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藝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能性都比較強的學科,既要求掌握環境藝術的設計模式,也要求學生能夠真正的將自身的創造力融于環境藝術課程中,要在相關的環境藝術作品中體現出智慧的光輝。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程教學機制的研究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本文將重點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特點,并探討該機制的實施方式。
關鍵詞:研究;導向;環境藝術;教學機制
新時代背景下,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成為了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程教學機制能夠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進而能夠完成環境藝術課的終極教學目標。將科學研究的思維應用于環境藝術課程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對現有的設計理念以及設計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運用科學研究的思維完成對現有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的改造,進而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1 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特點
將科學研究思維移入環境藝術課教學,不僅僅對現有教學模式的一種改革,更重要的是改變現代教育教學的思想和理念,環境藝術課程是跟隨著城市的建設及發展而興起的,因此應該伴隨著城市建筑設計理念的更新而進一步作出改革。藝術類課程本來就應該具有一定的神秘特色,需要被人去挖掘研究,只有這樣,其價值才能夠得以更深層次的體現。如今,高校的教學任務已經轉變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水平專業人員。
1.1 加強探索意識,重視研究能力的延伸
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能夠加深個體學習能力培養,并能夠有助于高校學生的個性發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重視繼承知識,即對以往針對專業知識開發出的規律技巧進行模仿性的學習。這樣一來,就徹底的封閉了高校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且在部分高校中,教師并不重視學生自我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研究意識不足,對待知識僅是被動的接受,并非主動的對知識進行研究探索。以探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構建意在解決傳統教學中一些問題,也能夠拓展本專業課程中的教學精髓。環境藝術學科具有其特殊性及復雜性,其范圍要比建筑藝術、城市規劃藝術更為廣闊,同時該理論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有很多創新性成果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實,因此要求高校學生在接受環境藝術知識時,應該以研究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研究意識為教學目標。
1.2 以滲透專業為主,重視專業知識間的融合
在環境藝術課程中包含中眾多跨學科、跨專業類的知識,而且其要求學生具備結合多類專業性知識對實際的項目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為此,高校教師在展開環境藝術課程教學時,應該進一步的重視專業的特色,進而引導學生參與相關項目的研究。研究的課題項目應該具備時代性、前沿性。在環境藝術設計項目建設研究過程中,應該以研究項目作為主要教育媒介,以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學生課題研究能能力為核心,促進高素質多元化人才機制的建設。
2 以研究為導向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核心
環境藝術課程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以及規劃創造能力,而這些能力的獲得均需要通過在實際項目課題中的進行實踐與研究。在項目課程研究過程中應該融入現代化的設計理念以及設計方式,并且要加強個人的創新意識,力求項目設計作品能具備時代性。以研究為導向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中應該包括:
2.1 掌握學生參與研究的特點,展開研究式創新教學
如何使學生對已知知識產生探索研究的興趣,需要進一步挖掘出已知知識中的未知因素,這也是構建研究式創新教學機制的基本內容。而且作為高校環境藝術課程的教師應該掌握哪些未知因素的挖掘能夠激發出學生的研究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一步的展開溝通,課堂上增強相關知識的研究互動環節。此外,在課堂活動的展開過程中,應該以提出問題的方式作為引導,激發出學生的研究探索興趣。如教師在展開課堂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將理論知識的講述時間壓縮到最低,而后提出實際的環境藝術課程研究項目,可以是某一城市建設的規劃設計、自然景觀設計、工業設計等等與課程相關的研究類項目,在穿插相關項目建設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對項目研究產生興趣。此外,項目建設研究一般是合作類項目,因此,教師在進行課程項目研究可以小組方式進行,并針對各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評比,最終評選出優秀的項目設計作品,并給予相應的獎勵。
2.2 課程評價機制的革新,體現出評價的綜合性
以研究為導向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構建的同時,也應該建設配套的綜合性教育評價機制,研究性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是,研究性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傳統的教育考核評價機制已經不能夠適應以研究為導向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改革,而且該教學機制也要求其評價考核機制應該具備創新性、時代性的特點。研究性教學評價對象為項目研究成果,評價機制考核的重點應該在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具體的評價指標應該包括項目成果的藝術亮點、項目成果的創新亮點、項目成果的突破亮點等幾個方面,在對各個評價指標進行綜合性分析。
3 總結
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構建充分體現寬松的學習氣氛與嚴格的實驗教學質量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又培養其嚴謹求實學風。本文中主要對以研究為導向的環境藝術課教學機制的特點及其核心進行了總結性的敘述,但是對該教學機制的具體細節內容并未進一步指出,因此該教學機制的實踐仍舊需要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 成琨.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探索[J].科技信息,2009(10):732732.
[2] 馬瑞東.對高校環境藝術教學科學化的探討[J].哲學與人文科學·美術書法雕塑與攝影,2009(8):145145.
[3] 艾萱,李娜,龔程行.工程案例教學法在環境藝術教學中的創新運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