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網絡紅人,先有自稱“我國兩千多年來第一個懂得了生命意義的奇女子”“代表草根文化”的芙蓉姐姐;再有自稱懂詩畫、會彈琴,精通古漢語,“9歲起博覽群書,20歲達到頂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無人能及”,主要研讀《知音》《故事會》等人文社科類書籍的“鳳姐”;近有據說能“普遍提高全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網友對生活更加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信心”的極品女、拜月神教主小月月……
網絡紅人你方唱罷我登場,吸引了無數網民的眼球,也引起了現實世界的極大關注:有人喝彩,有人罵娘,有人說要“堵”,有人說應“疏”。
請根據以上所給材料,以“網絡紅人究竟該‘堵’還是該‘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網絡紅人”是一個彈性較大的話題,關鍵要在所給的材料中找準觀點。考生可以對靠炒作吸引大眾眼球的所謂“網絡紅人”進行針對性批判,分析其產生的深層的社會原因;也可以透過社會廣角鏡進行辯證的分析。對這種社會現象,考生更應該利用好網絡這個平臺,合理疏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本話題其實暗含了三種觀點:網絡紅人該“堵”;網絡紅人該“疏”;網絡紅人既該“堵”,又該“疏”。考生作文時,一定要先明確自己的觀點。
思路一:從網絡紅人的成因入手,辯證分析,區別對待。對于那些憑真才實學成為紅人的無可厚非,而且應該倡導大家向他們學習;而對于那些靠“搞怪”“緋聞”“另類”等惡意炒作一夜暴紅的,我們則不可等閑視之,必須對其說“不”。挖掘后者背后的原因無非是:急功近利,不愿腳踏實地、埋頭實干。為什么這么多青年人追捧網絡紅人?可能網絡是他們期望的一種終南捷徑,抑或是因為空虛無聊,所以盲目跟帖。
思路二:從媒體對待網絡紅人的態度入手。廣大媒體肩負著傳播健康文化、引導正確社會價值觀的重任,過分地炒作一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會誤導正在形成價值觀的青少年受眾。這對個人,對社會都是極不負責任的,小則影響輿論導向,大則會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待網絡紅人,媒體要謹慎,要適當地“堵”。
思路三:從社會對網絡紅人的包容角度入手。當今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更是一個包容的社會。包容的社會允許網絡紅人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樣會使更多的人在不斷的對照與比較中,擦亮雙眼,在魚目混珠的社會現象中鑒別出真善美和假惡丑。因此,對待網絡紅人,應更注重“疏”,而不要一味地去“堵”。
【相關素材】
1.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
——謝覺哉
2.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做為公眾的財產。
——[美國]杰弗遜
3.認為藝術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錯誤的。這是胡作非為者的自由。
——[俄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佳作展示一】
做真實的自己
□竇崢艷
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在人生的第二世界——虛擬世界里。他們熱衷于網絡紅人作秀的言談舉止,甚至是崇拜、追隨和模仿。
曾在網絡上紅得全身都是寶的“犀利哥”如今又是什么處境呢?無數人的關注并沒有給他帶來幸福清醒的生活,他依舊是一個精神有疾病的病人。“帥得要死,個性十足”難道是他的真實寫照嗎?也許他那迷茫的眼神還在無時無刻地尋覓著生活。人們強加給他的,他是不屑于關注的,現實中的他更需要醫療救助。也許“犀利哥”更想做真實的自己。
有人曾說:“明知人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但人終歸要回到現實中去。”海倫·凱勒的一生看似坎坷而平凡,但卻充滿意義。她努力地在困境中磨煉自己,即使是一滴水、一棵小樹,在她的心中也是奇跡。她用她有限的力量和精力投入了無限的事業中。她成功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做真實的自己,無須用虛假的光環讓自己發光,那樣只會讓自己更加暗淡無光。
鄧亞萍一路走來,好評如潮。“我很幸福,對一切充滿希望就不會有不安和擔憂。”鄧亞萍認真地說,“人生的價值體現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為這個社會做了些什么。”每天早上睜開眼后,鄧亞萍就在不停地訓練和學習。她不為名譽,不為出名,為的是充實,是滿足。
我們應該像鄧亞萍一樣用自己的一切精力去做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做所謂的網絡紅人追隨者。整天想著看誰紅,看誰能用更怪異的招數吸引大家的眼球,并不會讓我們的人生精彩,只會帶給我們空虛。
做真實的自己,只有認真做好自己,那才是“紅人”。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在田里做實驗、搞研究的袁隆平天天被風吹日曬,他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袁隆平一心一意做該做的事,從不去空想未來,靠實實在在的努力與勤奮,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做真實的自己,無須吹捧,無須炒作,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
充滿美好的未來讓人向往,充滿光輝的前程讓人渴望。但我們年輕人決不能陷于幻想和憧憬中,而不去行動,一定要丟掉幻想,面對現實中的自己,面對現實的世界,一步步走,一點點邁,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紅人”。
模擬評分
內容:本文緊扣材料立意,以“做真實的自己”為中心論點,以網絡紅人“犀利哥”的事例入題,用海倫·凱勒、鄧亞萍、袁隆平的事實論據進行了充分的論證。故本項評19分。
表達:本文的論證語言克服了一般議論文的平鋪直敘,使用了較為靈活的句式進行論述。文章例證詳略得當,而且注意點題,語言自然流暢。故本項評18分。
發展等級:本文不拘一格,沒有囿于三段論的模式,語言生動有趣,以理服人,行文自然。故本項評17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19分+表達18分+發展等級17分=54分。
【佳作展示二】
“審丑”的時代?
□馬騰飛
從“芙蓉姐姐”到“鳳姐”,再到“極品女小月月”,是誰扭曲了我們的審美標準,讓當今社會進入了一個“審丑”的時代?依我看來,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者,乃人們的從眾與獵奇心理。幾年前,當一組“芙蓉姐姐”的照片現身互聯網之時,起初不過只有幾個人回復帖子表示對其“如花似玉”容貌的無限“欣賞”與“陶醉”。后來不知是哪位無事生非的人非要大力宣傳其“美貌”,再加上一些人“看新鮮”和盲目從眾等心理因素,竟使那個長得腰肥腿粗的“芙蓉姐姐”成為了紅透大江南北的人物。
二者,乃社會的“無聊”與“空虛”。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在二氧化碳與酸雨的洗禮下成長。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與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煩躁、空虛與寂寞。于是,當我們看到一個個把自己所有缺點暴露在公眾面前的這個“哥”那個“姐”時,我們笑了,因為我們找到了醫治自己空虛心靈的“良藥”。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哥”與“姐”應運而生。
三者,乃媒體的瘋狂炒作。如今的社會是傳媒的時代,正如某位作家所說,這是“網絡橫行的時代”。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我們,過分依賴各種媒體。但是,一些媒體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不顧一切地進行商業炒作。無論是“鳳姐”參加“花兒朵朵”的海選,還是“芙蓉姐姐”一組又一組的照片,甚至包括她們那一篇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博文。這背后,有多少家媒體在暗箱操作與鉤心斗角。而有多少錢進入了他們的腰包則無人知曉。
除了上面的幾大原因外,還有某些人人生觀的缺失與價值觀的扭曲。有多少人想成為“鳳姐”?有多少人想成為“小月月”?是想窮一輩子,還是不顧一切地成名?如果做一份問卷調查,那么結果會讓你吃驚!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為了錢,人們可以拋棄很多:尊嚴、名聲、友誼……聽說“鳳姐”為某種商品代言,賺錢不少。腰包鼓鼓的鳳姐又進行了隆重的招親,學位低的都不要!可悲的是,竟有不少人去“應試”!這真讓我們無語……
總之,種種的原因使我們的審美畸形,使審丑成為時尚。但是,我以為只要我們守住自己內心的那一份寧靜,不在這浮躁的社會中迷失自己,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無聊空虛之人起哄,推波助瀾,各位“哥”“姐”也就各回各家了。
不要讓“審丑”成為這個時代的悲哀。
模擬評分
內容:本文就“審丑”現象進行了評論,中心明確,觀點鮮明。文章通過對“審丑”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得出了“只要我們守住自己內心的那一份寧靜,不在這浮躁的社會中迷失自己,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無聊空虛之人起哄,推波助瀾,各位‘哥’‘姐’也就各回各家了”的結論。故本項評20分。
表達:標題奪人眼球,語言犀利,剖析深刻,揭示了名利使然的“審丑”現象。文章收放自如,頗有雜文之風。故本項評19分。
發展等級:作者見解深刻,對“審丑”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挖掘,使得文章思想深刻,并且極具個性色彩。故本項評19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內容20分+表達19分+發展等級19分=58分。
【老師支招】
把從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來的一個結論,或是命題者理解材料時所得到的一點見解,用來擬制為話題作文的“話題”,我們就稱之為“觀點型話題”。這種類型的話題,通常是從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來的一個結論性話題,大都為主謂短語或動詞性短語,對事物有所判斷,包含了一定的思想意義或教育意義。它們或者叫人應該怎么做,或者叫人不應該怎么做,其本身就是論點或敘述的中心。這類話題作文的立意是比較寬泛的,考生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選材和所寫內容是否吻合話題的觀點即可。考生在作文時,必須圍繞這一中心進行選擇和組織材料。若寫記敘文,要能夠反映這個中心;若寫議論文,要能夠論證這個中心。總而言之,遵循觀點、線性引申,是寫作觀點型話題作文的關鍵。
如夢初醒 茅塞頓開
【共義】都指醒悟過來,發覺事物的真相或了解了某個知識。
【區別】前者偏重于人在糊涂和不覺悟中醒悟過來,后者偏重于人在思路閉塞或愚昧中立刻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