后用分液漏斗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這時只需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就能控制混合液的滴入速度,這樣也就控制了反應的速率。這種方法很好的克服了課本上實驗的缺陷,實驗效果也十分理想。
四、總結
總之,優(yōu)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強烈興趣,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學教師,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理念,踐行新課程,才能切實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成效,才能達到培養(yǎng)高質量化學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永信.談談中學化學實驗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J].中學化學教與學,2009,1
[2]楊登平.新課標高中化學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探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qū)拉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