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視覺符號的物質實體是視覺文化,網絡文化作為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基于電子傳播的技術,網絡文化體現出來的視覺符號具有樣式繁多、價值無差別的特征。網絡文化拓展了視覺符號的發展空間,成為文化研究的一個全新領域。雖然目前網絡視覺符號文化尚未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但對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影響力卻是不容忽視的。本文將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網絡視覺符號文化的特點,闡述網絡視覺符號文化對現代平面設計領域發展帶來的影響,并對網絡視覺符號文化的健康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網絡文化;視覺符號;設計特點
1 傳統視覺符號到網絡視覺符號的轉變
視覺符號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人類古文明的開始,指的是用一定性質和意義的符號表達出人們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符號的形式表現為圖形、圖像、文字、攝影、繪畫、雕塑等。
1.1 傳統視覺符號的特點
傳統的視覺符號歷經上千年歷史的洗滌和社會的發展,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原始社會,有巖畫和象形文字表達人類社會和生活的故事;在奴隸社會,奴隸主用族徽、圖騰、玉器、紋飾等表達封建社會統治的權威。然而,這些符號只是視覺符號的萌芽,也并非純粹的裝飾紋樣,而是在傳遞特定歷史時期的人類情感,同時表達歷史的特征。時至今日,高度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社會,要求不斷涌現出新思維和新觀念,給視覺符號表現帶來了寬廣的領域,不論是圖形還是文字,都形成富有現代氣息的符號文化。哲學家卡希爾說過:“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是他懂得創造符號。”
1.2 視覺符號的轉型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充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空間,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距離不斷縮短。上個世界麥克盧漢預言的“地球村”如今已經成為現實。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各個角度,每天都需要獲取與生活、生產相關信息,而且對于信息的質量和數量與日俱增。網絡以高效、快捷、信息量大的特點,成為我們對外交往的主要窗口,而對作為人類溝通和交流體現方式的視覺符號,也在發生轉型,從現實生活中不斷涌入網絡世界,使得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跨區域、跨文化、跨語言、跨文字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不斷地深入人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如今的網絡視覺符號,以網絡表情、網絡動畫、網絡文字等形式,直觀地為我們表達出信息,信息簡單易懂,不同年齡、文化背景和區域的人們都能夠快速接受。網絡提供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渠道,視覺符號也逐漸具備了互聯網的這些特征。
2 網絡視覺符號的特點
網絡視覺符號以直觀、廣泛、跨文化交流等特征,充斥整個互聯網,逐漸滲透入我們的生活,譬如數字化的閱讀,適應了視覺時代的交流需要,成為網絡時代設計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2.1 受眾面廣
傳統的視覺符號文化以報紙、廣播、電視和雜志等形式表現出來,人們從這些渠道提取所需的信息。互聯網興起之后,以網絡形式體現出來的視覺符號文化,傳播速度快,加強了受眾的主動性和互動性,減少了對傳統視覺符號文化的依賴性。增強了受眾主體的參與意識。網絡視覺符號文化具有共享、并存、多向傳播的主流特征,很多人既是受眾主體,也是參與主體,因此增強了受眾主體的參與意識。這樣一來,網絡視覺符號文化的傳播范圍將越來越大,受眾接受信息具有更大的主動權,可以選擇性接觸、注意、記憶和傳播,譬如被稱之為“自媒體”的博客,任何人都可以在博客上暢所欲言,發表文字、圖片和視頻等言論,同時也有相關的管理者審核把關。
2.2 直觀形象
網絡具有高速傳播的特點,而且覆蓋面廣,因此要求網絡視覺符號以直觀的形象表達出來,讓符號的受眾主體快速弄清楚符號的意義,并快速適應作出反應。網絡視覺符號是一種通用的視覺語言,沒有民族界限、沒有年齡界限、沒有地域界限、沒有文化背景界限,視覺符號能夠以最小的形式,拉近受眾主體之前的距離,網絡視覺符號的作用是傳達情感,譬如QQ的表情符號,具有不需文字表達就能快速引導情感的功能。總之,網絡視覺符號側重于直觀的視覺特性,讓受眾主體快速完成視覺想象理解的整個過程,并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2.3 時空表現
網絡視覺符號的傳播渠道是計算機和互聯網,三維虛擬透視技術運用網絡視覺的聲、光、電燈效果,傳遞的效果惟妙惟肖,生動形象。譬如GOOGLE搜索引擎,主頁融入了重大事件和節日的視覺符號,再以動畫效果點綴,提升了情感傳達的多維立體特點。很多設計師掌握了各種設計要素的能力,并應用立體、動態、多媒體等各種設計要素,以簡單的視覺符號調動符號使用者的興趣,順利完成時空的轉換。
2.4 傳播廣泛
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中說:“任何視覺都具有有效解釋經驗的圖式的能力,圖式即經驗的記憶,或記憶的經驗;圖式來自視覺,因此抽象也來自于視覺。”互聯網的普及推動了網絡視覺符號的發展,結合人們的情感表達需求,直接調動閱讀者的情感和視覺思維。現代的人們處于高度繁忙的生活和緊張的生活,長篇復雜的文字已經“失寵”,相反地,人們更愿意閱讀簡單的視覺符號,現在越來越多的網絡視覺符號利用網絡快速傳播的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世界各個角落。
3 網絡視覺符號對現代平面設計領域發展的影響
平面設計領域中,視覺符號式一種重要的設計語言,是設計師們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網絡視覺符號的普及,開始對現代平面設計領域的發展產生空間的影響。
3.1 提供視覺空間
針對復雜的網絡應用環節,設計師開始用視覺空間表現自己的作品。譬如平面設計中的立體空間感,形成了幻覺空間,滿足了現代人審美意識形態的需求。平面設計師一般通過形態大小、光影、面和線的彎曲變化、矛盾空間、互借互生的形態設計出視覺符號的空間感。多維與空間感的網絡符號容易激發人們的想象力,生動、準確和識別性強,因此給予網絡視覺符號的平面設計視覺空間感將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3.2 賦予多元形態
網絡視覺符號不再是簡約的造型,而根據藝術性和表現性,在現代平面設計領域,豐富了設計的素材,并通過借鑒,彌補了平面設計作品的風格缺陷。網絡視覺符號為設計師提供了新的平臺,讓設計師將網絡符號融入自己的作品,拉近了與現代人群生活的空間距離。賦予網絡視覺符號的平面設計作品,形態多元化,可以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全部呈現出來,傳遞了多元化的信息。
3.3 賦予平面設計作品動態生命
網絡視覺符號打破了傳統視覺符號的“靜態”特征,傳統的視覺符號只能通過圖形和顏色表達設計語言,而網絡視覺符號通過字體、顏色、發射、筆觸等動靜對比打破了以往的規則整齊的排列,而通過傾斜、移動和錯位,產生非規律的動態視覺,尤其是FLASH等動畫軟件普及后,平面設計表現出更好的平面動態設計效果。
4 小結
綜上所述,網絡以高效、快捷、信息量大的特點,成為我們對外交往的主要窗口,而對作為人類溝通和交流體現方式的視覺符號,也在發生轉型,從現實生活中不斷涌入網絡當中,使得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跨區域、跨文化、跨語言、跨文字地進行溝通和交流。網絡視覺符號直觀、廣泛,逐漸滲透入我們的生活,不僅能夠為設計提供更多的視覺空間,并且能夠賦予多元的形態和動態生命,適應了視覺時代的交流需要,成為網絡時代設計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陳祁巖.視覺傳播符號在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的解讀[J].武漢大學學報,2009(01):123126.
[2] 張秋艷.網絡大眾的文化狂歡——網絡流行符號的特征[J].新聞愛好者,2009(08):5354.
[3] 毛娉婷.視覺文化的盛宴,浮躁年代的歡愉—視覺文化泛濫對青少年文化環境負面影響的反思[J].揚州大學學報,2005(02):7174.
作者簡介:索理(1980—),女,安徽明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