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能夠科學合理的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然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切實有效的實施教學評價,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面臨的問題。筆者結合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對如何實施教學評價進行反思,希望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實踐;反思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性強,因此該學科的教學評價也具備一些獨有的特點。一方面,信息技術要求學習者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理解軟件操作步驟的含義并可熟練推導,死記硬背式的學習難以扎實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更難以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旨在培養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應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等思維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應突出培養、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邏輯思維。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方法
從大的范圍講,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可以分為前置性、過程性、終結性評價三個類型。其中前置性評價實施于教學活動之前,主要目的在于評價學生課堂學習的準備情況,一般采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過程性評價兼顧目標與過程,是一種全面性的評價,包括學習動機等關乎學習的多種因素,評價過程伴隨整個教學過程,開放性強,是目前較為推崇的一種評價模式,有形成性評價等多種形式;終結性評價顧名思義指的是對教與學質量的結論性評價,一般采用筆試+上機測試或是信息技術考試的模式。
從小的范圍講,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方法常用的有筆試測評、模塊考試測評、作業式評價、電子檔案式評價:筆試測評是一種較為傳統的評價方法,即給出試卷、學生筆試、教師判分批改,由于評價成本低、可操作性強、便于大范圍實施,在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應用極為廣泛,然而這種方式仍存留有應試教育痕跡,無法考核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甚至容易誤導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通過筆試,因此目前不被推崇;模塊考試測評是上機考試,由計算機從題庫中隨機選題并自動評分,能夠較好的考核學生操作能力,且考核結果反饋快,便于鞏固學生所學知識點,但缺點在于對硬件水平要求較高,需更新維護數據庫,而且同樣無法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作業式評價即是對學生作業、作品進行的評價,通常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的模式,能夠評價學生的態度、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培養和保持,但缺點在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難以保證客觀公正,評價標準難以制定,容易受學生代做、教師個人因素等影響產生一定的評價偏差;電子檔案式評價是建立每個學生信息技術作品的電子檔案,對其進行交流和評價,由于評價周期較長評價結果更為真實準確,對于學生的操作能力、學習熱情等均有裨益,但耗費精力較大,評價成本高于其它評價方法。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
基于上述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實踐的分析,筆者認為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應做好以下工作,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準確、有效。
1.關注個體差異
作為學習和評價的主體,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知識時因個人家庭環境、性格愛好等因素影響而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其個人狀況的不同采用靈活的評價方式,以尊重、鼓勵為主,輔以指點和引導,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不同起點、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從教學評價中有所得。另外,對于同一作品的設計思路及風格不應過于限定,應肯定、鼓勵學生的創新,加以適當的引導,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
2.關注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不應局限于學生或教師,應充分發揮參與學習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結合使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靈活采用組內互評、組間互評等評價方式,以發揮評價的激勵促進作用。另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選擇應尊重學生的需求和意見,以保證評價內容、方式、標準等因素的客觀、全面、公平。
3.關注方式多樣化
評價方式不應局限于現有的模式,應靈活采用小組討論、主題活動、完成評價表等方式來豐富評價手段;評價語言也不應局限于常用的夸獎、贊許,還應兼具引導等作用;不局限于評價結果、學生成績,還要關注評價過程和學生的道德品質、合作交流、學習態度、個性因素、實踐能力等多方面內容;不局限于書面考試等終結性評價,更要注重開放性的形成性評價。
4.關注學生成長
評價的目的在于服務于教學,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素質型人才,因此教學評價必須以學生成長為根本目的。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中保證評價的客觀、公平,評價眼光應隨學生成長而發展,評價標準的選擇要合理且分出層次,并重視評價的價值導向作用,例如給予“創意小達人”等榮譽封號,幫助學生感受到成長的樂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中,每種評價方式均有其優點和不足,教師應以學生成長為中心,靈活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實施多元化評價,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評價的導向作用,通過教學評價促進教與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靖.關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問題的解決策略[J],信息教研周刊,2012.09.
[2]稅真洪.論教學評價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6.
[3]樂清 林美榮.初中信息技帶課堂教學評價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2.06.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許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