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電影迷,看過不少電影。無論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電影,還是最新熱映的電影,我都會充滿興趣地觀摩一遍。令我感到遺憾的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幾部電影有美國的《教父》以及《魂斷藍橋》,有土耳其的《蜂蜜》,卻沒有一部中國電影。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我承認他確實拍出了張曼玉和梁朝偉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只是無數個蒙太奇使影片太過復雜花哨。科波拉就認為好的電影應該以長鏡頭為基調。如《教父》中一場舞會的經典蒙太奇轉換,縱然精彩,卻也只是整部電影的點綴;簡單才是其主調。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好的電影往往是簡單的:簡單的劇情,簡單的情感鋪墊和渲染,簡單地闡述主旨。荷阿說的“電影如人生”,更是為這個道理做了一次哲理上的升華——戲如人生。簡單占據了生活的大部分,閃光的亮點只是點綴,而不能喧賓奪主。
在所有我看過的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劇情非常簡單,就是描述了一個名叫阿甘的有些弱智的人是怎樣通過堅持和努力完成人生旅程的故事。簡單的同樣還有它的主旨:人只要能簡簡單單地堅持下去,那么成功一定會屬于你。雖然電影很簡單,但我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阿甘獲得跑步比賽冠軍,阿甘在越戰戰場救了無數戰友,阿甘贏得乒乓球賽……阿甘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樣簡單而踏實。最喜歡影片的最后,阿甘在夕陽下坐在長椅上回望一生,鏡頭平淡而祥和,安然而自若。這也讓影片剎那間綻放出迷人的光彩,散發出簡單卻不可思議的魅力。
簡單并不意味著簡陋,簡單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去蕪存精的智慧。誠如《后窗》中沒有復雜的多線并進式的劇情,一樣將懸疑劇的精彩發揮得淋漓盡致;誠如《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沒有特別煽情的鏡頭和情節,可人人都為萊昂流下眼淚;誠如《人鬼情未了》中沒有著意刻畫死去的男主角,可人人都為其心酸。簡單的平鋪直敘往往有最致命的誘惑力,像黑澤明的暗色調和宮崎駿的清新浪漫一樣,潤物細無聲。
相形之下,中國的文藝片卻因想要承載太多的東西,太想通過一部影片展示太多的符號,導致中國的文藝片大多如同一鍋大雜燴,難有佳作。
如何將電影變得簡單而精致,如何讓簡單承載厚重,這些都是晚起步的中國電影仍要學習的,也是影迷們對中國電影的期待。
【作者系浙江省金華市第一中學星河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陳 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