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因其內容的抽象與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如何做到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多方位的發(fā)展學生的需求,盡可能地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是每個高中政治老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
在當今經濟信息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知識以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積累更新。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計劃的執(zhí)行者、教學活動的主宰者,課堂上主要以講授為主,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而高中思想政治課更是因為內容的抽象與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而新課改的目的是要在二十一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課程體系。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呢?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旨在拋磚引玉,以期能切實有效的達到新課改的教學目的。
一、轉變教學理念,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中生一般是介于15到20歲之間的青少年,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生理心理都迅速地走向成熟,精力充沛、求知欲強,但是易情緒化,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存在學習壓力大、學習動力不足、對所學科目失去興趣等問題。因此,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師生之間的對位關系,以學生為主體,變傳統(tǒng)的“講授型學習”為“探究型學習”,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巧創(chuàng)情境,教學生活化
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價值取向,“現(xiàn)實性”是其基本原則。因此我們在新課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必須克服“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巧設情境,拉近學生理論與現(xiàn)實的距離,讓學生由理想的科學世界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親近感,對現(xiàn)實的關注意識,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他們應對諸多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以及人生觀、價值觀。譬如在講到《價值規(guī)律》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蛋市的情境模擬。讓同學們分別扮演老板、買家和賣家,模擬雞蛋市場交易。養(yǎng)雞場老板需要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和交易價格的變化進行相關決策,比如擴大規(guī)模或者縮減養(yǎng)雞數量??梢哉f,“老板”的決策都會引起同學們的激烈爭論。由于這種教學內容比較貼近生活,并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激發(fā)了每個同學的主體積極性,同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開展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如何做到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多方位的發(fā)展學生的需求,盡可能地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是每個高中政治老師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我們應當盡力使思想政治課成為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課,成為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的學習過程。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指導下,教師與學生作為一對平等的合作者關系,需要建構一種平等對話與友好溝通的和諧關系,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有效地開展研究性和自主性的學習。自主性學習一方面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同時也需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所授內容。師生之間的這種互動關系,不僅能促進情感的升華,而且還能演繹出自主學習的精彩課堂。
二、合理組織引導,正確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我們也要看到,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會激發(fā)學生更高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課堂氣氛太活躍時如何避免混亂局面,學生思考方向偏離了討論內容怎么處理等等。這些問題能否比較好的解決,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堂課是否順利、成功。所以我們需要正確地發(fā)揮教師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1.要適度營造氛圍
氛圍要營造,但必須適度。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興趣過度營造學習氛圍,就有可能導致課堂教學成為一盤散沙。因此,我們要明確地意識到教師作為一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器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適度地控制教學的討論內容,不能隨著學生的興趣產生“散漫”的情況。換而言之,我們應該而且必須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但是不能將自己完全等同于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適度地營造學習氛圍,才能在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2.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教學最忌手段單一化。根據思想政治課的本身特點,我們可以嘗試“三結合”:講解與討論結合、課本與社會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根據內容的不同變換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思政課堂充滿新鮮感。此外,還可以采用小品、辯論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的理解。高中政治教師應著力探討一些開創(chuàng)性的教學形式、綜合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結構,進而使得課堂教學充滿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利廣,《新課標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做好“四個轉變”》,《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2]胡光泉,《高中思想政治課探究活動有效教學的探索》,《中國民族教育》2012年第2期
[3]寇真瑞,《新課改背景下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思考》,《學理論》2011年第31期
[4]《高中思想政治學生自主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指導探議》,CSSCI學術論文網:http://www.csscipaper.com/education/teaching/zhengzhi/358.html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