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中,對龐龍的認識只限于他的成名作《兩只蝴蝶》,以及他被很多人都誤以為是“網絡歌手”的身份。不過,這都只是在和他通話、采訪前堆積起來的一些印象,就在他接過電話接受筆者采訪時,這些刻板的印象完完全全被他的談吐顛覆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認識龐龍是因為一曲當年在網絡上紅了很久很久的作品——《兩只蝴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早在龐龍推出這首作品之前,便已是相當資深的一名歌手了,畢竟他已經在音樂之中沉浸了二十多年。不過,最初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對于那時在歌廳當歌手演唱的龐龍來說,音樂更多的是一種謀生的手段,除此以外就只剩下熱愛唱歌。之后,也因為這份對于唱歌、音樂的熱愛的日積月累,使得龐龍的音樂、歌唱事業(yè)有了一個極具關鍵性的轉變。就如他所說因為熱愛所以去音樂學院進修,也順利獲得了歌唱比賽的第一名,繼而簽約到唱片公司。這一路走來,讓龐龍在音樂上獲得了不少樂迷的認同和專業(yè)的嘉許,更讓他成為了當年進修通俗唱法的母校——沈陽音樂學院的教授。在他歌唱事業(yè)最為輝煌的時刻成為了老師,也讓他進一步去為母校培養(yǎng)出更多更多的英才。
這正如龐龍所言:“有機會,我總會讓自己的學生去演出我作品的MV,或者是邀請他們來當我的演唱會嘉賓,讓他們在學習以外吸收到更多音樂演出的經驗。”不難看出,龐龍是一個不一樣的大學教授,他除了著重傳授教學經驗以外,也會讓學生自己去摸索與吸收音樂的經驗。當然,他在教學上“不一樣”的方式,在他的音樂上也有所體現,例如他會堅持自己的創(chuàng)作,堅持擔任自己唱片的制作人等等。這一套堅持自己本身的方式和音樂手段,和很多當下的著重包裝、企劃的流行歌手有很大的區(qū)別,這也成為龐龍的音樂中最為獨特的一點。就如那首他曾唱遍大街小巷、紅透網絡的《兩只蝴蝶》里呈現出來的除了有流行的曲式與通俗的唱法以外,更多的是從歌詞與旋律中體現出來的民歌套路。
一開始,音樂只是謀生的一種手段……
藍蝴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都已經被很多聽眾、觀眾所熟悉,可以說說你當初一心想要在音樂上發(fā)展的初衷嗎?
龐龍:其實,可以說當初我只是覺得自己在靠音樂謀生,我是一名職業(yè)化非常強的歌手。但后來我發(fā)現自己在做音樂的過程中慢慢地愛上音樂了,因為音樂可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而且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就算我把自己的秘密放到音樂里,聽眾也不一定會發(fā)現。哈哈!而且,透過音樂,我可以把不同階段的情感抒發(fā)到里面去,從而得以釋懷,這是我做音樂的最大幸福。
藍蝴蝶:在你1998年參加歌唱比賽之前,你已經考進沈陽音樂學院的通俗演唱專業(yè),和其他偶像歌手相比,在你看來,科班出身會不會更有利于你在樂壇里的發(fā)展呢?
龐龍:我就不敢去跟其他偶像歌手比較了,因為我的長相確實并不“偶像”。在音樂學院上學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對音樂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譬如認識各種音樂的類型、對音樂作品的分析的學習等等。說白了就是,在學校里會有一個很專業(yè)的音樂氛圍讓你去感受,也可以得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的熏陶,這是你在任何的非藝術類院校里無法去感受的。還有,你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對你做音樂、立足歌壇確實是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你有對音樂的獨特理解,能更好地透過音樂體現你自己。所以專業(yè)的音樂知識會給你一種強大的、持久的力量。
藍蝴蝶:1998年,你曾經參加過“七星杯”歌唱比賽,那時心情有沒有很緊張?對那次比賽有沒有一些很深刻的印象或記憶?又有沒有一些參賽的秘訣,傳授給一些想去參加歌唱比賽的讀者呢?
龐龍:我覺得現在的選秀節(jié)目對于形象方面的要求還是蠻高的,但我的形象不怎么好,如果要我去參加現在的選秀,我未必會紅起來。所以我只參加過一次歌唱比賽,當時我也沒想那么多,就一心想去把歌唱好就完了。個人感覺現在的選秀節(jié)目在編故事方面用的力度太狠了,做音樂其實也沒他們說的那么苦,有時候那些故事編得太離譜,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哈哈!反正,我覺得全身心投入去做音樂是一件很開心、很快樂的事情。
藍蝴蝶:那次歌唱比賽中,你奪得了沈陽賽區(qū)的通俗比賽一等獎,這項殊榮對于當時的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龐龍:獲獎沒什么特別意味,記得當時在學校里報名后,老師說去鍛煉一下,我也經常在歌廳里和同學們唱歌,得獎后就和同學們一起高興,也沒太多的驚喜。不像現在比賽有太多的故事,當時我參加的那個只是純粹的唱歌比賽,拿完獎之后就完事兒了,哈哈!
藍蝴蝶:在你正式簽約唱片公司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實你已經在音樂上有了很多發(fā)展,例如考入音樂學院、參加比賽、拜師學藝之類的。在那段時間當中,是什么令你有如此大的決心一心往音樂方面發(fā)展的?又有哪些經歷最為讓你印象深刻?
龐龍:說實話吧,我1988年開始在歌廳唱歌,唱一段時間后自己發(fā)現一些問題,于是想到學校解決聲樂問題。我一開始向中國煤礦文工團老師學習美聲唱法,再后來考入沈陽音樂學院。因為我父母去世早,生活壓力全在我自己身上。其實,起初不是很熱愛音樂,只把它當作生存手段,不過在我全面學習音樂、接觸音樂后,就很自然地熱愛上音樂。
藍蝴蝶:從你正式簽約鳥人唱片踏入樂壇至今,都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對你而言,有哪些片段是你一直難以忘懷的?
龐龍:記得2000年出版第一張專輯時,自己本想著會有更好的發(fā)展,但唱片卻沒得到市場認可,讓我迷惘很長的時間。或許是這張唱片太有個性的關系,雖然電臺的DJ們都很喜歡,可是唱片在市場上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所以公司就基本上把我這個歌手擱置了。再此之后,我就進入了一個自我反省的階段,究竟是做自己喜歡的還是迎合市場的音樂?2001年后的三年時間里我都呆在西安,當了酒吧音樂總監(jiān),可我并沒有把音樂放下來。在這段時間里,我對自己在學校的學習,以及后來歌唱的經歷做了一個詳細的總結,順便也摸索了迎合市場的音樂,懂得了做音樂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到后來,《兩只蝴蝶》等帶著商業(yè)味道的歌曲出來后一下子火了,其實都是這段時間里我做的準備,以及我對音樂市場領悟的結果。
眼中的自己:我不是網絡歌手!
藍蝴蝶:你已經在樂壇發(fā)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如果要你用一句話來為自己的歌唱事業(yè)作一個總結,你會怎么說?
龐龍:我覺得,只要你是熱愛唱歌,無論什么時候你都要一直堅持唱下去,反而成不成名都不是最重要的了。我覺得堅持最重要,堅持以自己的想法去做唱片,堅持對音樂的熱愛最重要。
藍蝴蝶:過去的十年里,你曾在很多音樂頒獎典禮上拿過很多獎項,你是怎么看待獲獎這件事的?
龐龍:獲獎就像加油站吧,讓你能再好好往前走,沒獲獎也不能證明你不行吧。我對人氣沒什么概念啊,所以我覺得人氣不重要,一首歌曲不斷被翻唱、能感動很多人,這才是最重要的。不同的音樂都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不是說獲獎的就好。說真的,我不太看重獎項,我看重的是一首歌給人帶來的感覺與共鳴。
藍蝴蝶:作為一名跨媒體歌手,從網絡到現實的過程里面會不會有很多困難需要面對與克服?對你而言,那些最大的苦難是什么?
龐龍:表面上大多數聽眾認識我、以及我的歌曲走紅都從網絡這個平臺開始,但實際上我與其他網絡歌手相比,我是個比較傳統(tǒng)的歌手。因為我很早就和唱片公司簽了九年的約,是從正常發(fā)唱片的渠道出來的,一直到了第六年因為一首《兩只蝴蝶》紅了起來,再到后來合同到期才解約。
藍蝴蝶:很多人認識你,都是因為你當年那一首紅透網絡的《兩只蝴蝶》。當初這首作品是怎樣誕生的?
龐龍:《兩只蝴蝶》是我一個哥們牛朝陽作曲的,起初他讓我?guī)退莩@首歌,說打算放到一部電視劇里面。可我覺得這首歌曲不太適合自己的嗓音特點,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這首歌,于是就沒把這首歌曲放到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里。他就打算找另外的歌手來唱,可因為很多原因這事被擱置了。直到2004年,電視劇《281封信》重新開拍,他又找到我,再請我?guī)退也缓靡馑季芙^,就幫他唱了三首這部電視劇里的歌。后來這部電視劇火起來了,《兩只蝴蝶》這首歌就被網友轉貼到網上后就突然火了,其實我當時并不看好這首歌。
藍蝴蝶:很多人認識你都是因為《兩只蝴蝶》,在你自己看來這首歌是否是你最為經典的曲目呢?
龐龍:在我看來,《兩只蝴蝶》不算是一首經典作品,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反而,我覺得自己比較經典的歌曲有《家在東北》、《幸福的兩口子》、《校花》、《兄弟干杯》、《往日時光》等等。
藍蝴蝶:近十年來,你發(fā)行過不少專輯,當中有沒有哪一張是你自己最為鐘情的?
龐龍:那必定是我在2009年到美國錄制的那張《真的不同了》,當中包括《校花》、《兄弟干杯》、《春天》等很多好歌,都是由自己當制作人,從演唱到錄音全都是我自己一個人負責的。
藍蝴蝶:自己擔任制作人,會不會擔心其他制作人不理解你的音樂呢?
龐龍:可以這樣說吧,因為每年我都會有一張唱片推出,感覺自己比較清楚自己這些年來的情感變化,對表達自己這一年以來的心情變化有更好的把握。最重要的是,我覺得現在國內還沒有很多非常專業(yè)的制作人,不像國外和我們國家的香港、臺灣那邊有比較完善與成熟的音樂制作人,那邊的制作人都是比較獨立和專業(yè)的。現在國內對音樂制作人的概念比較模糊,我覺得很多歌手做出有問題的唱片,都是因為沒有一個很好的制作人。
龐龍的另一個身份——教授!
藍蝴蝶:你目前除了歌手的身份外,還被沈陽音樂學院授予終身教授一職。可以說說你成為這所學院的教授的緣由嗎?
龐龍:首先我是沈陽音樂學院的畢業(yè)生,而且很多當年的同學都回去當老師了,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國內培養(yǎng)歌手機制還存在問題。我覺得在音樂學院學習和成為與唱片公司的簽約歌手之間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有很多實際的東西是無法透過學習而獲得的,所以作為一名歌手我就回到音樂學院,踏踏實實地當一名老師。希望透過我每月回去上一周的課,能帶一些有關當下流行音樂的新鮮東西回去給學生,充當音樂學院與唱片公司的橋梁,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和知道現在的唱片公司是如何培養(yǎng)職業(yè)歌手的。
藍蝴蝶:從歌手到教授,這個身份上的轉變,有沒有對你的歌唱事業(yè)帶來一些影響呢?
龐龍:我覺得對我的音樂完全沒有不好的影響,反倒促進了我事業(yè)的發(fā)展。因為在學校里接觸到這群年輕的學生,他們會給我的音樂視野帶來新的刺激,他們會告訴我現在流行什么樣的音樂,告訴我最近他們在聽什么,讓我知道這代人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讓我去思考現在的流行樂壇的發(fā)展趨勢;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會把我的經驗告訴他們,算是我和學生之間的一個互相學習、激勵的過程吧!我還會帶學生們到我的演唱會上做嘉賓,或者是客串我的MV演出。
藍蝴蝶:在你看來,一個好歌手除了具備人氣、唱片銷量外,還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龐龍:我覺得人氣只是一時的,每個歌手都有火的那么幾年,也會有平穩(wěn)過渡的幾年;至于唱片銷量,可能在國外還好一些,在華語樂壇里唱片銷量已經沒人提了,因為已經被網絡沖擊得沒有“唱片銷量”這個概念了。我覺得一個歌手,無論是在火的時候,還是在平穩(wěn)過渡的時候,都應該要去堅持一個信念——只要你熱愛音樂就應該一直地唱下去;不管你是多大的年齡,只要你熱愛音樂都應該一直地唱下去。在國外確實有太多的老前輩們都從過去一直唱到現在,不管他們有多老,只要有那份堅持以及熱愛著音樂,就能一直地用心唱下去。因為,流行音樂從來都沒有年紀之分,都能概括出不同性別、年紀的人的故事和情感,只是每個人接受與理解的意念不一樣而已。
藍蝴蝶:除了演唱,你好像還蠻喜歡拿著吉他自彈自唱的,你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吉他的?有沒有想過為自己創(chuàng)作更多作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唱作人呢?
龐龍:我覺得自己只是會玩吉他,但我確實為自己創(chuàng)作過很多歌曲,只是沒怎么去把這些自創(chuàng)的曲子在媒體上做宣傳而已,例如《家在東北》、《校花》、《兄弟干杯》等等。我是那種有感受就會去寫歌的人,對我來說是否是創(chuàng)作型歌手并不重要,我寫歌只不過為了能滿足聽眾,又去把自己的情感抒發(fā)出來而已,不需要用創(chuàng)作型來標榜自己。當然,我覺得成為創(chuàng)作型歌手是很不錯的,因為能夠自己唱自己寫的歌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眼下的流行樂壇:在漸漸成熟,但很多需要改變!
藍蝴蝶:你覺得內地流行音樂的現狀是怎樣的?有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呢?
龐龍:流行音樂在漸漸成熟,但很多需要改變。像缺乏優(yōu)秀的制作人,編曲、錄音等做唱片的過程不夠仔細,都有點急功近利,連質量都下降了,許多唱片出現了太多瑕疵。做音樂首先要對音樂品質有較高的要求,不要只想忙于選秀、出名。就算一個歌手有名氣后,也得先把音樂做得有內容,以作品為主,為大家做出更好的音樂,才會被人們一直喜愛。
藍蝴蝶: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唱片銷量越來越差,你又有沒有擔心過這個問題?
龐龍:其實我唱片的銷量情況也不好,可我覺得真正熱愛音樂的人,還是要一直堅持去認認真真地做出更多好的音樂給樂迷,如果歌手永遠只靠唱一首歌而生存也太悲哀了。作為一名好的歌手,不僅要對得起自己,還要對得起喜歡自己的歌迷,不斷有新鮮的音樂給樂迷,讓大家感覺到歌手不同的感情,讓大家多一個抒發(fā)情感的窗口。不能因為市場不行了,就不做音樂了,那豈不是惡性循環(huán)了嗎?
藍蝴蝶:有沒有想過直接影響唱片銷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龐龍:因為網絡上免費MP3格式音樂的存在吧。
藍蝴蝶:最近,沉寂了好一陣的選秀節(jié)目又開始火熱起來,除了有很好的收視率外,更被不少樂迷、觀眾去討論。你曾經也參加過歌唱比賽,你對“選秀”這個發(fā)掘好聲音的方式有什么看法?
龐龍:我覺得選秀是一個特別好的平臺,當時聽眾可能會記住你這張臉,但在這之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那些參賽者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讓聽眾記住這首歌的同時也把歌手名字給記住。最最重要的是透過音樂給自己的音樂貼上個性鮮明的標簽,而不是急于出名。
藍蝴蝶:隨著一股懷舊風在流行樂壇的吹起,很多人都認為當下的很多流行曲都難以再有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曲當中經典的韻味。作為一名資深而又知名的歌手,你是怎么看待這一點的?
龐龍:我覺得樂壇就應該百花齊放,我們這個年代的人聽自己時代的歌曲肯定好聽,因為這里頭都是有時代印記的嘛。但每個年代都應該有時代金曲,不能說流行金曲不如懷舊金曲,因為流行金曲是承載了這個時代的特征與情懷的嘛。再說80后,90后的孩子再過十幾二十年后也會懷舊。我覺得這是一個歷史規(guī)律,樂壇里就應該有不同年齡段,不同時期的歌手在一起來演繹,年輕的歌手唱不出老歌手的情感,反過來也一樣。
藍蝴蝶:你有沒有覺得內地的流行音樂對版權意識并沒有那么的重視呢?過去很多好的音樂作品都已經找不回來了。對此,你又有哪些看法呢?
龐龍:大家都覺得在內地,版權一直是被忽視的,但我覺得以后大家的版權意識會提高,就會好起來的吧。對于版權,我認識的很多創(chuàng)作人朋友都感覺寫完歌就完了,現在中國版權狀況實在太差,這需要通過幾代人的努力來爭取改變。對于版權的現狀,雖然心里難過,但心里還是要有希望的,還是要繼續(xù)去堅持。
藍蝴蝶:你對未來的華語流行樂壇有什么展望?
龐龍:我對華語樂壇就不敢有什么展望了!反而是對自己,我希望自己一直唱下去,還會嘗試不同類型的作品。因為每個歌手都會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天大家聽到、看到一個很不一樣的龐龍,也不用覺得奇怪。
音樂以外:打羽毛球是我最大的愛好!
藍蝴蝶:除了音樂,在你生活里面還有什么愛好呢?這些愛好又會不會為你在音樂上帶來新的靈感?
龐龍:我打羽毛球是比較專業(yè)的,也是我最大的愛好,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期間,我就寫了一首《兄弟干杯》給國家的羽毛球隊。其實,我跟國家隊教練李永波都比較熟,今年我還和他還有他兒子合唱了一首《勇敢飛翔》,歌曲一出來體育迷都十分喜歡。另外,我還很喜歡游泳、跑步這些運動。直到現在,我每天都保持有兩小時的運動時間,因為身體好了,唱歌的時候感覺也特別好。
藍蝴蝶:最近你也首次“觸電”,演出了電影《兄弟抱一下》,第一次當演員有什么感想呢?拍攝這部電影期間,又有什么事情讓你最為難忘?
龐龍:我覺得《兄弟抱一下》這部微電影只不過是自己玩票性質的演出。在戲中我飾演一位很八卦的醫(yī)生,雖然導演說我演得很好,但我對電影實在不太感興趣。如果有什么搞笑幽默的角色適合我的話,或許我會接下來去飾演,但我清楚這肯定不是我的事業(yè)重心,我的首要工作是把自己的歌唱事業(yè)和教學工作做好。做演員很辛苦,跟我一樣也是唱歌出身的演員劉錫明,在和我合作這部微電影時,也大嘆如果不是他唱歌不好,他是肯定不會去做演員的。所以,這次為電影的演出,更加堅定了我不想當演員的決心了。
藍蝴蝶:現在越來越多歌手都愿意在工作中選擇跨界,例如出書、演戲、主持或是設計師等等。之前你已經成為了大學教授,今年又去參演了一部微電影,你有沒有想過下次再去選擇嘗試別樣的工作來豐富自己的事業(yè)呢?
龐龍:我是一個特別守舊的人,唱歌、教學,這可能就是我的一生。對于自己的事業(yè),我不會有太多想法,如果沒有很大的把握,我肯定是不會去跨界工作的。我只想兢兢業(yè)業(yè)的把歌唱好,出更多優(yōu)質的唱片來和聽眾分享。其實之前我在唱片公司的時候,也曾寫過一本自傳,但當時根本沒發(fā)行,是隨唱片而贈送的,想來那更多是一本生活簡歷而已,我覺得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當作家出書吧。我還是把自己的老本行做精做好就夠了,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能成為國內樂壇出唱片最多的一個歌手。
藍蝴蝶:可以透露下,接下來還會有什么工作計劃嗎?今年會不會發(fā)新唱片呢?
龐龍:今年出了一首單曲《兄弟抱一下》,也拍了一部同名的微電影,奧運期間也出了一首奧運歌曲《勇敢飛翔》。其實自己的新唱片一直在做,應該都快做完了。12月份,我將會飛到英國做唱片的后期工作。同時,我也會幫其他歌手制作唱片,包括學生韓雷今年發(fā)行的單曲《小紅花》也是我?guī)兔χ谱鞯摹F鋵嵞銊倓倖柕轿視粫鶆e的方向發(fā)展,我想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專業(yè)制作人吧,但這還是跟音樂有關系。因為,我曾為自己制作了這么多張唱片,也認為自己慢慢地累積了不少經驗,然后國內又缺少專業(yè)的音樂制作人,所以日后我會多找機會去幫其他歌手制作唱片或者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