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學生需要學習很多方面的知識,有基礎知識方面的,比如:語文,數學,科學等;還有社會學方面的,譬如: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綜合實踐等;還有英語,美術,體育等等科目。這么多的知識都需要學生去學習,去掌握。要想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就需要學生更有效率的方法去學習。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唯一的答案就是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培養出學生將來能獨立的索取新的知識,研究新的科學領域。
以學習語文為例,要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就要注重課前預習這個重要的環節。預習是學生在教師授課之前自己摸索,理解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自學的過程。經過課前的預習,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更輕松更有目的的去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因此,預習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捷徑,也是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課前預習的作用
1.及早的發現所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教與學有針對性
學生在預習之前,教師要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預習提示,避免一些學生沒有目的的盲目預習。預習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預習的效果進行抽查。這樣,教師就能及時了解學生對教材的掌握程度,還可以從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來了解學生的預習效果,測知學生的知識基礎。
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對一些重點,難點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避免了對授課內容使用平均化的教學時間,教學效果就更好了。
2.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學習效率提高
通過預習,初步了解了哪些地方已經學懂了,哪些地方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樣就加強了聽課的針對性,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于理解的知識上,聽得更專心。帶著問題聽課,更有目的性,使學生的求知欲更強。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3.人人都能獲得練習機會
學生不進行預習,直接上課講讀分析,講課中往往只有幾個優等生得到練習的機會,大多數學生都只是在老師按部就班的授課中聽課,學習效果一般。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學生還沒有理解清楚呢,優等生就已經舉手發言,告訴大家答案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優等生有更多的機會變得更優秀,差等生由于沒有機會,變得越來越懶惰,成績就會越來越差。進行了預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單元學習目標,自己動腦理解,動手練習。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學生的總體能力就會提高了。
4.培養了讀書的興趣,豐富了課外知識
在預習課文中會發現一些疑問,通過聽課有的可能解決了,有的可能沒有解決。小學生的求知欲是很強的,如果教師就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因勢利導,加以啟發和指點,學生就會產生多讀書的興趣,把課外的精力投入到科普讀物中去,這樣,預習就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預習”工作做的好,就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預習的規劃
1.安排預習內容,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
(1)眾多學生中,就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來說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也有共同的弱點。學生理解事物往往是片面的,不注意它們的內在聯系。閱讀上抓不住重點,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針對學生的這些弱點,要有規劃的安排預習,逐步理解體會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對于文章中的一些能突出中心內容的詞語,句,段要讓學生花時間提前預習,深刻領悟其中的奧妙。
(2)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要很重視。閱讀能力好的學生能按照學習目標去預習,
而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讀起文章來很吃力,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搞不清,主要內容也概括不上來。根據學生閱讀能力的差別,預習規劃可以制定不同的。一些基礎差的學生不僅要課前預習,課后還要復習,對一些重點的內容還要定期溫習。逐步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2.預習要圍繞重點,循序漸進
教材中有議論文,散文,古文等,體裁也不盡相同,設計預習時要依據教材特點出發,側重于重點,難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分別安排了三十二個重點訓練項目。教師要緊緊圍繞這些重點訓練項目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給學生制訂的預習規劃當然也不例外。給學生提示一些問題,讓他們更有針對性的去理解重點和中心,但這種預習并不等于教師把重點訓練項目直接交給學生去理解,而是要促使學生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去思考,去閱讀,做一些必要的準備。
如《難忘的一課》重點訓練要求“真情實感,恰如其分”。根據重點訓練,給學生設計了下列的預習:(1)下課了,作者聽老師講了什么?(2)課堂上,作者在教室看到了什么情景?(3)作者在小禮堂里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在布置預習時,要善于圍繞重點,從而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三、合理安排預習
如何安排語文課的預習呢?一般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先通讀一遍,了解概況。通讀一遍后,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容,能 說出文章寫了什么事,主要人物和事件,時間都有個了解。對于出現的生字和生詞要記錄下來,利用工具書了解生詞的含義,為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第二層:再讀一遍,加深理解。弄清楚文章結構層次,中心內容,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出一些與中心內容密切相關的句子、段落。
第三層:精讀三遍,深究重點。圍繞重點精讀課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抓住關鍵詞語,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北新鎮萬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