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教師要學會自覺轉換“教書匠”角色。要明確課堂目標,優(yōu)化設計,吸引學生,營造健康向上的課堂管理氛圍。要研究課堂問題處理的行為對策。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管理英語課堂管理指的是英語教師通過協(xié)調英語課堂內師生間、學生間的關系而有效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這是一個龐雜的系統(tǒng)工程。在中學英語課堂,有效的課堂組織管理永遠是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話題。
1明確課堂目標,優(yōu)化課堂設計,吸引學生參與
應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管理上,要真正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往有些錯誤認識和錯誤做法,如在課堂上,教師自以為是課堂的管理者,學生是被管理者,形成了以教師控制、懲罰為主的紀律管理模式和學生絕對服從為基礎的課堂氛圍,這是不對的。教師應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學會反思,使之發(fā)現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挖掘自己的發(fā)展?jié)撃堋E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活動主要依靠學生內在力的驅使,但外在動力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老師要調動學生內在因素,調動他們在課堂上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還要調動外在手段,教師要善于激勵,要想方設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所謂激勵,就是把將外在動力因素激發(fā)轉化為內在動力因素,教學過程中應當從根本上尋找并抓住學生積極性的關鍵,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榮譽感,并且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活躍課堂,激發(fā)興趣,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教育家顏昊先生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作為一個有經驗的老師,不能夠隨意批評,要善于表揚,而且且表揚有度,夸獎有法。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過程。經常鼓勵才能夠可增強學生信心。老師應該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提升他們的信心。在需要幫助時,老師要多暗示,少直白;多間接示范,少定向指導,這樣學生才能有尊嚴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課堂管理目標一定要明確,新課標倡導任務型教學,要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英語的交際功能。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想出各種牽強附會的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忽視了基礎知識的傳授,甚至出現了只有活動,沒有語言的“課上熱鬧,課下忘掉,測試低效”的假繁榮現象,所以說,優(yōu)化課堂設計很重要。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健康向上的課堂管理氛圍
課堂授課,營造民主氛圍是前提。《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在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才能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初中英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對學生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作用重要。所以英語課堂教學管理一定要采取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平等、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以激勵人為核心的體制,一切都要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這個大目標,應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合作精神,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
無論做什么事,氛圍很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建立一種友好的情感氛圍,以利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管理。遺憾的是,有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管理觀念落后,穿新鞋,走老路,采用的仍然是舊的教學模式,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這類高度控制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英語課堂成為英語語法或知識傳授課,缺乏師生交際互動,極大的壓抑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本上偏離了英語的學習目的。新的教育基礎改革使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它對課堂管理提出新要求。實現課堂管理的根本轉變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管理思想要由“確定性思維”向“生成性思維”轉變,課堂管理目標要由“促進程式性問題解決”轉向“促進課堂生長”,課堂管理方式要由“控制”轉為“交流與溝通”,同時,課堂管理也必要由“懲罰”走向“激勵”。因而,我們對英語課堂教學及其管理應該有新的認識。
3課堂問題處理的行為對策
教與學永遠是一對矛盾,不可預知的事件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對學生管理,教師需要在關鍵時刻拿出關鍵措施。這些措施有的積極,有的消極,有的屬于中性的。消極的課堂行為并不一定不好,這里的消極指的是,一旦遇到影響課堂教學正常秩序的,破壞紀律的現象,英語教師要及時果斷的制止,以保證教學效果。積極的課堂行為是,能促使英語課堂教學目的的盡快實現,如表揚等。中性的課堂行為是,既不促進英語教學目的的實現,也不妨礙英語教學目的的實現的現象。其主要有提問,特別是突然提問。英語老師發(fā)現有個別同學注意力不集中,或和講話、搗亂時,突然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老師剛剛講過的,但也要有點難度。這能夠引起不聽講學生的注意,不再敢繼續(xù)搗亂。另外,可以停止講課。老師如果發(fā)現有的同學不遵守紀律,可不再繼續(xù)講課,并注視著那位學生,這能吸引引全體同學注意,更引起那位搗亂同學的注意。要注意的是停課時間不能長,否則會影響其他人學習,引起公憤。還可以將影響課堂的學生當堂調換座位。比如有的同學課堂搗亂,勸阻無效,調換座位不失為好方法。
在教學態(tài)度上,要親切自然,老練沉穩(wěn)。應提高教學技能。所謂教學技能,是教師運用運用自己的教學理論,通過習練而形成的穩(wěn)固、復雜的教學行為。教學教法要全面、多樣、靈活、巧妙。全面就是具有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等多方面的文化素養(yǎng),知識廣博、精通專業(yè);多樣就是掌握多種教學手段,能夠隨機應變,能駕馭課堂變化,會使用課堂講授、直觀教具、電化教學等方式,生動形象地傳授知識;靈活就是善于選擇和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而不局限于一種或某幾種教學方法;巧妙就是得心應手,教有新招,不墨守成規(guī),管有新法,達到課堂管理教育教學的高境界。
4激發(fā)興趣、寓教于樂是課堂管理的關鍵
不管什么時候,興趣都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和內在力量,是學習的主要動力。所以,只有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力量。可以設想,一個對知識沒有什么欲望的學生,又怎能能夠認真聽講呢?當然,調動學生的興趣,絕不是單憑幾句空洞的說教,幾句粗暴的訓斥所能到持久作用的,那樣只會讓學生愈加厭惡學校,愈加厭惡老師,愈加厭惡我們所任教的學科。所以,作為教者,我們一定要精心組織每一節(jié)課,用我們自身強烈的求知欲望,用我們自身淵博的學識和進取精神去感化學生,去感染學生,去吸引學生。
現在提倡教師科研。正如陶行知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勤于鉆研,善于總結,不斷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不斷探索教育技巧,教學相長,使課堂達到最大效應。教師要不斷結合教材,以有趣的英語事實為材料,盡量選取能引起所有學生興趣的題目、內容及教學媒介,在課堂開展交際活動,在活動期間教師要及時進行課堂調控,隨時掌握教學氣氛與節(jié)奏,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興趣,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鼓勵、表揚、評價和勸阻,寓教于樂,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日本一位教育專家認為:實習生與優(yōu)秀教師的最大區(qū)別不于知識傳授的水平和方法,而是在管理水平上。
參考文獻:
[1] 郭志明,王美君.教學與管理同步——中學英語教師高效教學行為特點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1(2).
[2] 郭宏.潛能激勵教學法在西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3(5).
[3] 張鳳香.淺談中學英語教學資源的運用與管理[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2).
[4] 孟繁晶.管理與中學英語教研工作[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96(2).
[5] 楊艷.中學英語教學過程管理的新思路[J].西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