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和人生態度。充滿新意、富有個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構想和探究活動,有助于營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從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自主。
【關鍵詞】趣味活動;探究學習;自主學習
隨著中小學課程改革試驗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已經發生了令人可喜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趣味性、新穎性的教學方式出現在課堂上,例如合作、探究、多媒體教學等現在化的教學方法被廣泛的應用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終于漸漸生動起來。但是也不難發現,有一些所謂“活動性”“探究式”的新型課堂在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有一些趣味性新課堂的趣味性又被教師設計過頭,喧賓奪主,適得其反。新穎的、趣味性的教學方式的教學有效性的缺失應該引起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關注。
語文課堂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學生的年級越高越難以激發他們的參與度,課堂效率因而受到影響。這主要還是在于教師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填鴨式”的提問單調枯燥,單一的教學手法乏味無新意,不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教學老路越來越走不通。筆者認為,高效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所謂自主學習包括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活躍互動等環節,教學的重心在于教師應該采取何種模式或途徑來激發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態度,而這正是以往老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老牛拉破車”式課堂所缺乏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教學目標實現上學生達成了多少;一方面是在實現這一目標達成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程度有多少。但鑒于種種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往往只能以實現教學目標為主要目的,對第二個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充滿創意和靈性,語文教師通過采用合理的課堂趣味探究活動,在教學目標達成和提高學生參與度間建立聯系,讓課堂精彩,讓學習自主。下文筆者會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一線教學的實踐經驗,關于如何通過探究教學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趣味探究需要新思路
趣味探究活動就是以一種不同于傳統的新穎、變化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彈性是教學的一大特點,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盡力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方法,根據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對學習空間加以合理有效的規劃,設計出有吸引力的探究形式。因此教師所創設的趣味探究除了形式多樣,所涉及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空間也要被考慮在多樣化之內。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積累,這樣才能推陳出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九色鹿》這篇課文,筆者沒有按照傳統按部就班的授課,在課前布置同學們分別觀看動畫電影《九色鹿》的不同段落,正式講課文之前讓觀看不同部分的同學各派一名代表盡量詳細的講出自己那一部分的電影內容,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學完本課還讓大家結合課文和電影內容改寫故事。同學們的學習空間從課內擴展開來,從書本到電影,在看電影和改寫故事同時對課文進行了預習復習,還鍛煉了大家的寫作能力,對文章情感主題的把握也更加到位。課堂上,設置的講故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聯想和想象中學習、質疑、思考,也得到了情感的熏陶。這個課堂氛圍愉悅而輕松,教學也頗為有效。
二、探究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加主動
探究學習情境下,教師不是被動傳授知識,學生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情境是為了營造出鼓勵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的氛圍,讓學生學會在課堂上獨立思考,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隨著學生進入中高年級,他們不再像低年級時渴望老師的直接鼓勵,這是同學的認可對他們更為重要。因而筆者創設了“嘗試學習單”,讓學生課前有效預習,學習生字生詞,嘗試概括梳理課文內容,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對課文內容、情節、人物等提出質疑。等到上課的時候,大家都是帶著成果和問題進課堂,給大家討論的機會,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效果。筆者會把從學習單中看到的內容加以提煉總結加入自己的教案中,上課時同學看到自己提出的質疑被老師作為精華挑出來寫在黑板上,自然會滿心喜悅參與討論環節也會更加積極和自信。
三、課堂探究落腳于教學目標
筆者的觀點是無論教學模式、方法、途徑怎樣變化,萬變不離其宗,教師都要將實際的教學目標作為教學的落腳點。教師可以采用新穎多變的教學范式,可以營造趣味橫生的教學情境,但教學理念應該始終堅持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終身的發展作為終極目標。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具備從課文中學到知識的能力,還要讓他們從課文中學會如何生活,了解人生的意義。因此,趣味探究活動只是教學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目的,創設這種情境是為了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切不可讓教學形式影響到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發揮。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頻繁采用課文情境模擬扮演的方式,在筆者看來趣味過頭探究不足,占用了學生語文學習中通過閱讀感悟從情感上理解課文內容的時間和精力。
總之,在綜合性的語文教學中開展活動性學習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展。開展探究活動學習在于突出學生主動學習這一概念,強調要圍繞某個主題進行,給與學生充分的思考這一主題的空間和時間。
【參考文獻】
[1]王懷兵.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與實踐[J];學周刊;2011年12期.
[2]陳紅.呼喚教學創意,讓課堂高效起來[J];語文教學通訊;2011年10期.
[3]郭麗敏.語文教學方法與技巧的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1年12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百家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