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要求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本文重點闡述了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意義和方法。
關鍵詞:實踐教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我國當前實施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強調三點: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重點闡述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意義和方法。
1實踐教學在創造性思維培養中的意義
實踐教學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通過引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從而傳承實踐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教學活動。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環節,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探討如何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1)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性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是針對某些與實際相關的問題而進行的,常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實踐教學的過程也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地解決問題,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加上觀察分析發現的結果,他們的知識會更加全面地向高層次發展。同時,通過觀察、分析、發現、實驗、歸納會使學生學會他們終生有益的思維方法。這種充分利用實踐教學中的學習所得,多角度的發散思維,最后歸納成為一種解決問題或調查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他們解決今后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科學問題、社會科學問題都有裨益。
(2)實踐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興趣僅能推動人們尋找知識、鉆研問題、開闊眼界,而且對于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也有促進作用,它是創造力的原動力和維護力。好奇心則是創造力的推動力和激發力,實踐教學便于采用生動和富有感染力的適應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內容和手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也便于創造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啟發下,經想象、分析、綜合、抽象、比較、判斷、推理等實踐過程,自主解決問題,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學習成就感,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是創造型人才必備的思維品質。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或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實踐教學中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錯綜復雜,在教師的指導提示下,最終這些問題都要得以解決。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抓住問題的關鍵,去理解和解決問題,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2創新性實踐教學的目的
創新性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優勢增強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以實施卓越計劃為突破口,促進工程教育改革和創新,全面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實踐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起特殊的作用。教育實踐結果表明,單一的知識教學不可能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離不開實踐教學,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離不開實踐教學。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人才觀的一個轉變,有助于實踐型、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3實踐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方法
一個人的創新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后天的培養和訓練。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突破傳統思維習慣和邏輯規則,以新穎的思路來闡明問題、解答問題的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是人腦通過各種信息的刺激,其神經元經過物理的、化學的、生理的綜合復雜運動,突破舊有模式建構新模式或通過舊有模式的系統開放運動的過程。創新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必然是一個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由自發到自覺的過程。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要根據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狀況,采取不同的培養方法。
(1)培養創造想象力。因為創造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創造性思維的成果具體化。一切文藝創作中的新形象,科學家創造的新假說、新發明都離不開創造想象。創造想象是創造性活動的必要環節。無創造想象,創造性活動就難以順利進行。創造想象的產生與發展有賴于社會實踐,也有賴于創造者強烈的創造欲望、豐富的表象儲備、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以及積極的思維活動等。
(2)改變實踐模式來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培養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也是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基礎,是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習對實際現場進行考察,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識,激發學生對專業后續課程的求知欲望,同時.通過在現場的實際感受和認識及某些方面的實際動手實踐,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鍛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趨于全面,不僅要求他們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求他們具有更好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但在傳統的實踐教學中往往學生看的多,實際操作少,實踐教學并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改革的關鍵點在于嚴格的管理和完善的規章制度,真正調動了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多一些,才能更好地與課堂的理論知識相結合,發現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3)突破傳統思維方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因素。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久而久之會影響認得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有一道“一筆畫”的小智力題,九個點分布在三行,每行三個點,排成一個正方塊狀(圖1),要求用四段直線一筆將這九個點連起來。起初,人們大都會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去解題,會落入一個小小的陷阱,在九個點圍成的框中打轉轉(圖3,4),且發現至少要五段以上的直線才能連成。而結果是,要找到答案,必須在思維上突破這九個點所圍成的框框的限制(圖2)。如上例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突破傳統思維方式,拓展思想的領域,思想的局限打破了,才能舉一反三,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4結語
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貫穿實踐教學的課程改革中,通過培養創造想象力、改變實踐模式、突破傳統思維方式,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逐步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興趣,為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創建者AsiaNature.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810178.htm.
[2] 王瓊,秦忠翼.論思維方法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湖南社會科學,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