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比較困難。本文結合自己的教研活動,對開展小學數學活動應遵循的原則和常用的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數學活動;原則;抽象思維
小學數學活動課,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活動,它是引渡學生到達學習成功彼岸的橋梁。目前,小學階段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還難于設立跨學科的綜合類或科技類活動課。如何在有限的范圍內盡可能的開展好數學課外活動及開始數學活動需要注意哪些原則呢?
一、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原則
1.必須以小學生的個性要素得到發展為宗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學科課所包含的實際活動,如觀察、實驗、練習等,是學科課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沒有具體教學時間的界限,活動課不同于課外活動,活動課必須有教學綱要和活動課指導書,并嚴格按此規范實施教學進程,而課外活動則不具備這個要求。
2.必須淡化選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學科類課程的教學活動要做到人人受益,這里所說的 “人人受益”,不應當以分數、成績的提高來理解,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有的學生數學知識和能力提高不甚明顯,但是通過數學的櫥窗對觀察課外天地和實際生活產生了興趣,這也是受益。
3.必須注意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保護“童心”
小學生振奮向上的心理狀態的形成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賴于環境對小學生接受知識是否有一種愉快感。因此建立一種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圍是調控環境的關鍵。不要設想通過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個個都成為數學神童,教學活動就應當提供學生認為有趣的、益于拓廣知識的模仿典型,充分保護“童心”。
4.必須突出具體形象思維,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
小學生的思維,在四年級之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四年級之后,則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不過這種抽象邏輯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為支柱。小學數學的學科課和活動課,要促使小學生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二、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形式
1.數學游戲
數學游戲是對四年級以前學生進行活動課教學的一種好形式。好的數學游戲應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 ,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應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趣與數學知識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長。為此,設計數學游戲的思路,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游戲內容要通過豐富而新穎的形象來包裝。正確的數學概念的形象化包裝,必須結合低年級小學生思維在具體形象方面占優勢的認識特點,結合他們的實際生活愛好來制定關于數學概念的教學形象設計,要不 顯露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符號”,而是把它們化解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而新穎的游戲之中,從而起到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感官,在小學生頭腦中樹起鮮明的形象,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戲展開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戲劇性活動來實現。低年級小學生,剛由家庭進入社會,一切都新鮮,好動和不滿足是他們進步的第一要素。數學活動課教學要抓住這一特點,設計適合他們口味的戲劇化數學游戲,把學生引入求知的好動中,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③游戲結構要是美的結構形式。最能直接打動低年級小學生心靈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學結構形式,是一股推動低年級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數學活動課的游戲結構也應按此來設計。
2.數學講座
小學四年級后開展數學講座,這是有利于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也是有利于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這種以數學講座為內容的數學活動課取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學科知識的擴張,發展學生能力。這類教學內容可分為三種類型:①智力型,如找規律填數,奇數和偶數運用,巧妙計算等;②實用型,如利用圖形的合理分類的計算題,金融投資的基本計算知識等;③動手型,如繪制圖表,用圖形解應用題等。另一方面是數學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數學史上的典型成果。通過講述這些故事,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從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3.數學實踐
小學四年級后的數學活動課可開展數學實踐活動,這是拓寬學生視野的又一種好形式。如去銀行了解什么是年息,年息為什么采用“%”的記號;什么是月息,月息為什么采用“‰”的記號;也可到市場去了解怎樣用統計表處理變化的市場價格;怎樣利用已學過的圖形拼成優美的商標圖案等等。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不僅會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能使學生知道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有廣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這一大課堂的錘煉,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勇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堅強個性。
4.數學墻報
這是繼數學實踐之后,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活動課的好形式。這種活動的開展,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而且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美的欣賞能力,宜在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中廣泛開展。
小學數學活動課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只上述這些,以上這幾種教學方法只是更常用些。應用于小學數學活動課之中的其它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而起作用的,可能一節小學數學活動課中會使用兩種甚至更多種教學方法,還有可能兩種或多種教學方法同時使用。有時候某一種教學方法可能更突出一些,但往往都是幾種教學方法同時在起作用,都是不能忽略的。
【參考文獻】
[1]唐繼延.《小學數學活動課指導》.河海大學出版社.1998
[2]蔣長好 王偉.《學校活動課素材》.南海出版公司.2004
[3]課程教材研究所 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數學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曾寧波.《小學活動課程的設置及教學改革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