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思維雖然并非總等于解題,高中學生的生物思維的形成是建立在對高中生物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礎上的;發展高中學生生物思維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解決問題來實現的。
【關鍵詞】梳理歸納;變式練習;精心設計;借助
解答生物習題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在學習高中生物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學生反映上課聽老師講課,聽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題時,總感到困難重重,無從入手。
由此可見,學生生物思維分析能力薄弱,不僅不利于學生生物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不利于學生解決生物問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時的習題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物思維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成網,訓練學生概括思維的能力
如果學生在學習高中生物過程中,其新舊生物知識不能順利“交接”,那么這時就勢必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認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頗,從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會產生思維障礙,影響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教材中有很多知識是前面知識的總結和延伸,對這些內容教師應采用先引導學生總結回顧,然后歸納成網,提高學生的概括思維能力。如在解答例題:一個DNA分子的一條鏈上,腺嘌呤比鳥嘌呤多40%,兩者之和占DNA分子堿基總數的24%,則這個DNA分子的另一條鏈上,胸腺嘧啶占該鏈堿基數的( )
A. 44% B.54% C.14% D.28%
解題思路是首先把DNA、RNA、蛋白質的關系概括為3點:(1)DNA雙鏈解開,以每條單鏈為模板,合成新的互補鏈,這是DNA復制;(2)以DNA雙鏈中的一條鏈為模板,互補地合成RNA,這是轉錄;(3)以3個核苷酸決定一個氨基酸的方式合成多肽鏈,這是翻譯。形成氨基酸個數、信使RNA堿基數、DNA堿基數的對應關系為:1→3→6。然后采用“繪圖釋義”的方法建立幾何模型——畫出DNA簡圖,從而把已知和未知條件直觀地表示出來。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數量關系,堿基占DNA一條鏈的比例和整個DNA分子中的比例是不一樣的。
二、設計開放性習題,訓練學生從多角度思考解題的方法
例題:下列有關內環境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在人體內環境中可以發生抗體與相應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B.劇烈運動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減
C.人喝醋后,血漿中的pH不會下降
D.細胞與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交換和信息傳遞可以不經過細胞膜
有的學生會認為人喝醋后,H+進入人體內,因此血漿pH會下降,其原因是忽略了血漿中含有能對pH進行調節的緩沖物質。這恰好反映由于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對一些生物概念或發展過程沒有深刻的去理解,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在分析和解決生物問題時,往往只順著事物的發展過程去思考問題,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維習慣,不注重變換思維的方式,缺乏沿著多方面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為了訓練學生從多角度解題的方法,在學習“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時,我就采用以下2個題目訓練:
例題1.下列與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適宜溫度最高
B.果醋發酵包括無氧發酵和有氧發酵
C.使用的菌種分別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種都具有細胞壁、核糖體、DNA和RNA
例題2.在果酒、果醋及泡菜制作過程中,所用原料的有機物總量及有機物種類的變化是( )
A.減少、增加 B.減少、減少
C.增加、增加 D.增加、減少
例題1從發酵的需要的菌種、溫度、流程等角度進行解題。例題2從發酵的原理、方法等角度進行解題。
三、組織變式練習,訓練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由于學生在平時連續解答同類或同樣的習題而形成的一種惰性思維,受頭腦中固有的印象和經驗影響,不少學生讀題時不仔細,走馬觀花,常常將已經變化的情景當做舊情境處理,結果導致信息誤差。例如題目:分析一下資料:①K+不能通過雙分子層的人工膜;②纈氨毒素是一種脂溶性抗菌素,與K+具有特異親和力;③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纈氨霉素,K+可以通過膜,卻不能通過膜。根據這些資料回答問題,纈氨毒素被加入人工膜后( )
A.覆蓋在膜表面 B.溶解在膜脂中
C.與脂分子形成穩定化學鍵 D.在膜兩側表面運動
此題表面上看與物質的運輸有關,因而很多學生的目光集中在主動運輸這一知識點上。實際上,學生只要抓住“纈氨毒素是一種脂溶性抗菌素”一句話,即可選擇正確答案。我們把原題進行“變式練習”給學生創造一個“再練習”“再提高”的機會。引導學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觀點分析思考同一問題,對某個知識點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進行合理的思維發散,可以拓展學生的生物空間,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四、借助數學思維,訓練學生生物思維分析的能力
在遇到有關遺傳計算題時可以借助數學思維,解決習題。例如題目:小狗短毛(A)對長毛(a),直毛(B)對卷毛(b),黑毛(C)對白毛(c)均為顯性,控制這些性狀的基因可以自由組合,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小狗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共有____種。解這道題的常規方法是先寫出遺傳圖解,再數出基因型種類數,這種解法比較麻煩。我們可指導學生運用分解組合來解,即Aa×Aa子代有3種基因型,Bb×Bb子代有3種基因型,Cc×CC子代有2種基因型,再進行組合,后代的基因型種類為3×3×2=18種。
習題講評是生物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講評過程中從解題思路入手,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弄清要求和條件,抓住解題的關鍵,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案,并對解題技巧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思維分析能力和解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劍蘭、曾智昌主編《教育學》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劍蘭、張鳳琴、陳尚生主編《心理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