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擬教學是一種在教學活動中模仿實際的教學方式。目前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程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教學方式仍顯傳統,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好。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模 擬 教 學 法,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改善了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增強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模擬教學法;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目前《概論》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的質量,關系到高校創新教育的成敗。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單純地看學歷,更加注重能力。高校必須適應這種形勢進行教學改革,針對目前教學中面臨的理論與客觀現實脫節問題,大膽創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模擬教學是一種在教學活動中模仿實際的教學方式。它比傳統的課堂講授更直觀、更具體、更貼近實際,比社會實踐更簡便、更省財、更有針對性。不同的教育形式將產生不同的效果。在《概論》課中開展模擬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基本政治理論知識;了解社會、關注國計民生和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1《概論》課中模擬教學方式的設計
模擬教學也是實踐教學之一。這種教學法一般是在講授過基礎理論之后,為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組織學生對某一現實行為的模仿。模擬教學在《概論》課堂教學運用有一定的組織要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1)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在《概論》課堂上運用模擬教學,首先要設計模擬教學方案,提前向學生公布模擬內容與目標,給學生分配好模擬角色,規定模擬過程的注意事項,活動后學生總結并由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適當的點評。
(2)積極進行教學準備。教師在課前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相應的模擬活動,同時要非常熟悉模擬教學活動過程,能夠預見到模擬教學展開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對于層次較高、規模較大的模擬教學活動,還要仔細分析不同角色的地位、作用、處境及學生應當具有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增強各方面能力,達到活動的教學目的,教師和學生都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開展模擬教學前,教師要熟悉相應的教學內容,明白教學的目的,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還應設計好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在實施模擬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既要通過教學讓同學掌握相應的技能,在實施中還要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因此學生必須做好知識準備、能力準備和心理準備。要求學生掌握語文、政治、經濟學、社會學、哲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對時事政治及社會熱點、國家相關政策等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語言表達上要準確、生動、流利,并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此外,學生還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要有自信和膽量,能隨機應變、鎮定自若。
(3)準確制定教學目標。在《概論》課教學中在運用模擬方式組織教學時,應把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課程教學目標。在編寫模擬方案時,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促進學生在模擬環境中獨立思考、科學判斷、靈活處理問題,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在理論課的教學中,對模擬教學方式的運用不是固定不變的。模擬教學方式的運用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多變。
2《概論》課運用模擬教學方式取得的成效
學生在學習《概論》課時,總是被動地接受已有結論,學生很少主動學習,參與教學更少,只學到知識而沒有鍛煉能力。模擬教學方式出現在課堂,體現了《概論》課教學方式的創新,這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模擬活動中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多年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在《概論》課的教學中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2.1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興趣是學生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是人的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它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經濟、最活躍的因素。傳統《概論》教學一方面由于教材本身理論性較強,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能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使得學習興趣不濃。模擬教學的方式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接近現實情況下扮演某個角色,進行互動,使學生從抽象的理論到鮮活的現實,增強了學習的互動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只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就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提高了教學質量,增強了教學效果
在《概論》課教學中,把課堂講授與模擬教學的教學方式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和熱情,他們易于也樂于接受理論教育。教師不僅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武裝了當代大學生,系統地傳授了中國化的馬克思理論的理論知識,守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陣地,而且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課程實效性也大大增強。
2.3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創造能力是學生一種非常重要的個人素質,富有創造力是新世紀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素質。模擬教學注重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課本知識進行新構思。在《概論》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特定的問題情境來激活學生的思維,然后由學生根據自己積累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大膽嘗試和摸索;教師通過一定的手段對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跟蹤,并隨時指導,最后逼近事先制定的教學目標。模擬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種自由發揮的空間,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概論》課運用模擬教學方式應注意的問題
在《概論》課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的教學方式,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創新性,其運用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改善學生學習的方式,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能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增強了教學效果。但如果只是機械地照搬,不遵守教學規律,也改變不了課程的教學現狀,不可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時有幾個方面要高度重視。
3.1教師要科學施教
模擬情景教學,如應用恰當,在提高教學效果上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每次情景教學時要緊扣教學內容,科學安排,盡心施教。由于每次教學的內容不同,有的與其他專科所學知識有關,每次教學內容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要實現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靈活機動,既要將情景教學與講授有機結合,又要觸類旁通地把相關的內容進行系統完善。
3.2教師要民主施教
在施行模擬情景教學時,還應做到民主施教。施教前要告訴同學們具體的方法,并一定要征求同學的意見,得到同學的支持和認可。在施教過程中還應使全體同學都有機會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3.3教師要整體施教
整體教學,就是在進行模擬情景教學時,不但要注意她們所學的主要內容,還應對她們的儀表、姿態、語言表達、溝通技巧、應變和解決問題等相關表現進行整體評價,以提高同學的綜合素質。
3.4教師要回顧總結
實施模擬教學后,教師還要對每次教學進行回顧總結。教師通過回顧總結,可以從中得到經驗,受到啟發,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發揚成績,克服缺點,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學生的回顧總結,可現場進行,可書面也可口頭總結方法,有利于他們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消化。
參考文獻:
[1] 本書編寫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汪早容.轉變教學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J].2008(4).
[3] 岳欣云.師生互動:從形式走向實質[J].當代教育科學,2004(14).
[4] 陳秀玲.論教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從課堂教學改革的現狀談起[J].當代教育科學,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