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課堂既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當代教育理論的要求。更新教學觀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備好課、備足課”,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立足于課堂教學藝術等三個方面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三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化學;高效課堂;教學觀念;探究;實驗教學
隨著江蘇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化學教師意識到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必須要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有效性。高效課堂既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當代教育理論的要求。什么樣的課堂為高效課堂?簡單地說,“高效課堂”就是在一定的課堂時間內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最好的教育是老師以最短的時間,給學生以啟發與引導,促進學生發展;最壞的教育是老師占了學生所有的時間,而學生又學不到什么,得不到發展。改變學生的學法和改變教師的教法是新課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方面。教育教學改革最終要體現在課堂,落實在課堂,教育教學的目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實現。高效課堂應該體現在教學效果的高質量和有效性。下文就如何構建高效化學課堂談談我在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與體會。
一、更新教學觀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強調了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教師成為了講師,而學生卻成了聽眾,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長期以來的角色錯位必然挫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缺乏了創造的激情和靈感,這和我們努力培養具有開拓精神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是格格不入的。為此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節課的好壞不在于教師如何講的激情澎湃、眉飛色舞,而在于學生是否學到了知識,是否培養了技能。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化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要轉變角色,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在課堂中教師要堅持“少講多練”,即教師少講,學生多練。堅持放手原則,凡是學生能說的就讓學生說,凡是學生能想的就讓學生想,凡是學生能討論的就讓學生討論,凡是學生能做的就讓學生親自做。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提問時間、讀書時間和練習時間。我們應努力改進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探究創新為主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特別是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克服“滿堂灌”現象,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備好課、備足課”,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
要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最關鍵的還是教師要“備好課、備足課”。俗語講:“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得有一桶水”,而且,需要有一桶“活”水。如果說良好的理念是教育教學的指揮棒,那么分析學情、把握教材,設計能夠激活課堂的教學方法則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學生能夠想到的、比較難懂的、容易錯誤的、容易忘記的各方面問題。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說明了“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重點、難點,更重要的是備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構建高效化學課堂,關鍵在于課堂教學
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科學探究的積極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是構建高效化學課堂的的最有效手段。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
教師要努力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產生認知沖突,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機和探索問題的欲望。如在學習《金屬的防護與回收》時,向學生提出問題:家里面燒菜的鐵鍋洗完后有水珠為什么第二天會生銹?而為什么擦干凈了不易生銹?為什么要這樣做?利用的原理是什么?防止鋼鐵制品銹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一連串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還可以通過圖表和模型創設問題情境,圖表和模型可以直觀、清晰地呈現信息間的關系,將各種事物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條理化,從而有利于學生發現不同事物間的區別和聯系,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圖表簡明清晰地呈現了解決問題所需的信息,降低了解決問題的難度,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將課堂還給學生,將尊嚴還給學生,將自主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水乳交融。
四、結語
總之,打造新課改下的化學高效課堂,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加強自身素養,要結合自身、本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高質量與有效性。打造高效的化學課堂,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內,還要利用好課外,做到課堂內外有機結合,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歐肖芳.化學高效課堂融入式教學法的探究與實踐[J].化學教學.2012(02):29-31
[2]高平樓.新課改背景下的高效課堂教學[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 .2012(Z1):34-35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