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會停下來。”這句話告訴我們在跑步中應學會停下來,這樣可以既對自身做全面徹底地調整,也可以積累更多的體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沖刺。跑步是這樣,教師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嘗不是這樣呢?有的教師勞累了幾十年,在退休時除滿身的病癥之外,什么也沒有留下;有的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像一部機器痛苦地運轉,怨聲載道,卻從沒想過究竟怎樣做才能獲得工作上的快樂。我認為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結果。
【關鍵詞】歷史;教學;反思
一、將德育融入課堂
歷史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源泉,是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標準下,加強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是目前中學歷史教學的目標。歷史教師抓住學科特點,課前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論從史出,循序漸進,制定多元目標,采取靈活性、多樣性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針對學生實際,結合時勢,做到讓學生學習史實的同時,就受到相應德育的教育,達到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學目標。
二、教學方式選取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之一,相關措施中包含較多的經(jīng)濟學概念,且大多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借鑒意義。一開始,我認為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搞一個模擬智囊團獻計獻策的環(huán)節(jié),把它打造成此課亮點。如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應能保證課堂氣氛的活躍和學生足夠的參與度。但這樣的話,一堂好好的課就變成了一場表演,師生表演過后,該解決的問題未必能很好地解決。當然,深層次的未解決的問題并不影響課堂的表象效果。但如要真正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還是傳統(tǒng)的講授法為主更為有效。當然,教師講多了,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肯定少了,整個課堂氣氛可能會很沉悶。舉棋不定之中,我認真研讀了一些全國名家的教學設計方案、觀摩了人教社錄制的一些教學光碟。
在不斷研究、琢磨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并不花哨,甚至有的顯得過于平實,但卻又是令人回味的。我認識到:一堂課遵循什么樣的教育理念,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不由流行的觀念決定,而應由具體的教學對象、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決定。因為,教育教學是為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服務,而不是為某種流行的教育教學理念、最新的現(xiàn)代化教學媒介服務的。為兼顧教學實質內容的突破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最后我決定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當時美國經(jīng)濟困境獻計獻策,在各組討論、發(fā)表意見后,學生可就不甚明白的問題向同學、老師提問。如學生討論、提問不夠充分、深入,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去分析問題。
三、鼓勵學生質疑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隨便討論自己的想法,氣氛活躍了和諧了,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同時收到了傳授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雙重教學效果,也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的捷徑。教師應該教會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大膽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學生有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后,教師不能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要抓住這個契機,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方面的答疑,更要給學生這一良好的求異思維的苗頭以鼓勵與進一步引導,激發(fā)他們永不熄滅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也要耐心傾聽,讓學生自由討論,而不要急于下結論,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后,再耐心幫其解釋,學生的錯誤思維通過老師的點撥得到糾正,學生掌握了知識,也在思考中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思維。
四、歷史地圖冊的運用
記得在我剛參加工作的第二年,覺得要把每節(jié)課的知識都盡最大努力給孩子們講清楚,所以備課非常扎實。除了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外,還通過查閱各種資料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通過理解來達到記憶的效果。記得在上世界歷史的第一節(jié)課時,由于時間比較緊張忘記了帶歷史地圖冊。在上課的時候,感覺好像缺了什么,但一時沒反應過來,上完課了,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知識講的還比較清楚。學生們應該能理解我所講的內容。下課后有一個平時比較喜歡歷史課的學生走在我跟前說:“老師,你如果這節(jié)課把所講的很多國家在地圖上給我們指出來,我覺得我能夠會更好的理解你所講的內容。”我這才恍然大悟,平時我都是帶地圖冊的,可就因為這次的失誤導致了我自認為成功的一節(jié)課的失敗。從那以后我每一節(jié)課首先要準備的就是歷史地圖冊,因為它不僅對我重要,對孩子們更重要。
五、巧用小故事
在歷史課教學中,“小故事”能夠使歷史課充滿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識記,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小故事”都能起到如上所述的作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在歷史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chǎn)生學習興趣。其中,用“小故事”就是使歷史課充滿濃厚興趣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歷史課利用“小故事”要以教育目的為核心,根據(jù)教學的要求和教材實際需要進行有效地選用,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插入一段與所教內容有關的課外的歷史小故事;一種是根據(jù)教材內容編制便于記憶的奇特的小故事。利用“小故事”使歷史課充滿濃厚的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歷史教學質量,讓歷史源遠流長。
歷史課程的改革,給所有的歷史教師帶來了挑戰(zhàn),也提供了機遇。只要經(jīng)過磨礫,教師觀念得到更新,理論得到充實,實踐得到提升,我們將滿懷信心,為歷史教學開辟一片肥沃的土地。
【參考文獻】
[1]李彪 朔城區(qū)第七中學;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淺談[N];朔州日報;2009年
[2]臨潁縣南街學校 段君華;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N];學知報;2010年
[3]江蘇東臺市四灶鎮(zhèn)中學 苗效敏;“讀、講、議、練”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巧用[N];學知報;2010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王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