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技能比賽的類型及參賽對象、項目及要求、參賽選手遴選、訓練方法等方面探討技能比賽的組織方式并得出結論。通過組織和參加各類技能比賽,推進了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綜合能力,促進了學校實訓基地建設,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技能比賽 組織方式 執業能力
職業教育技能競賽(比賽),是指由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或有關行業部門、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據教育部、原勞動部頒發的專業教學標準、技能訓練標準和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開展的群眾性教育類比賽活動。目的是對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教師的專業教學質量進行考評。近年來,筆者學校在護理專業二、三年級的教學中,嘗試通過組織和參加各類技能比賽以培養學生的執業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技能比賽的組織方式
1.技能比賽類型及參賽對象
(1)校級技能比賽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舉行,參賽對象為護理專業全體學生,以班為單位參賽。本學期護理專業開設《護理技術實訓》課程,在課程結束前,組織校級技能比賽,由學校護理教師擔任評委。比賽成績即為學生本門課的考試成績,每位學生的成績共同組成班級比賽的成績。
(2)省衛生廳組織的技能比賽(操作統考)在校級比賽之后,學校選出40名學生參加省衛生廳組織的技能比賽,由衛生廳選派其他學校的護理教師和臨床專家組成評委組來校監考。
(3)省教育廳組織的技能比賽在第三學年第二學期舉行,學校選派3名學生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技能比賽,評委由省級各醫院的臨床專家擔任。
2.技能比賽項目及要求
校級及省衛生廳組織的比賽其項目通常為臨床常用的18~20項,省教育廳組織的比賽項目一般有3~5項。每個項目包含的內容主要有素質要求、操作前準備、操作步驟、操作后處理、綜合評價、相關知識等。
3.參賽選手遴選
校級技能比賽將結業考試與比賽合二為一。所以,學生全部參加,參加省級技能比賽的選手要經過層層選拔。根據比賽的要求,參賽選手既要理論扎實、操作熟練,又要語言溝通能力強、心理素質好;同時還應有良好的儀表和儀態。校級技能比賽之后,在學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我們結合學生平時表現,參考校級比賽成績,征求班主任意見,最后遴選出40名學生參加省衛生廳組織的技能比賽。之后,再從中選出3名學生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技能比賽。
4.技能比賽訓練
運用管理學中的PDCA循環管理模式進行訓練:
(1)P(計劃)。根據比賽要求,在全面了解學生及教師的基礎上,詳細制訂訓練計劃,包括學生分組、輔導教師安排、訓練時間、進度、輪換順序、預計結果等。
(2)D(執行)。根據計劃組織訓練。訓練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和手段,如模擬比賽現場,制造緊張氣氛,讓參賽學生在校領導、老師以及學生面前表演;參賽學生互為評委和選手,進行角色扮演;有意制造障礙,讓學生自行解決等。
(3)C(檢查)。為保證效果,一方面我們邊訓練邊進行檢查,另一方面在訓練一個階段后還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以衡量和考查所取得的效果,并注意發現新的問題。檢查的方法包括學生自查、教師抽查、模擬考試、請臨床專家指導等方式進行。
(4)A(處理)。通過檢查,總結經驗,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和差距,以便在下一階段的訓練中得到解決。
PDCA循環不停地運轉,問題不斷產生而又不斷解決,如此循環不止,直至達到最終目標。
二、成效
1.問卷調查
隨機抽取護理專業二年級、三年級學生220名,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均為單選題,共發出問卷220份,收回22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調查結果統計為:45%的學生表示非常愿意參加技能比賽;52.5%的學生認為學校舉辦技能比賽應讓學生自愿參加;52%的學生認為教師綜合能力強,能明顯促進學生執業能力提高;68%的學生認為技能比賽的訓練方法對提高執業能力有很大影響;66%的學生認為通過參加比賽,自身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等各方面有極大提高;在技能比賽對學校管理的影響方面,68%的學生認為校方非常重視,加強了實訓條件的建設。
2.教學成績
參加省衛生廳組織的操作統考,筆者學校連續6年參加考試的學生成績全部達到優秀,2012年取得總分小組第一的好成績;2011年、2012年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技能比賽,分別有2名學生獲二等獎,1名學生獲三等獎。
三、結論
1.以賽促改,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因此,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要改革和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執業能力培養,以適應社會的需求。PDCA管理循環就是按照計劃(P)、執行(D)、檢查(C)、處理(A)四個階段來進行質量管理,并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一種管理工作程序,是一套廣泛應用于質量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循環體系,使工作質量在不斷循環中得到提高。將PDCA循環管理模式運用于技能比賽的訓練中,實現了實踐教學理念及方法的創新,有利于學生執業能力的培養。依據PDCA循環的完整性、連續性,周而復始的進行訓練,可防止訓練環節彼此孤立,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漸進性、連貫性和整體性的提高,有利于實現實驗室與臨床實踐“零距離”,學習與崗位“零距離”。
2.以賽促教,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執業能力的培養。在組織技能比賽的過程中,輔導教師不僅要從時間、物品、學生、訓練方法等方面進行全面的組織和管理,同時,還通過參加研討會、QQ群、電子郵件、觀摩比賽現場以及賽后專家點評等形式與同行進行交流和學習,一起探討護理教育的發展,及時更新專業知識,相互切磋技能,并將新的理念和方法運用于教學中,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3.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執業能力是一種包含執業導向,融合一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的職業教育,必然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而技能比賽則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和途徑。技能比賽作為一種活潑、新穎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大家主動報名,積極參賽,在學校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訓練過程中,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們既互相配合,各取所長,又相互競爭,培養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合作能力。根據比賽的內容和要求,參賽選手要從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心理素質、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儀表、體態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4.以賽促建,促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職業教育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執業能力,就必須強化實踐環節,而具有各類專業群設置功能的現代護理實訓中心是護理人才成長的基地、臨床護理的科研場所、護理執業能力的培養陣地、學科建設的重要環節。技能比賽對學校的實訓條件提出挑戰。近年來,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實訓基地建設,積極籌措資金,擴建實訓室,改善實訓條件,購置實驗設備,為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執業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西省陽泉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