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美術理論教育的重要性;2美術理論教育現存問題及現狀;3改革美術理論教育的建議和幾點措施:明確美術理論教育對高校培養綜合藝術人才的重要性,優化高校美術專業課程設置,加強美術理論教師的素養,提倡社會化的美術教育。
關鍵詞:美術理論;教育;重要性;改革
21世紀以來,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加速了我國美術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國現代美術教育也晚于西方。雖然,最早對藝術理論進行翻譯的美術先驅發現并指出學習理論的重要性,但長久以來對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并不被美術人所重視。盡管在近代中國仍然出現了許多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如: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等,但我們要知道,其原因是這些大師從審美經驗出發,自發地、有意或無意識地使他們的藝術活動不約而同地觸及到藝術理論的某些規律,因此得到成功。近年來,美術教育者對理論的重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沒有一個適合我國美術教育現狀的理論教育體制和模式。
1 美術理論教育的重要性
縱觀我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歷史,不重視理論教育的問題在初創期就已埋下伏筆。西方的工業革命打響了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教育觀,中國美術學者也因此開創了以技術訓練見長的培養方式。隨著引進蘇聯的教育體系,細化的專業區分使美術人的專業技法越來越好,而對美術本身的性質、原則、原理等理論知識掌握得卻越來越差。當專業院校美術生進入社會后,會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茫然和不適應,他們認為在校學習的知識在一些速成班用幾個月時間就可以學完,再加上缺少理念性思維,只能從事簡單的制作工作。也因此有人總結說:美術生對專業的學習是從畢業工作才開始的。
筆者認為上述問題應該引起高校美術教育的足夠重視,尤其對于獨立學院來說。獨立學院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搖籃,但大多數人甚至一些從教人員都容易混淆應用與實用的概念,應用型本科人才是有區別于高職、高專和中專所培養出的技能型人才的。應用型本科人才不單要有過硬的能力和技術,還要有自己的藝術思維,能夠獨立完成質量較高的美術創作。因此說缺乏理論教育的高校美術教育模式忽略了學生對藝術的把握能力。現代社會,要求美術人才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對于美術教育來說,就要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這是我國美術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2 美術理論教育現存問題及現狀
輕理論重實踐的思想在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美術專業考生高考文化課分數偏低,美術加試對學生理論知識又基本沒有要求,重技術輕理論的思想根深蒂固。其次,高校為追求就業率,社會缺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社會中大量的速成“美術”元素涌入高校,忽略美術理論教育的意義。課程設置成為美術理論教育無法回避的問題。高校美術專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基本都以素描、色彩、創作實踐等技法課為主,實踐和技法課程比重過大,而美術理論課程的設置比重不足。固然,沒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和熟練的技巧,很難進行美術創作。然而美術畢竟不是技術,美術人除了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術,還要有思想。當然,以上狀況的發生還有其他誘因。比如:一些中小學不重視美術教育,甚至取消了美術接受教育,這也是造成高校美術生質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3 改革美術理論教育的建議和幾點措施
現在,美術理論教育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也有人開始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認為,要改變美術理論教育的現狀,使其在改革中發展,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美術理論教育對高校培養綜合美術人才的重要性。實踐產生理論,反過來,美術理論一經產生就會對美術實踐起指導作用。一個從事美術活動的人,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不能不受一定的美術理論或思想的影響和制約。對于高校,特別是獨立學院,美術理論教育更有其不可忽略的地位。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為主,從字面上來分析,應用:適用需要,以供使用。這要求應用型本科人才不但要有熟練運用專業技術的能力,還應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作指導,才能長久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區別于高職、高專的技能型人才。
(2)優化高校美術專業課程設置。需要特殊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優化課程設置不單指適當增加美術理論課的比重,還包括如何對實踐和理論課程進行優化配置。比如:在開設素描和色彩靜物時,應適當增開一些中外美術史、構圖學等課程;在開設人體寫生時,應并設人體解剖課程等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的美術潛能,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充分消化吸收,并使之指導自己的藝術實踐,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加強美術理論教師的素養。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如果要給學生一碗水,那他就至少要有一桶水。作為美術理論教師,不僅要掌握足夠的藝術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當然,一個美術理論教師只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和相當的美術理論知識還是不夠的,他還要具備哲學、美學,甚至心理學等方面的普通文化知識。高校美術專業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提倡美術理論教師多研讀理論專著,適當參加進修班學習;鼓勵理論教師多發表相關論文;對在理論研究中有重大突破的美術理論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
(4)美術理論教育要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方式。美術理論知識本來就是探索和揭示各種藝術現象共有普遍規律的學科,離學生生活較遠?,F代美術理論教育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單要充分掌握教學內容,在備課時還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身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備課,突破以往學生對美術理論學習的消極態度。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要加強對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力。這些現代媒體技術能夠使學生眼見、耳聞加深理解和記憶,也能使美術理論教學越來越緊密地貼近現代學生的生活,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和理解美術理論知識,而不僅僅體驗物質帶來的虛幻感。這是現代教育的方向,也是美術理論教育與科學、技術等的全面結合。
(5)提倡社會化的美術理論教育。雖然目前的美術理論教育仍然主要以學院教育為主,這里有必要強調一下,許多社會機構有學校藝術教育尤其是美術理論教育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博物館、美術館等有著諸多的優秀美術資源,這些資源卻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美術理論教育問題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人們也提出了種種改進的設想和建議,但無論怎樣發展,將來美術理論教育將越來越普遍。
參考文獻:
[1] 海德格爾.藝術的起源與思想的規定[J].孫周興,譯.世界哲學,2006(4):73.
[2] 教育部.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新的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3(1).
[3] 默耕.經典教學方法薈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 胡德海.教育學原理[M].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
[5] 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楊瑾(1982—),女,吉林松原人,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