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園林的水系并非獨立的施工項目,而與周邊的造景息息相關,譬如立水假山、傍水植物和依水亭臺等,這些景觀實物對水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需要因地制宜地靈活搭配景觀實物,以達到阻止空間和協調水景變化的作用。關于園林依水景觀的施工技術建議,本文認為需要從水生植物應用、亭臺小品搭配和假山景石點綴等角度,分析這些景觀的特性,以便為景觀施工技術的應用提供更好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園林景觀;水體景觀;施工技術1園林依水景觀施工的技術難點
1.1水生植物
在水體環境中,水生植物起到了豐富園林景觀效果、創造園林意境、凈化水體等作用。水生植物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色彩豐富,是園林綠化景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生植物在水系工程中的施工,存在以下幾方面的技術難點:一方面是水生植物品種的利用不合理,水生植物種類豐富,目前已開發的品種仍顯不足,很多具有良好適應性和應用價值的植物尚未被應用到水系工程中,譬如具有良好淺水駁岸作用的蓼科水生植物。另一方面是植物的配置不合理,破壞了植物的生長習性,譬如種植密度、種植方式等,很多水系工程的水生植物配置都有明顯的粗放型特征,要么顯得雜亂無章,要么配置單調。
1.2小品搭配
依水小品通常是水景觀賞者駐足的地方,包括亭臺、橋、榭、舫等。這些景觀具有全面的造景功能,也是水景和陸地景觀的交界的融合點。在施工工藝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小品功能的獨立性,起不到造景搭配的作用,也就是說,這些小品落成后,脫離其他景觀,給人的效果是突兀,無法與水景融合。另外在施工的時候沒有充分把握水的特性,判斷水和小品的關系,譬如依水亭臺設置在水流的下游,截住上游流下的水,出現斷流現象。
1.3山石點綴
山石是水系的常見陪襯小品,位于水系的中央。山石的設置要映射出水系的天然性特征,通過運用品石、結合具體素材,進行反復雕磨,結合水系的立意,使得山石發揮最基本的造景功能等等,這些都是是山石在水系景觀中設置的施工技術難點之一。
2園林依水景觀的施工技術建議
2.1水生植物的應用技術
水生植物的應用,首先要擴大植物的品種選擇,一般需要結合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當地的生長氣候特征。除此之外,水生植物的應用技術重點是植物的搭配,結合水系的類型,強化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
(1)大水面的水生植物配置。通常指的是公園湖泊,采用最多的植物是群植蓮花,這種造景古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述得淋漓盡致。除了荷花,蘆葦、香蒲、水蔥、魚草等水生植物,與水杉、落羽杉等喬木層層搭配,營造錯落高低有致的造景效果。
(2)小水面的水生植物搭配。小水池的植物睡蓮居多,為了不使得水池單調呆板,筆者認為可以在水池四邊、四角和中間分別種植睡蓮、黃菖蒲、玉蓮等,并用干屈草等水生植物適量搭配,這樣一來,水景的效果將顯得主次有份,葉形大如磨盤的玉蓮就能被烘托出來,而周邊其他樹木的襯托下,觀賞效果更好。
(3)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溪流具有排水的功能,可以將盤活湖泊的靜態水,結合溪流流動的特征,可以在溪流的兩端非規則性種植水蔥、黃菖蒲、水蠟燭、海壽花燈,沿著溪流的方向,呈曲線帶狀疏密有致地半遮半掩溪水,體現出溪流流動的節奏和韻律,在植物花季的時候,更能營造野趣的效果。
(4)臨水建筑物的水生植物配置。臨水建筑物除了點綴園林景觀的作用,還能夠供以游客觀賞水生植物,距離臨水建筑物較近的岸邊可以種植落羽杉、柳樹等,營造綠蔭效果,而建筑物兩側種植少量的水蠟燭。
2.2小品的搭配技術
依水小品的建設,要結合水系的特性和周邊環境,在發揮小品實用功能的基礎上,與其他景觀融合,施工的時候要結合小品的不同類型,針對性應用搭配的技術:
(1)亭的搭配技術。小水面的頂臺要低鄰水面,可讓觀賞者近距離欣賞水面漣漪和睡眠植物,大水面的平臺適合建在臨水高臺,觀賞近水遠山。建亭的時候,可選擇臨水、多變臨水、完全伸入水體、四周被水環繞等形式,同時密切關注水系的特征,防止亭臺對水流的正常流動產生影響。
(2)橋的搭配技術。橋有步橋、梁橋、拱橋、浮橋、吊橋、亭橋、廊橋等多種類型,要與園林綠化通道相連,方便交通,同時注意水面的劃分、水路的通行和通航等。
(3)榭的搭配技術。其基本特征是臨水,是觀景和點綴風景的園林游憩的建筑物。榭可在水邊設置一個平臺周邊低欄環繞,將敞口設置在湖岸通向睡眠的位置,平臺上的單體建筑可在四周作落地長窗。
(4)舫的搭配技術。舫指的是小船,屬于水體邊的一種船型建筑物,其下面位置用石砌成,上面部位用木構件,一般是三面臨水,一遍與陸地連接。舫的作用是延伸陸地的空間,豐富陸地與水系交界處的風景。
2.3山石的搭配技術
山石分為雕塑型景石和筑山型景石兩種,前者以品石為素材,加以雕刻,形成風物、禽獸、魚類或者人等神貌兼有的特征,這種景石一般布置在入口處,用一定的主題布置水系景觀的意境。后者則采用巖、峽、澗、壁等形式,和水系的溪澗融合,并造成水系流速和漩渦等效果,這種山石的搭配要講究效仿自然和展現水系迂回曲直的特征。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園林的水系并非獨立的施工項目,而與周邊的造景息息相關,譬如立水假山、傍水植物和依水亭臺等,園林依水景觀與水系融合,對水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依水景觀常見的是水生植物、小品和山石等,這些景觀在施工方面存在技術的難點,影響景觀搭配功能的發揮。因此,筆者分別對水生植物應用、小品搭配和山石點綴等角度,分析這些景觀的特性,為水系提供更好的外在景觀搭配,達到阻止空間和協調水景變化的作用,以便為景觀施工技術的應用提供更好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賓.古典園林在現代建筑及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11(03):2819.
[2] 韓麗莉,李連龍,單進.頂綠化系統及材料技術應用——北京紅橋市場屋頂綠化設計與施工技術要點解析[J].建設科技,2010(19):3839.
[3] 陳燦,曾澤富.室外游泳池與景觀水景循環系統設計實例分析[J].建筑與工程,2011(17):736738.
[4] 李茂茂.現代居住區水景治理方法的探討[J].安徽建筑,2009(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