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個不見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黃昏。天地灰得純凈,再沒有別的顏色。
踏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個夢境。
年輕時,有幾年我在深深的隴山山溝里做著遙遠而甜蜜的沙漠夢。不要以為沙漠是蒼茫而干澀的,年輕的夢都是甜的。我的心靈從小就像有著血緣關系似地向往著沙漠,我覺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壯最不可馴服的野地方。它空曠得沒有邊沿,而我向往這種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無邊無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蕩著近乎重逢的狂喜。
半個世紀以前,地處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鄉,孩子都誕生在鋪著厚厚的綿綿土的炕上。我們那里把極細柔的沙土叫做綿綿土。“綿綿”是我一生中覺得最溫柔的一個詞,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說的意思。孩子必須誕生在綿綿土上的習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輩輩的先人從沒有解釋過,甚至想都沒有想過。它是圣潔的領域,誰也不敢褻瀆。它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活的神話。我的祖先們或許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還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從土地里長出來一樣的不可懷疑。
因此,我從母體降落到人間的那一瞬間,首先接觸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熱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潤濕的小小的身軀因沾滿金黃的沙土而閃著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園老姑姑那雙大而靈巧的手用綿綿土把我撫摩得干干凈凈,還湊到鼻子邊聞了又聞。“只有土能洗掉血氣”,她常常說這句話。
我們那里的老人們都說,人間是冷的,出生的嬰兒當然要哭鬧,但一觸到與母體里相似的溫暖的綿綿土,就像又回到了母體里般安生地睡去。
我長到五六歲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廝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邊,小聲說:“限你兩天掃一罐綿綿土回來!”“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這事不該你問。”祖母的眼神和聲音異常莊嚴,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時那種虔誠的神情,“可不能掃粗的臟的。”她叮嚀我一定要掃聚在窗欞上的綿綿土,“那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別處的不要。”
我當然曉得。連麻雀都知道用窗欞上的綿綿土撲棱棱地清理它們的羽毛。
兩三天之后,我母親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軀,紅潤潤的,是用綿綿土擦洗成那么紅的。
綿綿土是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它是從遠遠的地方飄呀飛呀地落到我的故鄉的。現在我終于找到了綿綿土的發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又厚又軟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夢到了我的故鄉,夢到了與母體一樣溫暖的我誕生在上面的綿綿土。
(選自《牛漢散文》,有刪改)
含英咀華
細細閃光的沙子,閃耀著生命的神圣,厚厚暖暖的綿綿土蘊涵著父母深深的愛和期望。流浪的游子在茫茫沙漠中仿佛聽到了熱切的呼喚。作者通過對綿綿土的回憶和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抒寫,寄托了自己濃濃的思鄉之情。
思考練習
1.除了以“沙漠——綿綿土——沙漠”為思路安排的文章結構,本文還另有一個隱喻性的表達結構,請寫出體現這一線索的三個關鍵詞語。
2.作者對綿綿土的回憶和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抒寫,寄托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