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涵蓋的知識面較廣、知識點繁多,高中生物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實效性較差的問題。本文介紹了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有效教學
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每個學生都成為有效的學習者,對學生的自身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高中生物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如何實現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我們要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采取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掌握好并運用好高中生物知識。下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設計,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
一、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根據大綱中對知識點掌握的層次要求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需要通過優化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學方法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每種教學方法都是相對辯證的,一種方法的優點,恰恰可能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廣大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他們要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教學活動本身的復雜性和條件的差別性,不可能存在一個適合所有教學環境的教學公式。教學方法只有與特定的教學內容以及具體的教學環境相適合,才是最優的教學方法。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必須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與組合,使各種方法優勢互補。
例如: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范性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來獲取知識。我們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利來管理自己的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并寫出一些學習心得和老師做適時的交流,這樣學生和老師會有一個積極的互動。便于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做一個正確的評估。
二、根據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做好知識擴展
學起于思,追求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才是優質教育。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的制造懸念和矛盾,通過設計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自己去探究,恰當引導、點撥和答疑,引導學生向正確思維方向邁進。教師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高考生物中很多知識點都不是書上現成的知識點,而是書本上知識點的擴展。高中生物教學中對知識的擴展是很重要的,而學生知識的擴展源于問題的提出。高中生物課堂上,有的學生思維很活躍,學習熱情很高,教師及時解答學生自己思考提出的問題,使學生在知識和方法上都得到提高。
例如,在激素調節的教學中,教材只介紹了激素調節的發現和少數激素調節的例子,這些較為簡單的東西無法滿足學生學習和考試的需要。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我在講授這一節的時候,結合一些新鮮的材料,向學生介紹人體的一些激素,包括這些激素產生的部位、作用以及當人體出現這些激素紊亂的時候的一些主要措施。我通過適當補充課本上沒有提及的相關知識,可以讓學生感受生物世界的奧妙,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鞏固知識,講解學生典型錯誤
我們在新課知識點講授完成后,要適當的設計課堂練習題,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他們所學的新知識。另一方面,通過練習,我們還要檢查學生的不足,對學生常見的錯誤進行講解,避免學習以后犯類似的錯誤。課堂練習的題型靈活多樣,有選擇題、推斷題、實驗題、計算題等等。教師可以利用課本后面的習題,也可以自編習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例1:人胰島細胞能產生胰島素,但不能產生血紅蛋白,據此推測胰島細胞中( )
A.只有胰島素基因
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既有胰島素基因,也有血紅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有胰島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沒有血紅蛋白基因
學生錯選:D
分析:很多同學認為胰島細胞中沒有血紅蛋白的基因,其原因是胰島細胞不能產生血紅蛋白。實際上,題目中“不能產生血紅蛋白”是一個干擾因素,在人的胰島細胞中,應含有人的全部核基因,不同類型的細胞參與表達的基因不同,即存在著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因此正確答案為C。
四、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體會
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加強教學規范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打下扎實、全面的基礎,并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法得當,更要注重對學生學法的研究。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思考空,讓孩子自己體驗學習的樂趣。
2.注重強化訓練,追求有效意識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學的作業設計也在不斷改進,在設計訓練習題時,我們要盡量做到兼顧教材知識難點,重視知識遷移和能力培養。教師要經常思考自己到底應該給學生一些什么東西,怎樣教學才是最有效。
3.注重實驗探究性和生物科學史的學習
高中生物有效教學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學史的重要史實,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相關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方式方法,理解生物科學的發展過程及其價值。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人才,高中生物教師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入情景教學、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此為指導思想,實現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我們提倡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是一個學習結果。
【參考文獻】
[1]夏龍.談生物教學中興趣的培養[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06)
[2]呼小明;新課程推進中高中生物教師適應狀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作者單位: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