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設計基礎教學的現狀出發,分析了目前設計基礎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設計基礎教學的進一步改革提出幾點建議,希望為設計基礎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設計基礎;教學;現狀;發展
1 引言
人類文明的迅速發展推動了藝術設計的發展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藝術設計同人類文明和經濟是息息相關的。藝術設計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擁有不同的特點。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目前的藝術設計基礎教育已處在一個非常滯后的狀態。為了改善這種狀態,在藝術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盡最大的努力去改革教育方法與教育模式。所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都擁有它的獨特之處,藝術設計也是一樣。筆者通過分析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現狀對其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2 設計基礎教學的現狀
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經濟模式下的藝術追求與發展也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國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綜合性很強是現代藝術設計學科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它的發展進步能夠代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社會,甚至是一個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各類藝術院校也相繼的發展了起來。在這種大形勢下,我們應該去思索需要培養什么類型的以及怎樣去培養藝術設計人才。所有藝術院校都擁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分析各個院校的特點,加大對學生的藝術培養的重視程度,利用現在非常豐富的藝術資源,著重的培養藝術學生的藝術素質,同時也不能忽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讓他們在進入社會以后能夠很快的適應社會需要。
3 設計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對設計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認識模糊
很長時間以來,許多藝術院校對設計基礎課程的認識很不清晰,它們主觀的以為色彩、素描、圖案和立體、平面構成屬于設計基礎課程中的經典課程。因此在基礎設計教學進行改革時沒涉及到這些課程,使如平面設計學科的文字、編輯、圖形和創意設計等,還有室內設計學科的空間規劃、測量制圖、建筑組件和材料、模型制作等這些本應該屬于基礎設計的課程游離在基礎設計的教學范圍之外,卻當作專業課程去教學,這就是對專業課程認識和設計基礎課程認識模糊造成的。這樣,就不容易找到專業教學與基礎教學的契合點,從而造成基礎設計課程教學具有盲目性,從而不能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3.2 難以將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連接
有些藝術院校對課程教學和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及科學性的考慮和認識不足,設計基礎課程中的圖案、素描、色彩以及“三大構成”都是相互獨立的,基礎設計教學和專業教學也就看起來成為兩個沒有關系的領域,難以將專業教學與基礎教學進行融合連接。如色彩寫生、素描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對學生進行造型和色彩寫實能力的培養。而專業基礎課程“立體構成”如同給抽象雕塑打基礎。這樣的教育模式對設計學科的教學效果造成了嚴重地影響。
3.3 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缺乏個性
一些課程教學,如素描、色彩等,很長時間以來一直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講究培養寫實能力和技能,注重素描和色彩的長期寫生練習。 “三大構成”和圖案的教學也是這樣,學生的表現方法以及思維如出一轍,完全失去個性和創意,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也受到抑制,不能發揮。有些藝術院校長期以來因為要考慮基礎課的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量的問題,把基礎課程的教學主觀地進行延長,四年長要占用一年半甚至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基礎教學,進入專業設計教學非常晚,因而很難去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
4 設計基礎教學改革的建議
4.1 對繪畫基礎課有正確的認識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對繪畫基礎課有正確的認識,既不能輕視也不能過分強調,應該將繪畫基礎課在專業課程中的位置擺正。在美術專業的色彩、素描等基礎課的教學中,盡力去培養學生掌握準確的表現方法和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的形象記憶力以及想象力,讓學生熟練、全面地掌握設計的表現技巧。繪畫基礎課的教學內容與專業有很大的聯系。因此,不同課程之間要有進行合理銜接,科學、有機的安排課時與教學內容。
4.2 調整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關系
調節好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關系,對設計基礎教學改革來說是很重要的措施。首先要培養視覺的反應能力,提高視覺接收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感悟能力;其次要開發對未知領域自覺探索以及想象能動性,也就是創新能力;最后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在對事物的把握能力方面進行鍛煉,努力做到使基礎課的教學與專業課的需要相適應。
4.3 注重興趣培養
無論是藝術類專業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材施教。藝術這門學科的綜合性特別強,就更應該加倍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關于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知識是非常乏味的,學生面對無趣的理論教學,很難在學習過程中投入全部精力。此時,對于藝術理論的學習來說,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時很重要的,同時也要改善教師的教學狀態,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5 結束語
藝術設計基礎教學具有靈活性,因此要對其加以調整、規范和整合,直到其既符合教育規律又適應社會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義務。由于藝術無國界,所以,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應該與國際發展趨勢接軌,使學生更加適合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 呂勝中.造型原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 周至禹.藝海揚帆[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