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高校辦學的自主化,各高校在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能力、增強學校綜合實力的同時,都力圖凸顯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構建鮮明個性的校園文化品質。而作為高校發展軟實力和學校風格風向標的藝術活動,對于如何與高校發展的階段與目標相適應,更對于如何在眾多高校快速發展的環境中爭得先機,存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各高校繼續夯實藝術基礎教育的同時,應該將工作思路和方向放在如何構建本校藝術活動的品格與風格即藝術活動的品牌和特色上來。本文結合一些高校的典型性的藝術活動,談談高等學校特色藝術活動的創建。
關鍵詞:高校;藝術活動;創建
1 豐富校園文化內涵:醞釀品牌土壤
校園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在育人方面有著重要的功能。它超越了高校課程所能提供的單純的智育,甚至在一定背景下具備著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義。高校開放性辦學,多樣性的文化組合成生態型的校園文化,而對校園文化內涵的培養,則對藝術活動品牌的設立提供孕育土壤。學校藝術活動的風格與個性是一所學校歷史與人文積淀的顯現。歷史不同的學校有著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和人文稍神,它們是學校藝術活動品牌建設的源頭.也是品牌孕育的土壤。例如,高校秉承在以往的歷史中存在的獨有的文化傳統,圍繞著繼往開來的思想觀念,開發出一系列的例如話劇、電影節等藝術活動,以校園內各種文化符號為素材而展開藝術活動。
這類活動在獨立時間階段的某一次藝術活動中,它涉及校園內的各種被同學熟知并感親切的素材,并以一種獨特地視角和呈現方式給受眾以不同以往的感受。而在時間維度上,每隔一段時間適時舉行,會逐漸形成活動的風格并不斷的植入新的元素而被不斷創新。在這樣舉辦活動的過程中,特色或者叫品牌便會逐漸的現出雛形。目前,多數普通高校展開的藝術活動基本以比賽類的活動較多。有利有弊。一方面,比賽類的活動可以增強參賽學生的榮譽感,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參賽學生參與,影響力和輻射力受限。因此,校園藝術活動應當嘗試超越校內活動的性質,與多方面的資源做互動。
2 活動聯合地方文化:多方資源互動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流行或者消逝都與有話語權的當權者的愛好和趨向有不可剝離的關系,而品牌的藝術活動的創建也是如此,它與大背景下的相關政策和話語權者的要求密切相關。
云南藝術學院自2004年開始,連續九年來設計類專業堅持每年與一個地方政府合作,結合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和畢業綜合實踐開展創意設計,打造了 “創意騰沖”“創意石林”“創意瑞麗”“創意個舊”等一系列的文化創意活動。旨在搭建一個設計藝術教育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信息交流、項目合作的重要平臺,為最鮮活的藝術創意結晶的產品化、商品化和市場化提供直接的窗口和廣闊的空間。同時舉辦畢業生供需洽談會,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展示自我、便捷溝通的平臺,促進用人單位甄選適合人才及畢業生的高效就業。各地豐富的地方性的傳統文化為學校學生的畢業設計提供了素材,而學生們富有活動和年輕氣息的設計作品又賦予了傳統文化以時尚元素,并將其轉化為文化商品,對傳統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和發展,并為文化產品的產業化生產奠下基礎,由此成為該校品牌性的藝術活動,在云南省內外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這一系列的藝術活動由政府牽線、由地方提供文化資源、由高等院校提供創意資源,多方面聯合打造的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此類藝術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校園內的范圍,而是走出了校園并且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影響,特色性和影響力獨樹一幟。
3 校園活動與社區:因地制宜建設品牌
將高校課外藝術活動與社區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對高校的藝術教育和對社區文化建設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可以說是雙贏的好事.因為將兩者結合既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需求也是高校的需求。有效地整合了高校和社區兩方面的資源。高校作為城市社區的特殊單位.既有朝氣蓬勃的青年團體.又有富有創造力的知識分子群體.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上有著天然和特殊的優勢。將高校課外藝術活動與社區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既能解決社區文化建設人才匱乏.質量不高的問題,又能為大學生提供了解社會、鍛煉自我、提高素質的舞臺和機會。在實踐中。高校課外藝術活動與社區文化建設結合的模式有以下幾種:1)高校組建學生藝術社團。幾乎每所高校都有很多藝術社團,如大學生藝術團、美術協會、舞蹈協會、書法協會、戲劇協會、吉他協會、集郵協會、棋類協會。學生藝術社團走向社會,走進社區.宣傳精神文明成果,可以為社區文化建設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支持。2)舉辦文藝匯演、文藝比賽。各高校可以利用節假日或者社區周年慶聯合社區舉辦一些文藝匯演、文藝比賽,把校園里的演出、比賽拿到社區,這樣即有機會可以多次展演.還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為社區文化建設提供了高品質的節目。3)組建社區青年志愿者志愿者是現代社會文明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從大學生人手,尤其是在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大學生中培育和壯大志愿者群體。既符合現代社會發展潮流.也適應了我國社區文化建設人力不足的現狀。高校可以招募一批有文藝才能和奉獻熱情的大學生組建社區青年志愿者,讓他們在社區文化建設中一展所長。尤其是要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如社區志愿者可以輔導社區各種群眾性合唱團、少兒藝術團等團隊。借助于社區文化資源,校園藝術活動走出單一的校內學生活動,而融合多種元素,為藝術活動的品牌化特色化奠定基礎。同時成功提升了校園藝術水平,更是在引領學年思想,輻射社會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羅玲云.淺析高校課外藝術活動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結合[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8).
[2] 曾嶸.論高校藝術活動品牌的多層“孵化”體系[J].大眾文藝,2010(8).
[3] 呂艷艷.打造藝術教育特色,提高校園文化品位[J].群文天地,2012(2).
作者簡介:侯朝洞(1986—),男,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藝術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