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許多國家的高等藝術院校,紛紛放棄了寫實基礎繪畫的培養,而轉為對個人藝術風格的開發。加上教學的多樣性,這樣也產生了很多弊端,國內高校美術教學同樣也存在這種問題。本文筆者以在列賓學習7年經歷,淺談了列賓美院的教學特點。
關鍵詞:列賓美術;油畫教學
而作為世界上四大美術院、校之一的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油畫、雕塑、建筑美術學院(簡稱列賓美術學院),依然保持著傳統的基礎教學體系。該院成立于1765年,已有239年的歷史。20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世界藝術潮流發生很大變化,列賓美術學院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也發生了不少變化,但是無論如何變化,列賓美院的教學,都是以具象寫實為基礎的。從這方面看,學院真正支撐其藝術思想的載體,是以具有扎實的基礎造型能力為前提的。縱觀國內高校美術教學多樣性的特點,對比列賓美院堅持始終如一的辦學理念,堅持弘揚經典藝術,堅持學術與權威,堅持寫生教學,堅持繪畫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也是我們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筆者以在列賓學習7年經歷,淺談一下列賓美院的教學特點。
1 競爭制度
走進列賓美院,這里的一切仍是古色古香,近三百年來,列賓執掌的工作室依然存在,也許不很現代,但卻能把你帶入一種歷史狀態。列賓美院,是每個學生藝術家生涯的起點,所有的課程都是基礎訓練為主,不過早強調學生的個性變化。他們認為風格的形成是在量的積累發生的質變,是學生畢業后自己需要去長期面對的課題。因為六年的基礎教育時間很短暫。在那里,課堂是學院教學的前沿陣地,把寫生教學貫穿始末,即使六年級的畢業創作,學校也提倡面對模特寫生,反對描摹照片。在列賓美院,基礎教學與我們理解的基礎部的教學有所不同,通過寫生把具象寫實作為平臺去追求繪畫精神。對比國內的課堂,過于主觀的表現往往掩蓋了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很多先天不足和問題。
每年學期的展覽,包括冬季和夏季期末學生作品展及教師作品年展。每年學生作品展成為學院的重大學術活動,有很多校外的各界人士前來參觀學院師生都非常重視,學生也為展示最好的作品,以及獲得作品留校當作一種至高的榮譽,各班級還有工作室之間也產生競爭效果,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最好教學成果。這種競爭推動力也正是我們高校目前所缺少的。
2 構圖
油畫系的專業課程主要由三塊組成:素描,油畫,創作。每學期開學,各工作室確定創作命題,學生根據題目完成大量創作小稿練習,包括不同形式的黑白素描稿和色彩稿,每星期帶給導師看。工作室的教授們會根據學生的草稿解析畫面構圖規律及構成關系,每次都會提出很多問題然后學生們拿回去再畫,再看,直到通過草稿方允許開始繪制正式稿,師生們這種不厭其煩的互動過程鍛煉了學生的創作能力。構圖要求特別嚴謹,從觀察到表現的過程中尤其重視的是:形體與形體在空間狀態中的認識。因此作業畫滿了圖解,用圖形來表達。學生在讀的六年里,這種構圖創作從一而終,并通過畢業創作及相關課程考試才能畢業,列賓美院學生的畢業創作,一般從五年級就開始準備草圖,到六年級學生每人將得到獨立的畫室,利用一年時間完成畢業創作。這種草圖階段非常嚴格,每次都要通過系教研室的嚴格審查,然后才能正式繪制完成的傳統和國內的現狀反差相比較,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3 擺模特
油畫的課堂教學,擺模特是個關鍵,教授們非常重視布置模特經營。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會同時布置不同的作業。根據模特動態與不同色塊的襯布進行組合,注重形成協調的色彩關系。對色彩要求背景、服裝搭配是生動的視覺調度,使整個色彩構成一個完善的畫面,即使隨便拍照都能拍出完美的畫面。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加現代構成的形式美感,使畫者激動不已,從而喚起學生對繪畫的積極性。在列賓,有時為了達到效果會擺上半天,師生們反復調試,尋找最佳的寫生點。而相應國內在素描的學習上,布置模特往往較多的任其自然,較少有意識的作未畫之前的準備,不能主動地把畫面列入學習的課題。
4 解剖
素描中,解剖的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認為解剖不應該死記硬背,應該了解肌肉運動所形成的人物動態和結構,怎么用解剖知識去表現畫面,多從大師的作品中學習,相較于國內對解剖教學中,往往只局限在名稱或是模型的表面上截然不同,列賓美院主要強調解剖的繪畫性運用,而不是對名稱的死記硬背,解剖作為公共基礎課,每位學生必須需通過嚴格訓練和考試才能過關。公共的解剖畫室平時對外開放,可以在此寫生臨摹。強調結合生動的人體去深入了解骨架、肌肉在運動時每組群所產生的美妙節奏、和聲似的旋律狀態。在不斷吸收融合理解中把人體解剖學轉化為準確的描繪,把整體的觀察、嚴格的結構升華為更高的審美標準。這種訓練有素和我們對結構的錯誤認識顯然就有天壤之別。
5 教學體系
契斯恰科夫——這位俄羅斯學院派體系杰出代表、藝術教育家,他把學院派古典主義教學傳統與現實主義結合,創立契斯恰科夫現實主義教學體系,制定了一整套教學方法,強調主動觀察現實生活,直接從生活中獲取生動新鮮感受,在古典基礎上把古典引向現實,真正形成了具有俄羅斯民族特色的學院素描。
6 總結
在俄羅斯,現實主義藝術發展有其深厚的土壤和人文環境,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傳統,這也為列賓美院多年來堅持和倡導的辦學宗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從辦學手段、教學效果和科研成果上,學院經過不斷積累完善,進行著自身的良性循環。在當今的多元藝術格局中,當代藝術的發展也在沖擊著藝術教學,而教學應該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不應該隨波逐流。列賓美院的教學特色經過了幾代人的執著和師承得以延續發展下來,他們冷靜、理智地應對世界藝術潮流的變幻,不浮躁,不盲從,認定方向,堅持走自己的路。大家形成共識,營造一種氛圍,影響和吸引熱愛藝術的學子。列賓美院為什么如此固執地堅持自己,放眼世界,縱觀全球的藝術教學,正是因為這種堅持反而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在眾多藝術院校中脫穎而出。目前世界各大美院具有這樣強烈辦學風格的僅此一家,有人認為它保守、僵化、不現代,但正是這樣才成就了列賓美院的整體特點。俄羅斯眾多博物館的藏品既有古典的,也有現當代的。俄羅斯早期先鋒派時期還出現過康定斯基、夏加爾、馬列維奇這樣引領現代派藝術的鼻祖。當今他們的藝術與世界是同步發展的,各種藝術門類、風格特點同時存在,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列賓美院整體的教學面貌,整體的教學目的很明確,不隨波逐流,列賓美院不會不明白在世界潮流的變幻中作為學院應該如何去揚棄。這是百年名校的立足之本。對比國內,很多院校在困惑和動蕩中失去了自我,急于求成過于追求“大、多、全”,會使得學生迷失方向,美院越辦越大,學生越來越多,院校之間卻逐漸同化。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點一點地積累,真正地做藝術。作為與俄羅斯油畫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中國油畫,油畫發展過程中關于油畫教學體系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從國情出發構建自己的獨特油畫教學體系是當下高等美術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研究課題。在當今這樣一個各地區文明和傳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繁榮的21世紀,靜心研究、借鑒俄羅斯油畫教學一些好的經驗,必將使自己的發展更快一步。
作者簡介:楊洋(1979—),男,列賓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