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愛上英語,首先要讓他對英語產生興趣。情趣教育是激勵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通過情趣教育,激勵學生樂學、善學、多學,激發并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課堂生動活潑,使課堂成為名符其實的“學堂”。
【關鍵詞】情趣教育;課堂氣氛;教學效率
情趣教育是激勵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有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注意力就會特別集中并相對持久。很難想象:學生對某一門功課不感興趣,卻能把這門功課學的很好。因此,我們在情趣教育的探索中,應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就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初中學生還沒定型,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如果課堂氣氛比較沉悶,缺乏引起學生注意的活動,學生肯定會走神,注意力分散,教師感嘆白講了,學生哀嘆學得累,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很差。我個人認為,初中英語課要上得生動有趣,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和培養他們學英語的興趣。那么,怎樣來提高教學效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一、吃透教材 創設情境
如今的英語課本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并且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在備課時,盡可能把這些材料放入各種能聽、能看、能觸摸的情景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才能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學習如何購物,我就利用教室的講臺作為商店的“柜臺”,用學生的筆、尺、刀、食品等當“貨物”,借助于寫有“open”、“closed”的招牌,掛在“商店”門口,引出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的介紹。同時,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并要求“買”“賣”雙方都要盡量用學過的各種購物用語和禮貌用語,進行情景對話。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How much does it cost? OK, I will take it...”在這種寬松愉快的聽、說、看、演環境中,既吸收了新學的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豐富并鞏固了本課的語言材料;不但傳授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 適當分層 因材施教
大部分教師在從事課堂教學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并非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并掌握老師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課后又很難得到及時的指點,就會成績下降,喪失信心;而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面對單一的、重復性的內容很容易失去興趣,注意力不集中,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甚至產生自滿情緒,輕視英語學習,最終也會導致成績下降。這時如果老師還是一味地責怪和訓斥的話,更會加重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徹底喪失學外語的興趣。
因此,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照顧到不同層面的學生。對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只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內容,不深入擴展,多提問基礎性的問題,增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提升學習興趣;針對接受較快的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擴大知識面,增加學生的口頭表達機會,以激勵學生樂學、善學、多學。 適當分層,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分別“吃飽”、“吃好”,讓他們都有在課堂上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從而激發并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設計比賽環節 鼓勵良性競爭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為了建立輕松愉快的競爭性教學氛圍,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進行音標教學時,可讓學生分組找出單詞中含有的某個音素,看誰找的對,找的多;在進行詞匯教學時,設計擂臺賽,由前天默寫滿分的學生充當擂主,其余學生攻擂......這樣既鼓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學習過程中,哪怕學生有點滴進步,都要立即進行表揚、鼓勵,并頒發適當的獎品,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學生在獲得一定的成就之后,學習熱情持續高漲,學習興趣愈加濃厚,成績自然能穩步上升。
四、創造機會 多方面實踐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課堂變成老師的“一言堂”,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在進行對話訓練時,除了書本上的范例以外,應盡量鼓勵學生聯系實際,用自己的話編寫對話。
課堂教學以外,可以班級為單位,設立“英語角”,作值日報告,寫英文日記,辦英文小報,將課文中的對話片斷或故事情節編寫成短劇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英語靈活運用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激發和培養初中學生的情趣,提高他們英語學習水平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其中,教師又是情趣教育成敗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情趣教育中要大面積地引發學生對英語課的興趣。 因此,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審美情趣、語言素養和組織才能。在教學的不同環節,在不同的課型上充當不同的角色,努力將自己培養成能寫會畫、能表演的多面手,以最佳的形象展示每節課的內容。
教師還必須鉆研教材,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理念,適應新的變化,提高課堂效率,以生動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梁儀主編.《初中英語教學論》,教育科技出版社,1997.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浙江省浦江縣巖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