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不應該是知識灌輸的場所,它應該是生活的課堂在線。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解讀生活,而這些都需要將生活在課堂上進行演繹。因此,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思品課教學就是要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讓師生在共同學習的基礎上共同生成人生體驗和全面發展,以達成課程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思品教學;生活課堂;有效構建
一、創設課堂生活教學情境
在思品教學中,創設成功教學情境,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想方設法創設一個讓學生飽嘗努力探求,勤奮思考后獲得知識,取得成功的情境。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他們主動積極的投入到整個學習活動中,達成生活體驗。
例如,在八年級《孝敬父母長輩》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題目是“今天我當家”。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制訂一份家庭周末活動計劃,然后由學生扮演家長的角色統籌安排家庭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家長為家庭付出的艱辛,為孩子付出很多,從而使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到家長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在課堂上以一首學生熟悉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導入,當屏幕上掠過一幅幅學生熟悉的家庭生活畫面時,學生已不知不覺進入課堂教學環節……緊接著,教師設計“今天我當家”的活動計劃表,由學生分角色表演,并由另一組學生現場采訪,讓扮演“媽媽”的學生談感受。以生活體驗為載體進行教學設計,使課堂充滿生活情趣,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上獲取新的知識,增加對生活的感悟。
二、組織課堂生活教學形式
在思品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依據學生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組織形式,不但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如采取課堂辯論賽,模擬法庭,自編自演小品、調查報告、采訪、今日說法、名人事跡介紹、今日說法、生活體驗交流等形式使師生始終處于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積極、自主參與教學活動。
例如,教學《人不能選擇父母》一課,當師生共同進入新課學習后,師生之間就開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圍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該如何去孝敬父母”這一主題,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各自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從中體會孝敬父母的真實感受。在學生談的過程中,我也從中穿插講述歷史上一些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讓學生從內心真正體會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子女應盡的責任。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我還組織幾名學生進行表演,通過表演親身體會此中的感受,使他們更深地認識孝敬父母的重要性,體會父母含辛茹苦撫養教育子女的艱辛。整堂課師生始終是在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進行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課堂生活探究活動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我們要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探究的樂趣,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探究性學習中,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引導方法,鼓勵學生敢于提問與發言。
例如,在學習《杜絕不良嗜好》中的網絡問題時,我提出這樣一個探究性問題:一位同學通過QQ聊天認識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邀請他見面。這位同學要不要接受網友的邀請呢?這樣的情景學生非常熟悉,每個學生都可以就此問題發表個人見解。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非常高,發表了許多個人見解,也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引起了學生之間的爭論。此時,我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與交流,最終學生達成了共識。這樣在教師積極引導下開展的生活化的探究活動,學生較為熟悉,都可以有感而發、有話可說,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全面,考慮問題更周到。這樣既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同時也幫助學生學會了用所學來指導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知識的實用性。
四、組織多彩生活實踐活動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東西,只有與豐富的生活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識才能變得豐富、深刻。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的更能學得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參與更多的生活實踐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例如,為配合九年級“熱心公益,服務社會”一課的教學,我組織學生成立了愛心小分隊,我們一起到鎮敬老院,為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為老人表演節目,學生不僅帶去用自己節省的零用錢購買的禮物,更給這些孤寡老人送去一顆顆誠摯的愛心,帶去無限的歡樂。雙休日,我組織學生走上街頭,清除路面垃圾。烈日炎炎下,同學們盡管汗水濕透了衣背,面頰被曬得通紅,但望著整潔的街道,他們的笑容是那么的燦爛!活動結束,我讓大家談談自己的體會與感受,同學們都感覺收獲很大、感受很深。交流中,學生也都真正明白了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意義,理解了“‘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體會到了自覺承擔責任的快樂,并紛紛表示,一定要讓愛心發揚光大,繼續傳承。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思品課洋溢著生活氣息,將課堂打造成生活的演繹場,將課堂變成師生的心靈流放地。作為思品教育的實踐者,我們應積極投身于生活,用發現的眼光對待生活,用生活化的氣息感染課堂,用人性化的思想塑造學生,真正領悟思品課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發展之基。讓我們的激情在這里釋放,讓我們的情感在這里得以升華,讓思品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演繹更精彩!
【參考文獻】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