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智力、情感以及培養社會合作精神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要成功進行思品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應有功能,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劃分小組,明確職責
陳舊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只是教師向學生單向進行,大多是師生問答式,很少有學生之間的討論,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沒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更缺少學生自我調整、矯正的機會。農村初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素質比較高的學生很少,通常的討論、發言只局限在幾個學生身上,大部分學生充當旁觀者。而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恰恰是對這種“缺陷”的彌補,它的作用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學,以優帶差;增加學生發言的機會,培養學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為學生創設辯論的機會,在辯論中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培養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我按照“組內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組,盡量做到優勢互補,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同時注意男女搭配的原則,使男女生優勢互補,利于協調,形成合力。分組后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組長全權負責本小組的活動情況,按照教師要求安排活動步驟,帶領大家完成學習任務;發言人代表本組進行發言,闡述本組觀點,表達本組見解;書記員則把組內的討論學習結果進行整理記錄。他們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二、精心備課,構建有效課堂
新課程要求:“課程必須基于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一生發展。”教師應該把學習、探索和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精選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精心組織教學活動,使課堂充滿活力,贏得實效。
1.精心設置問題,優化教學過程
新課標要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根據這一要求,我從教學重難點中設置問題,從時政與教材的結合點中設置問題,從學生易產生的疑惑中問題,從學生設計的問題中選擇問題,明確合作學習任務,避免討論的隨意性、盲目性,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施教《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時,我首先通過“生活在線”展示:趙強的遺產之爭材料。①組織學生討論:趙剛的哪些財產可以作為遺產?為什么?②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辯論:“趙剛的遺產怎樣繼承?”③在辯論的基礎上,自主探究:什么是繼承權?什么是遺產?財產繼承的方式有哪兩種?繼承遺產時應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分別是怎樣的?其次通過“探究”材料,組織學生討論:劉某這份遺囑合法嗎?從而使學生知道了法律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增強了依法維護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等經濟權利的意識與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狀況,準確把握要領。我預先設計了大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幾次,什么時間來進行,每一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在實施過程中又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及時調整,做到優化小組合作過程,使課堂達到實效。
2.積極參與其中,面向全體學生
小組合作學習最主要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時也包括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深入其中,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突出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鼓勵組內、組間學生互相辯論、探討,在相互爭論中得到對問題的認識,在反思和批判中建構起新的深層次的理解,在交流和碰撞中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要關注那些學習目的不明確,學有困難的學生,耐心細致地和他們交流探討,傾聽他們的見解。遇到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贊揚他們、激勵他們,使他們鼓足信心,形成強烈的探究、發言欲望,提高學習成績。如我任教的畢業班起初有幾個學生學習無信心,上課沒精打采,發言不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熱情不高。我首先找他們談心,了解動向,摸清原因,尊重他們,關心他們,不訓斥、不冷落、不羞辱、不歧視他們,鼓勵其他同學幫助他們,使他們合作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成績都有很大提高。
三、建立多元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合作的動機和愿望
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保障,必須引進多元評價機制,落實各層級的學習責任,體現生生是“主體”、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責任”的學習理念,使學生學習責任化、評價多元化,確保新型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能。如我實行了同伴評價、組長評價、課代表評價、教師評價,做到課堂學習的隨機評價與定期評價相結合;小組自我評價與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小組成員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加深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技能。對于學習表現較差的學生,我們要精心呵護和格外關注,要采用個性化指導方案,與他們建立朋友式關系,在適當時機與他們簽訂學習“契約”,讓他們在有限時間內補上所缺知識內容,讓他們樹立信心,跟上全班“隊伍”,逐步縮小全班同學的學習差異。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切實轉變,是當前我們為師者應該研究和思考的一項嶄新課題,我們應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勤于探究,善于總結,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創造出一片教與學的新天地。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高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