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其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體育教師把握著教學的方向、進度和內容,設置體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制定教學活動的計劃,設計一堂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運動負荷和組織形式,并帶領和指導學生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而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他們的心理對體育教學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體育教學的效果如何主要取決于學生體育參與的心理動力,即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直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程度。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體育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某種情境,形成某種心理氣氛。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和規律,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境,表現學生的情緒情感,可自然而然地創設出特定的課堂心理氣氛,產生整個課堂的情緒“共振”,增加體育教學的情緒色彩,提高教學的感染力和教學效果。
一、體育課堂心理氣氛的分類
1.積極型
這種心理氣氛表現為,學生具有強烈的體育參與需要和要求,對體育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樂于接受體育教師的指導與要求,對體育教師的講解、示范滿意,動作準確率高,使得體育教學的目標能得到更好的實現。另外,學生之間的交往多,相互觀摩、學習頻繁,體育教師對學生寬嚴有度,教學時間利用率高,課的密度、練習密度均能達到預計的水平。教師與學生、教與學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2.普通型
這種心理氣氛主要表現為,學生情緒平穩、無高潮,學生對體育教師的講解示范持觀望態度,評價一般,練習積極性不突出,動作技能掌握一般,不時有個別學生出現煩悶狀況,注意力不集中,但也不擴散。體育教師無效性調動增加,多數學生能夠按體育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任務完成一般。師生之間的情感一般,缺乏共鳴。
3.消極型
這種心理氣氛表現為,學生比較拘謹緊張,心不在焉,反應遲鈍。絕大部分學生精力分散,對體育教師的講解示范反應冷漠、漫不關心,不希望接受體育教師的指導,對動作技術的練習無興趣,不愿意參與。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較為紊亂,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雖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但教學時間利用率較低,練習密度達不到一般的要求。
4.對抗型
這種心理氣氛主要表現為,體育教師對學生的控制基本失效,學生過度興奮,而興奮點卻不在教學內容上,表現出逆反心理,故意搗亂飛隨意插話,各行其是的現象頻頻發生,學生對體育教師的教學組織\講解示范持反感態度,有時甚至出現師生外部對立情況,使課堂教學陷入停頓的僵局。體育教師的大部分精力傾注在維持課堂紀律,理順教學程序上,教學目標無法達到。
二、影響體育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因素
1.課前心理狀態
體育課之前是一項不順心的文化考試,或是興趣很濃的活動等,都會使學生的心態停滯在該事項上,注意力難以轉移到體育課上來。課前心情不佳,準備不充分,不能進入教學正常狀態,注意和思維均不能與教學進程同步,同樣會損壞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
2.學生身體狀態
人處于疲勞狀態身體技能必然下降,在體育課上學生需要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只有在精力充沛、生理狀態較好時才能勝任。如果學生在一個時期集中活動較多,休息不充分,那么完好練習的質和量就難以達到要求,課堂心理必然消極。
3.課堂人際關系
課堂人際關系是班級心理氣氛的重要基礎。人際關系民主、融合的班級體,必然洋溢著和諧、友愛的氣氛,以舒暢愉快的心理投入到教和學,形成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課堂人際關系疏遠或對立,課堂心理氣氛必然緊張、沉悶,造成消極或對抗的心理。
4.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的講解生動形象、示范優美正確、口令洪亮清晰、教法靈活獨特、教學情境富有創意,就能造成引人入勝的課堂心理氣氛。對突發事件能迅速做出恰如其分的處理,始終駕馭著教學的進程,體現出很強的教學能力,伴隨的必然是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
三、優化體育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策略
1.教師正確的教學思想
要真正建立起積極的課堂教學心理氣氛,體育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教學思想作指導,正確處理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兩者的關系,在發揮教師教學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計劃和組織實施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情緒,考慮到一節課的整體氣氛和整體效果,創造出生動活躍熱烈寬松的體育課堂心理氣氛。
2.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
體育教師要在觀察學生思想、情緒、行為變化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內容、進度、課的部分、場地器材的情況等,恰當地進行示范講解、組織或調整練習的方式方法,變換場地器材的布置,適時地展開提問、討論、游戲和比賽等教學活動,并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和口哨等手段調節課堂的氣氛,活躍學生的情緒。體育教師還要研究大綱,研究教材怎么教學生才愛學,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學習別人的優點,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水平。
3.創設趣味的教學情境
體育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體育活動,表現他們的情緒情感。這樣可自然而然地創造出特定的課堂心理氣氛,產生整個課堂的情緒共振,增加體育教學的情緒色彩,提高教學的感染力和教學效果。比如遇到課前的一些不利于上課的因素,體育教師應當巧妙應用一些組織教法,進行調節、淡化,可以組織一個競爭性和趣味性的游戲,以便讓原先不利于上課的因素消除,將興奮點遷移到體育課上來。
4.盡力和諧的師生關系
體育教師要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學生適應和遵守集體的規范要求與組織紀律,把自己與集體聯系起來,順從教學集體的需要。關心集體,關心別人,積極交往、互相溝通,共同創造一個溫暖、和諧的集體。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