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任務在于提升兒童的閱讀力。而提升兒童的閱讀力,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如推動高頻閱讀,提高閱讀總量;強化閱讀策略,提升閱讀熟讀;構建展示平臺,提拉閱讀動力。
【關鍵詞】閱讀力;高頻;策略;展示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發展兒童的閱讀力,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對提高學習效率十分重要,同樣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人生幸福十分重要。盡管閱讀力十分重要,但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可用的策略似乎非常有限,我們的作為非常有限。這顯然大大影響了兒童語文素養的整體提升。因此,我們的閱讀教學,需要重新聚焦,把著力點真正轉移到提升兒童的閱讀力上來。
一、推動高頻閱讀,提高閱讀總量
閱讀力作為一種能力,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獲得。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就是同樣的道理。在閱讀中學習閱讀,強大的閱讀力總是在高頻閱讀當中逐漸形成與發展的。目前,一部分兒童的閱讀力不強,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閱讀的頻率不高,主要在晚放學做完家庭作業后讀一會兒書。閱讀時空在全天中所分布的點比較少,更談不上密度了。因此,我們要大力提升兒童的閱讀力,就必須在提高兒童的閱讀頻率上下功夫。當然,這會遇到一個難題:學生在校時空有限,在家時段又難以調控。對于這個難題,我和我的同事們采用了這樣一些策略,一是做好“減法”,減去課堂教學和課余輔導中可有可無的環節和內容,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節省出一定的時間,這樣,每天早晨、中午可以讓學生至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集中閱讀自己感興趣或老師、同學推薦的書籍;每節課之前插入五分鐘的優美詩詞吟誦;每天放學前五到十分鐘齊讀美文片段。二是做好“加法”,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一心二用”式的疊加組合,比如,在課間活動的時候,可以播放學生喜聞樂見的有聲讀物;午餐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講評書、播新聞。同樣,對學生的在家生活也提出如此要求,如學生喜歡看電視,就引導學生觀看與閱讀有關的節目。三是做好“乘法”,由老師參與學生讀書活動變成家長也參與孩子的讀書活動,譬如,提倡每個學生家庭,晚間都要有十分鐘的親子故事會;經常用日記的形式反映家庭讀書的場景與收獲……如此,讓閱讀消融在日常生活之中,閱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學生閱讀力將會得到倍增。
二、強化閱讀策略,提升閱讀熟度
閱讀策略是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根據閱讀任務、目標及閱讀材料的特點等因素所選用的促進有效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強大的閱讀力,總是以適用的閱讀策略作為它的根基的。越是具有成功閱讀力的人,就越能自主地調用匹配的閱讀策略,達成最優化的閱讀效果。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就會想到,最好的閱讀教學,應該是閱讀策略的教學。只有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策略,并且能夠自覺地、有計劃地運用,能夠隨著不同的閱讀目的、文本而調整,學生的閱讀力才能真正達到一個高度。為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增強兩個“意識”,一是“例子意識”,“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學中,我們需要解決的并不是這篇課文的“內容”,我們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哪些知識,提高哪些技能,掌握哪些方法,形成哪些思想等等。二是“策略意識”,閱讀教學就是要教會學生閱讀,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策略,教學中要著力思考并解決這么幾個問題:這篇文章應該選用什么的閱讀策略最合理?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閱讀策略?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在哪里?如何縮小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基于這兩種“意識”,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有“策略教學”這條紅線貫穿始終,并且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或明或暗地體現這么一個“三段式”教學模式:1.預學階段,學生自主運用閱讀策略,力求達到閱讀成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2.匯報階段,學生間進行閱讀策略的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去偽存真,在碰撞中調整、修正、完善、提升閱讀策略。3.拓展階段,包括課堂中的拓展閱讀和課外拓展閱讀,學生實際運用更加完善、合理的閱讀策略進行閱讀,在運用中“熟能生巧”,使策略真正變成可供自己隨時有效調用的“法寶”。
三、構建展示平臺,提拉閱讀動力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表現”,我們就應該“投其所好”,努力構建各種展示平臺,讓他們盡力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從而提拉他們的閱讀動力。 為此,我采用三種策略,確保滿足學生展示自我的需要。一是借助于外部力量,通過組織學生參加上級教育部門、學校及社會力量舉辦的各種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成果,如借助于區教研室組織“書香班級”評比活動的機會,我帶領學生對照評選標準,認真開展讀書活動,努力獲取各種讀書成果,并積極準備材料參與評比。在這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讀書的熱情更高了。二是師生共同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如讀書心得交流會、閱讀知識小競賽、讀書小報展評、讀書征文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三是幫助組建“閱讀共同體”,也就是讓具有共同閱讀目標的學習者與助學者(教師、家長等)共同構成一個團體,團體成員彼此之間經常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自的閱讀體會,共同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閱讀共同體”純屬“民間組織”,因此,作為教師就要多加引導、鼓勵,盡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組織”,都能受到“組織”的關懷,同時又要能為“組織”發揮一定的作用。對于不同的“閱讀共同體”,老師則經常幫助他們實現“合縱連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
提升兒童的閱讀力,方法、策略是多種多樣的,但唯一不變的,就是作為老師的我們必須有一種使命感,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朝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先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