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電子信息學科的特點、社會需求和發展趨勢,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就電子信息類實驗的教學改革創新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關鍵詞:實踐;創新;教學改革1引言
當前,這是一個人才多于崗位、供應大于需求的社會。我校要培養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較豐富實踐經驗的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但缺乏企業、公司等實踐場所,培養困難相當大。加上我校地處湘西,該地區的產業結構不完善,同時電子信息類專業知識更新速度快,而實驗基地的改建、創建及實驗內容的更新速度受經費和師資力量影響,遠遠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因此,加強電子類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的探討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實驗教學改革思路
(1)堅持“以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觀念,構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的實驗教學體系,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注重基本型實驗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設計性、研究創新性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構建先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內容和方法。從人才培養體系整體出發,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科學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與科研、工程、社會應用密切聯系,形成良性互動,實現基礎與前沿的有機結合。引入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技術方法,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內容。建立新型的適應學生能力培養的考核方法和教學模式。
(3)建設先進的實踐教學隊伍管理模式和組織結構。重視教學隊伍建設,制定相應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勵高水平教師投入實踐教學工作。建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隊伍互通,教學、科研兼容、結構合理的實踐教學團隊。建立實踐教師知識、技術不斷更新的科學有效的教育培訓制度,形成一支由學術帶頭人或高水平教授負責,教學理念先進,學術水平高,教學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勇于創新的實踐教學隊伍。
(4)創建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安全環境配置條件。配置儀器設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性能優良,數量充足,滿足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等現代實踐教學的要求。實驗中心環境、安全、環保符合國家規范,設計人性化,具備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條件,運行維護保障措施得力,適應開放管理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
(5)建立先進的實驗中心建設模式和管理體制。依據學院和礦山機電工程學科的特點,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建設面向多學科、多專業的實踐訓練中心。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統籌計劃、調配、使用實踐教學資源和相關教育資源,廣泛實現資源共享。建立實踐教學的科學評價機制,引導教師積極改革創新。建立實踐教學開放運行的政策、經費、人事等保障機制,完善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創建學生自主、開放的實踐教學環境。
3實驗教學改革具體實施方案
(1)建立科學規范的中心管理體制,加強儀器設備管理,提高完好率和使用效益。根據學科、專業的性質,按照實驗教學課程體系,調整、優化實驗中心結構和布局,充分發揮實驗中心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科學規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繼續加強中心管理規范建設,建立和健全中心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做好中心項目建設、中心安全與環境治理、儀器設備管理、實踐教學等各方面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按有關要求做好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和完善工作。
儀器設備管理本著“統一管理、責任到人,加強維護、用養結合,合理調配、高效運行”的原則,不斷提高完好率,充分挖掘儀器設備潛能,提高使用效益。中心儀器設備、低值耐用品和耗材等的供應和管理,按照學院有關規章制度執行。中心設置專職資產管理員,負責對儀器設備和物資等的入庫、清查、盤點、調撥、領用、維修、保養等進行全面的日常管理,建立儀器設備分戶賬,儀器設備的固定資產要做到賬賬、賬物相符,建立更加完善的儀器設備維護維修制度,確保儀器設備的完好率。
(2)建立合適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要實現層次化。原則上,每門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都包含了基本(必做)+拓寬與提高(選做)兩大部分,具體體現為:在一些實驗課中,既設置了一部分基本的必做的實驗項目,以滿足基本的教學要求,同時還設置了一部分拓寬與提高的選做的實驗項目,為學生的自主研究與發揮留有足夠的空間,以滿足部分學生興趣特長和個性發展的需求,促進創新人才的成長,總之需進一步優化實驗項目,減少重復的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堅持因材施教,提供選做的實習實驗項目,擴大學生選做實驗項目的自由度;在另一方面,開展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內容和實踐技術、方法、手段改革研究,擬定實驗課程教學規范,編寫實驗教材和實習、設計指導書。重視實踐教學過程,抓好教師課前試講、試做,學生課前預習、實驗操作、儀器設備使用、實驗數據和結果的處理、教師實習實驗指導、學生實習實驗報告、教師教學效果分析等環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實習實驗教學質量;在高年級綜合性的實驗實踐項目中,已全部以選做項目為實驗內容,即從一開始就要求學生自主選擇項目,而其中既有基本的必做內容,又有可以自主拓寬和提高的選做內容,學生研究和創新的余地更大。
(3)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通過自制和引進了多種國內優秀的實驗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課程,充分利用多媒體、CAI課件、局域網等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無論在課上、課下,還是在宿舍,學生可從中心網站上下載預習,參與到地下工程各類試驗過程中,在試驗課時安排有限的情況下,能夠大大提高試驗的效果。2002年學校加大了對電子電工實驗室的經費投入,增加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接口等實驗分室的設備套數,并新建了EDA實驗分室。2005年,國家財政部撥款300萬元擴建了實驗室,2008年,國家財政部撥款300萬元新建,2011年國家財政部再一次撥款200萬元新建基地。截止到2011年12月,單電子電工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價值就達1100多萬元,實驗用房10多間,總面積達1500多平方米。強調現代化的大型儀器為本科生實驗教學服務,通過統一管理和調配,大幅度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為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提供了現代化的實驗手段。另外,實驗中心通過自行研制、合作開發與引進相結合,開發了實驗預習測試系統、實驗視頻教學系統、實驗選課系統和大型儀器預約系統,建設了實驗教學網絡平臺。
(4)采用多樣化的實驗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1)規范化的實驗教學方法:對于基礎性實驗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和示范,巡視和個別輔導,學生通過認真觀摩和反復訓練,養成嚴格的科學工作作風。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實驗中心將優良的教學傳統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具體做法是學生利用網絡預習系統進行網上預習,利用網絡課件與教學視頻進行網上聽課和課后復習。通過規范化的基本操作演示課件和基礎性實驗教學課件以及網絡自測系統,規范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基本操作,統一了教學的基本要求。2)啟發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在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為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創造性的人才,中心連續幾年在本科生中進行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師只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從計算→選定實驗裝置→制訂實驗方案→實驗→數據處理→完成實驗報告→完成多媒體匯報→撰寫論文,獨立完成全過程,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對綜合設計性實驗的教學,打破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弊端,引入“指正式”、“啟發式”、“討論式”、“問題探究式”等多種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將實驗教學由“封閉式”變為“開放式”,由“有解實驗”變為“求解實驗”,由“知識積累”變為“智能開發”。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質量。3)實踐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實行走出去,實驗教學中心與企業相結合,建立了產學研基地,為本科生提供實踐和研究條件。具體做法是學生在企業進行現場調研,提出與工程實際相聯系的問題,在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1+1”模式下共同指導,提出實驗設計方案、制定技術路線、完成研究內容,進行實驗分析總結,解決實際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5)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實驗教師是師資隊伍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技術力量,根據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努力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的實驗教師隊伍。有計劃地培養和引進實驗技術人員,積極開展業務培訓、校際交流,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實驗教學改革思路及方案平。嚴格執行實驗教師的崗位職責,堅持崗位職責的考核制度和聘任制度。
參考文獻:
[1] 東南大學電工類課程改革課題組.電工類基礎學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電子高等教育,1994(1).
[2] 徐茜,夏全福.改革電工實驗教學注重能力培養.中國武漢(南方九省)電工理論學會,湖北省電機工程學會電類實驗和試驗技術研究會論文集,1997:9.
[3] 白澤生,劉竹琴.電子線路實驗教學改革的體會和認識[J].高等理科教育,2000(4):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