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導師制是新時期下探索如何提高中等職校學生德育效果的新舉措。探索德育導師制下適合中等職校德育導師的工作原則、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德育導師與受導學生的配對方法,通過暗導法、明導法等方法介入學生德育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找到準確的自我定位;充分發揮學校教職工特別是任課教師“既管教又管導”的良好育人作用,形成學校德育無死角,全員參與、全員育人的德育新格局。
關鍵詞:德育導師制 受導生 暗導法 明導法
眾所周知,中職學生的素質與普高學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中職德育教育的成效,是許多職教同行一直探索的問題。四年前,筆者所在學校開始了德育導師制的探索與實踐,旨在動員全體教職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建立德育導師與受導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機制。培養操行、學習輔導、生活關愛、心理疏導……幫助受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糾正心理偏差,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充分發揮學校教職工特別是任課老師“既管教又管導”的良好育人作用,有效形成“德育無死角、全員皆育人”的德育新格局,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步入良性循環。
一、德育導師的工作原則
經過近幾年來的探索實踐,筆者所在學校德育導師制的工作日臻完善。采用德育導師的工作原則如下:
1.發展性原則
德育導師的工作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指向。
2.個性化原則
德育導師根據受導學生的個性特點,量身定制教導方案,實行個性化的教育,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兼容性原則
德育導師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接受差異,與學生心理相融,真誠理解、關愛受導學生。
4.漸進性原則
德育導師根據受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教育,逐步提高受導學生的道德修養與學習能力。
5.保密性原則
德育導師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不隨意泄露受導學生在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二、德育導師的工作制度
1.檔案制度
即為每位受導學生建立檔案,包括學生詳細的家庭情況、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情況等。
2.家校聯系制度
德育導師每月至少與受導學生家長聯系一次,每學期家訪兩次,爭取與家長達成共識,使學生在一個協調的氛圍中加快進步。
3.談心制度
德育導師不定期與學生談心互動,方式可因人而異,有面談、QQ、寫信、E-mail、短信、電話等。
4.個案分析會診制度
以年級組為單位,定期召開個案分析會診會議,讓導師交流教導心得,對疑難問題討論互助。
還有導師工作記錄袋制度,記錄師生活動的全過程。
三、德育導師的工作方法
在實踐中,德育導師的工作方法可由年級主任、班主任牽頭,學校政教處采用以德育導師與受導學生一對一配對的方式,明確強調德育導師擬采取暗導法或明導法開展工作。
1.暗導法
所謂暗導法指的是德育導師明確自己的受導學生,而受導學生(被導學生)卻并不知道德育導師的隱性教育。暗導法適宜于個性強,在遵守校紀校規方面有困難、道德品質低下、受導學生行為習慣有缺陷,且對老師有強烈抵觸心理的學生。這些學生由于以往受老師的批評教育較多,對老師有明顯教育意圖的談話或舉動心持抵觸,甚至會不屑一顧。對這樣的學生采用暗導法易使受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老師的幫助,有利于打破問題學生的心理壁壘,德育效果明顯。
筆者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他自上初中起就開始經常逃學,上課時常以與老師作對為樂,任課教師看到他在課室里就會頭皮緊張,班主任曾因他緊張得神經衰弱而住過院。了解掌握情況之后,學校政教處專門安排了一位25歲喜愛打球的男教師作為他的德育導師,特地在球場與他偶遇,通過經常在一起打球聊天,老師和學生很快變成了朋友,從學生的口中了解到這個學生是因父母離異而產生自卑,繼而自暴自棄,學習成績從原來的班級中上降到全班最差。該德育導師把到脈后便在生活上處處予以關心,耐心傾聽他的快樂與煩惱,根據其心理特點適時給予疏導建議,并利用課余打球適時與他談人生、談理想,讓他真正感受到一種被人重視的幸福與快樂,明確了自己將來要走的路。在德育導師及班主任的持之以恒的溝通配合下,這位學生從當體育委員開始,先后擔任紀律委員、副班長,讓他體驗自己對集體的重要性,感受努力之后的成就感,第二學期還被推選為優秀班干部。德育導師尤如推動學生前進的那對隱形翅膀。
2.明導法
所謂明導法指的是師生雙方通過填寫意愿表,雙向選擇確定彼此的顯性教育。明導法適用于缺乏合作精神,不善于溝通,性格內向的學生;學校中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單親、重組、貧困等家庭子女;學習困難,家庭教育又不得法,從而不同程度厭學的學生;陷入早戀,情緒波動大的學生。這幾類學生普遍有與人交流的渴望,希望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和同學的幫助,但由于自卑不敢主動,這時明導法就能消除學生的顧慮,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心里依靠。學校大多數德育導師與受導學生的確定都是采用明
導法。
四、德育導師制下的新氣象
1.順利打破問題學生的心理壁壘
實施德育導師制,通過導師順利打破問題學生的心理壁壘,糾正他們的心理偏差,使之重新發現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班主任將問題較突出的學生情況及時匯報至政教處,政教處在全校范圍內篩選跟受導學生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或有較好的契合點的德育導師,運用恰當的引導手段和方法,德育效果事半功倍。
2.受導學生通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主觀能動性
德育導師制的德育導師隊伍構成主要是以班主任、任課教師為主,對受導學生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首先,每位德育導師至少帶1名至多帶3名學生,分配到的受導學生人數少,會集中精力予以重點關注。通過經常性的談心和接觸,導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情況,幫助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其次,受導學生能經常得到導師一對一的輔導,有利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趕超其他同學,使他們在學習上不斷體驗成功感,增強學習自信。再次,導師每月與學生家長聯系,幫助和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通過家校聯手使學生在激勵氛圍中主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有這樣一個案例:2008級財會專業班有位女生,平時聽課很認真,基礎會計的筆記做了一本又一本,但考試成績卻總不理想。班主任在周記中了解到她的苦惱,于是找基礎會計的任課教師幫忙并特聘其為該生的德育導師。通過細心觀察,德育導師發現該生上課時忙于做筆記,老師分析的重難點、疑點都沒聽好,聽課效率不高,且在課內課外皆不提問。找到問題的結癥,該導師指導她如何做筆記以提高聽課效率,且要求勤學多問,使學生主動發現自己的知識疑點。此舉大大提高了她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她直面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如今,她已考入浙江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
3.助推學生找到人生的自我定位,增強學生的自重感、責任感,促使學生奮發向上
中等職校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整天無所事事,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來混文憑的”。當老師為他們浪費自己的大好青春而感到惋惜時,他們卻一副玩世不恭的態度。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很重要”,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規劃,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現在的學習對自己今后的人生將會有怎樣的重要影響,更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著怎樣的家庭責任、社會責任。通過德育導師的悉心教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完善了學生的品行評價,形成科學有力的學生品行評價機制
以往學生的品行鑒定評語由班主任一人完成,難免有失偏頗。在德育導師制下,受導學生的品行鑒定采用以德育導師為主、班主任為輔的方法。由于德育導師與受導學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和深入的交流,對受導學生所作的評語會更加準確客觀,能更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德行表現,也易被學生和家長所認同。
5.發揮學校教職工特別是任課老師“既管教又管導”的良好育人作用
德育導師制充分發揮學校教職工,特別是任課老師“既管教又管導”的良好育人作用,徹底改變了以往任課老師“只管教、不管導”的狀況,形成“學校德育無死角、全員皆育人”的德育新格局。在德育導師制下,每一位非班主任教師都有了明確的關注對象,教師的德育積極性和責任感大大增強,每一位教師都把怎樣才能幫助好自己的受導學生,使之出現實實在在的進步作為自己的首要課題。此外,通過與家長的密切聯系和家訪,不少教師表示以前家長只知道有班主任,現在知道又多了一位德育導師在專門幫助關注自己的孩子,成為孩子的“親人”、貼心人,家長們紛紛表示由衷的感謝,對學校的教育更滿意,也更放心了。
德育導師制的實施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德育能力和責任意識,德育導師會將受導學生當作自己的子女或弟妹去看待并進行教育,有利于受導學生及時向德育導師傾吐心聲,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如今,德育導師制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德育成果,學生違規違紀現象明顯減少,促進了校園及社會和諧,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肯定。相信在廣大教育同仁的不斷探究和努力實踐下,一個頗具中等職校特色致力于提高職校生綜合素質的德育導師制將會為職業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單振濤.學校德育的功利化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科研與實驗,1997(42).
[2]金一鳴.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中等職業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