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能力和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過程。通過信息技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素質。然而,不少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對于信息技術教育不夠重視,信息技術教育過于簡單,已不能適應現代中學生的求知需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所以信息技術老師必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探索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真正投身于創新教育中,為培養新世紀人才做貢獻。
一、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育課堂,有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
現在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任何一個人對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態都難以做到了如指掌、面面俱到,因此有時課堂上出現學生知老師不知、老師這么認為學生卻那么認為的情況都很正常。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及清醒、冷靜、正確、客觀、理性和辯證的認識。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徹底擺脫傳統教育觀念帶給我們的桎枯枷鎖,才能真正營造出相互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良好課堂氛圍。在這個問題上,教師作為教育行為的執行者必須徹底放棄對師道尊嚴的某些狹隘而執著的理解,以寬廣的胸懷面對學生的提問、質疑和異議。這是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不同于其他學科老師的思想創新
二、開放的課堂孕育開放性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江蘇省實施“校校通”工程后,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室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基本能滿足我們的教學需要。在信息技術教育的課堂上我們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形象比擬法,情境性問題懸念法,直觀演示法,操作實踐法,興趣激勵法,游戲引導法。
比如,在一節課上幫一個同學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按數字“3”,按了幾次“3”,可出現的數字卻神奇般的變成了數字“7”,仔細一看,原來數字由1~9的順序變成了9~1,然后又發現旁邊的一臺電腦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教師發現后,如果就此對這些學生進行大肆批評,甚至加以處罰,學生就會“掃興而歸”,學習興趣就會陡然跌至低谷,一旦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就無從談起。有效的做法是:寧可自己的教學進度受影響,也要請這些學生上臺給其他學生介紹他們的“經驗”。這樣,不僅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傳授可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其它的內容,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也要告誡學生,一些隨意性操作可能會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工作,以及對其他同學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是不能隨意改變硬件和系統設置的,改了也要及時更正過來。
游戲是每個信息技術老師不得不面對的話題,學生愛好游戲,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不少同學對于基本的知識不感興趣,對于游戲卻熱情高漲。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不能放任不管,這樣學生會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也不能堵死,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信息技術老師對于游戲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電腦游戲也是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引導學生認識游戲,了解游戲,接觸游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甚至能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可借用健康益智性游戲軟件的教學,來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求知欲望;通過健康益智性游戲軟件的操作,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和技能技巧。這也是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創新之舉。
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采用益智性游戲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學生玩《三國演義》時,作為游戲人物介紹,給學生講官渡之戰曹操的雄才大略,講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的韜光養晦,講赤壁之戰孔明的神機妙算,講關云長千里走單騎的忠勇仁義。通過游戲教學法,訓練和培養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而操作經驗實際上就是認識各種類型的軟件,并熟悉掌握該操作方法。每種軟件的界面千變萬化絕不雷同,但是組成界面的各種“界面元素”卻是完全一樣的,不外乎下拉式菜單、彈出式菜單、各種窗口、圖標、組合框、對話框等等。益智性游戲軟件的界面設計是最精良的,它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界面元素”。教師只要在操作中適時引導、分析、歸納、總結,學生就可以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操作經驗,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
三、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多種教學手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有的優越性。如:做課件,用實物投影儀,傳奇或其他電子教室軟件。信息技術老師如何運用這些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多思考。對于有條件的學校,要盡量保證教學所需要的多媒體教室、投影儀、實物展示臺等硬件設備,為教師創造條件。為了提高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老師應將多種手段相結合。如:學生長時間看計算機屏幕或投影儀屏幕,容易產生疲勞感,致使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其中可以加入信息技術老師的講解,講授時要注意聯系實際,語言要精練,富有感染力。這樣即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部分內容演示完以后,要讓學生有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習的內容得到進一步鞏固。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對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步驟或事物的發展過程上。要引導學生抽象思維,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用來演示的教學內容,應該選擇那些比語言表達更容易領會的過程和內容,對同一內容的多次演示是不必要的。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實施創新教育,是時代的必然性,作為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把信息技術教學與創新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高明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