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約會:奧迪夏季音樂周
奧迪夏季音樂周創立至今,猶如一首古典尊貴、華麗高雅、旋律優美的交響曲,在奧迪品牌創新理念的指揮下,奏響了一篇又一篇進取的樂章……連續舉辦的奧迪夏季音樂周,就像一年一度的約會,每一次都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浪漫和驚喜。
猶記得2008年的第一屆音樂周,由國際知名的中國作曲家、指揮家、“奧迪英杰匯品牌大使”譚盾,大膽運用奧迪汽車輪轂做成的獨具匠心的新奇樂器——“鋼鐵編鐘”,為北京奧運會精心創作了《冠軍序曲2008》。舞臺上,四個懸掛著的奧迪車輪轂與2400年前的編鐘在北京奧運玉磬的敲擊之下,迸發出獨一無二的和諧進取之音,將奧運精神和奧迪的品牌價值完美融為一體,剛柔相濟,別具一格。“鋼鐵編鐘”的引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觀眾對音樂、樂器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僅僅將目光聚焦在傳統意義上的樂器。
2009年,恰逢奧迪品牌創立百年,備受矚目的第二屆奧迪夏季音樂周作為百年華誕慶典活動之一,于7月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精彩上演。大型視聽藝術作品《Audi Sinfonie》帶來了令人驚嘆的創意,它以別開生面的創新形式將焊接、沖壓、噴漆等看似枯燥的汽車制造過程呈現在觀眾面前。這部由德國天才樂團Bauhouse為奧迪品牌專門創作、德國指揮馬克思·瑞內及中國愛樂樂團共同演出的作品,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音配畫”,而是將古典交響曲、現代電子樂和奧迪汽車制造過程巧妙結合,用音樂與影像的結合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示了奧迪先進的汽車科技,傳遞著奧迪“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彰顯了其對創新進取的無限追求。
2010年,作為一場足以令所有觀眾折服的高雅音樂盛典,奧迪音樂周以多元、跨界、多層次等創新形式而著稱的第三屆奧迪夏季音樂周于2010年8月在北京天壇祈年殿拉開帷幕。頂級音樂大師與傳世經典之作在雍容華貴的皇家祭天之地相遇,每一個細節都流動著高雅與尊貴的血脈。本屆音樂周因其大膽跨界、嘗試創新的諸多舉措而超乎觀眾想象。國際鋼琴巨星、“奧迪英杰匯品牌大使”郎朗與百老匯當紅音樂家黛比·格萊維特、克里斯蒂安·諾、道格·拉布萊克跨界演出,奔放進取的音符旋律,多元藝術文化的碰撞融合,使它成為一篇獨具奧迪創新激情的華彩樂章,為觀眾帶去無與倫比的頂級藝術體驗。
在2011年舉辦的夏季音樂周上,國際知名的中國作曲家、指揮家、“奧迪英杰匯品牌大使”譚盾傾情創作的大型視聽交響詩《起源與未來》在一滴水碼頭首演。在這一篇章中,除了用簡單樂符傳遞深刻的哲學含義外,譚盾的交響詩《起源與未來》的靈感與創意還體現在其總譜呈現出的是全新奧迪A8L的側面車身輪廓。當整個交響詩總譜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的時候,不同樂器代表不同風格的旋律化身為簡潔的車身肩線、豐滿的車身A柱、充滿質感的前后車門、以及飛旋的輪轂……奧迪的經典設計語言通過流暢的旋律得到完美轉述。氣勢恢宏的開場音樂充滿神圣感,令聽眾為之神往,而后旋律峰回路轉的將爵士、搖滾、嘻哈等風格融入其中,將交響詩推向高潮。最終的結尾回歸了中世紀圣詠般的平靜。在這部核心旋律僅由A、B、C三個音節組成的作品中,譚盾試圖表達的卻是1+1+1=1的深刻哲學思考。觀眾在感到震撼的同時感受到的是人類經過混沌的起源,如何在數千年文明歷程中尋找自我,走向和諧未來的過程。
在第五屆音樂周來臨之際,奧迪以及與之攜手的世界知名音樂家們,又將為觀眾帶來怎樣的視覺體驗呢?是一如既往的求新、求異,還是在沉淀了五年之后,對音樂、對創新都有了全新的認識?
看名家解讀:當東方遇見西方
在奧迪音樂周五周年來臨之際,一汽—大眾攜手中國新音樂代表人物朱哲琴,國際知名的中國作曲家、指揮家譚盾,國際樂壇的杰出的中國指揮家余隆,英國古典跨界天后凱瑟琳?詹金斯,以及國際鋼琴巨星郎朗等世界五名頂尖級音樂大師,再度與闊別一年之久的中國音樂聽眾見面。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當被問及在“東方遇見西方”這一音樂主題之下,西方能否聽懂東方的時候,著名音樂家譚盾表示,真正的音樂是不存在距離,也不存在差距的,因為美妙的音符能感動所有的人,無論你是西方的聽眾還是東方的聽眾。最主要的是,在世界交流與聯系越來越緊密的時候,東西方的概念也不像以前那么涇渭分明了,這一界限還在不斷模糊,因為世界以日益趨向于地球村,尤其是在音樂的國度里。
當被問及今晚演出曲目中包含許多帶有中國古代哲學性質的作品,能否為眾多的外國聽眾理解時,郎朗告訴記者,在今年在德國舉辦的中國音樂年中有完全的中國地方劇的展示,是純粹的中國藝術的體現,上座率非常好,幾乎是滿座,而且中國的民樂團在國外也受到了空前的好評。
外國人一直認為中國人是內斂含蓄的,不愿意表達感情,但其實中國人的浪漫更加詩意,更富想象力。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西方人已經覺得很浪漫了,而當他們看到《牡丹亭》這樣的中國經典戲劇,特別是經過譚盾做了一些藝術化的調整和改編之后,他們會被作品中呈現的跨越時空的浪漫想象力所征服。所以,藝術上的交流,能夠從根本上跨越一些障礙。
在訪問中,對于年僅30歲的郎朗來說,剛剛獲得由德國總統親自授予的德國最高榮譽獎“聯邦十字勛章”,自然也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郎朗在采訪時則謙虛的表示:“對于獲得這個獎,我覺得很榮幸。因為以前看到我的老師拿過這個獎項,我當時覺得如果哪天我能拿到這個獎項的確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我很高興,因為這是對我的一種承認。我希望能在這方面多做一些貢獻,反正未來的路還很長,這對我來說更多的是激勵。”
《月出》、《山頂》:在民歌的懷抱中徜徉
圓月、草坪、天空、夢幻般的燈光效果、東西方音樂大師唇口指尖流淌的美妙音符……著名民樂家朱哲琴的《月出》就在這樣應時應景的氛圍中緩緩地來到聽眾耳畔。《月出》采樣選自苗族情歌《假如你是一朵花》,詞來源于《詩經·陳風·月出》,以“月出皎兮,皎人僚兮”這樣的詩經片段對應民歌片斷的意境。在朱哲琴美妙歌喉的引領下,聽眾仿佛置身于貴州的山林水秀之間,感受著山野情歌的魅力;又似乎穿越時空來到了古陳國,見證了相戀之人于月下的相悅、相念之情。讓這一曲跨越時空、跨越地域的愛情之歌唇齒留香。
無論是《月出》還是《假如你是一朵花》都是古往今來民間愛情故事的結晶,無論時間和地域的跨度有多大,都讓人從中看到了愛情里的至情至性。朱哲琴也在現場與觀眾分享了第一次聽到苗族情歌的體驗,她說:“當有人將其貌不揚的苗族歌手帶到我的面前的時候,他們一開唱,我整個人都呆掉了,覺得自己不會唱歌了,開不了口了,因為他們那種原生態的歌聲太獨特了。”
接下來的一首《山頂》則是朱哲琴尋訪西藏期間創作完成的。當主持人楊瀾追問《山頂》創作靈感的來源時,朱哲琴表示這首歌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定日珠峰山腳的一個農夫家里完成的,根據洛諧彈唱傳承人多布杰的錄音采樣歌曲《贊美雪山》發展創作而成。藏人用特有的單音彈唱形式表達了對雪山、大自然的崇拜和永恒愿景。藏族人對雪山、大自然的真摯感情深深觸動了這位音樂里的行者,她決定用音樂將這段美好、真摯、純潔的感情記錄下來,因為那么美好的實物是應該被人知道的,是不應該消失的。
朱哲琴就像音樂里的行者一樣,在兩萬多公里的民族音樂尋訪之旅上,尋找著世間至純至美的音樂,再將自己一步一步走過的故事化成一枚一枚的音符,讓聽眾聽到更多更美的聲音。現場的觀眾也被來自貴州、內蒙古和新疆的民族音樂家以及當代中西器樂演奏家共同演出所感動。整個演出過程中,朱哲琴的天籟嗓音是貫穿整體的主線,有如潑墨的風格將音樂延展至全場。現場的人聲、器樂和電子音樂,加上環境采樣音效和現場同步效果,及充分運用的多媒體創作手法,營造出一方獨特的舞臺空間,突顯東方天籟感動人心的效果。觀眾仿佛置身東方的幻境奇觀,呼吸著來自云貴高原、喜馬拉雅山的氣息,以全新的視野角度,體驗著中國多元文化之美。
《金木水火土》:中國古哲學的深情演繹
譚盾的音樂總能帶給人驚喜,在這次的音樂周上也不例外。這次的演出,他和他的團隊以《金木水火土》為觀眾講述了他們對中國古哲學中金、木、水、火、土的理解。在演出前,譚盾曾向記者透露,這首音樂作品的創作靈感一直是他心頭的無法彌合的傷痛:經過幾年的籌備,終于決定于2008年去四川羌族采風,他們獨特的多音唱法深深吸引著這位音樂鬼才。就在出發前的一個星期,汶川地震爆發了,所有的文獻資料、僅存的錄音帶都在這次災難中毀掉了,而僅存的幾位還能演唱羌族民歌的老人也在這次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看著地震中遇難的同胞,讓這位敏感的音樂家對生命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感悟:生命何其短暫!人的生命何嘗不是一圈一圈的年輪,要想長成參天大樹該要多少年!
基于對生命的感悟,對汶川地震死難的同胞的深切悼念,譚盾創作了《金木水火土》這一宏偉的篇章。這是一部視聽音詩,集未來主義風格和行為藝術的不可復制性,也是譚盾漫步在網絡這條隱形“絲綢之路”上的新創舉,展現了他對中國古老哲學與生命意義的深刻思索。作品把“天”、“地”、“人”三要素融為一體,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大天體寓意為無限的宇宙,進而展現宇宙的五行哲學意念以及文化的本源意識,最終描繪“人”的思想歷史。
視聽音詩《金木水火土》共分為五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是一次視覺與聽覺的對話,實現途徑則是多位“網J”與“網涂料”藝術家及數碼視覺藝術家與打擊樂的組合。第一樂章《金》利用奧迪汽車的輪轂部件,以現代極簡主義的打擊樂形態以及多媒體技術來象征工業革命的成就。當《金》這一樂章響起,氣勢磅礴的演奏,立即將人們帶入一個“金屬”的音樂世界。第二樂章《木》采用了眾多的木琴和馬林巴等木質樂器,將木質音與禪聲糅合融匯,相對于《金》的氣勢,《木》篇章則沉靜、柔婉得多。當《木》的曲調響起時,再配合各種樹木截面的年輪,在年輪中間睜眨著一只眼睛,就像注視著生命本身的發生、發展過程一樣,冷峻、明晰而富有哲理。第三樂章《水》由不同的水打擊樂將空氣、水分、海洋的聲音結合在一起,向聽眾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水聲。或許在聽《水》篇章之前,對于生活中那么富含生命節奏的水聲你都完全忽略了,而聽過之后,你又會感嘆水聲原來是如此之美、如此之曼妙。第四樂章《火》代表著進取的內心火焰,是具有激情、速度以及力度的搖滾與人聲的展現。《火》的篇章一開始,立即融入了演奏者的激情,讓人感到來自每一個毛孔的振奮的力量。最后的第五樂章《土》是大地的聲音,隨著演奏進入到《土》的篇章,最先進入耳膜的是吹奏的缶。在沉郁的缶聲中,演奏者帶領聽眾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泥土的氣息與樂感,這一篇章主要運用了各式各樣的陶土樂器敲出大地的聲音,讓聽眾感受到來自人類未來的家園和地球的呼喚。
一個美妙的聲音:英國古典跨界天后的完美呈現
直到《土》的篇章畫上最后一個樂符,本屆音樂周的上半場“東方”部分已經演奏完成。隨著凱瑟琳·詹金斯Una voce poco fa(《一個美妙的聲音》)的響起,聽眾已被這美妙的歌聲中被帶到了一個歌劇的世界。這首歌是女主角用來表達對心上人一見鐘情的唱段,充滿了熱情而甜美的少女氣息,將愛情表達得婉轉動聽。一首Music Of The Night(《夜之樂章》)則是音樂劇《歌劇魅影》中插曲,全曲表面柔情似水,內心卻波濤洶涌,充滿了由極度的愛激發出的萬種激昂與柔情。凱瑟琳·詹金斯的獻唱,讓聽眾有機會在這個月圓寧靜的夜晚,靜靜體會到這首經典所包含的曲折深邃的魅力。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是一首風靡法國的民謠,在法國香頌天后艾迪特·皮雅芙首次演唱后,經很多歌手演繹出風格不同的66個翻唱版本。凱瑟琳獻唱的最后一首歌Chanson Boheme(《波西米亞之歌》),則是帶有強烈戲劇性和西班牙風格的燦爛音樂。
在跨界天后凱瑟琳完美的演繹中,讓聽眾感受到了來自異域音樂的獨特魅力。雖然,對于在場的多數中國聽眾來說,很少有人具備真正欣賞歌劇的審美能力,但在凱瑟琳出色的表演中,人們也感受到了來自音樂的魅力。這種魅力有別于觀眾們平日熟悉的音樂,而是來自另一種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與語言無關,與音樂本身要表達的內容無關,唯一相關的是對音樂的美的感受。
于是,一曲結束,臺下觀眾都給予熱烈的掌聲,這正是他們對于這個外國女孩的表演和她的音樂的肯定。在凱瑟琳親切的問候聲中,觀眾更是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中有贊美,也有對這個外國女孩親切問候的回應。這一刻,所有人似乎都感受到了東方遇見西方的魅力,其實這種相遇沒有人們標榜的那般崇高和遙不可及。就像此刻,臺上演奏者和臺下觀眾通過音樂和掌聲的交流,就足以證明東方遇見了西方,雖然并沒有用語言直接交談,但他們“相處”的很融洽,這就是來自音樂的獨特魅力和感召。
貝多芬的思考:《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在本屆音樂周中最后一場,也是東方遇見西方之西方篇章的最后節目,是由郎朗、余隆和中國國家愛樂樂團表演的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在演奏之前,當記者問及在露天草坪上演奏《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與在室內交響樂有什么不同時,郎朗表示:“露天草坪音樂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種夏天的感覺,因為露天音樂會通常都在夏天舉行,那種開闊、自由、熱烈的感覺是非常獨特的。一般在音樂廳彈鋼琴是一種很莊嚴的感覺,而開闊的露天草坪音樂會給人的感覺,是讓更多的人接受音樂。在室外演奏會感覺離音樂更近一些,因為很多經典音樂都是從自然里找到靈感的,尤其是貝多芬,他的很多名作都是受到自然美景的感染而寫成的。今晚我將演奏的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用露天音樂會的形式,更能突顯整部作品的宏大與氣勢磅礴,相信大家一定能體會到不同以往的感覺。”另外,郎朗還半開玩笑地提醒所有觀看演出的觀眾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因為它們也會接收到來自音樂的召喚,這也讓人看到了音樂之外,郎朗身上那個親切、細心、可愛的大男孩形象。
眾所周知,在偉大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所有鋼琴協奏曲作品中,規模最為龐大的莫過于《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貝多芬在這部協奏曲中不僅完美展現了他爐火純青的技藝,更別出心裁地設計出眾多嶄新思路。從而使整部作品不僅擁有工整的結構,更蘊含了壯闊波瀾、變化無窮的旋律。1811年,該曲在德國的萊比錫首次公演,當時的音樂雜志《大眾音樂報》就曾用“最富創造力”、“最富想象力”、“最引人注目”以及“技巧最艱深”來形容它的無盡魅力。也正因為此,它被譽為無可爭議的“協奏曲之王”,故被人稱為“皇帝”協奏曲。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主奏鋼琴以花奏方式彈奏出分解和弦,引出管弦樂部分演奏的樂章主題,簡潔而又華麗絢爛,將貝多芬精致的作曲手法展露無遺。第二樂章,貝多芬用稍快一些的慢板演奏出優美的徐緩旋律,似牧歌般悠揚、恬靜,表現出祈禱性的、純凈恬美的主題。第三樂章,主奏鋼琴充滿爆發力的引出主題,并由管弦樂反復強調主題,交響曲和協奏曲交相輝映,手法精致絕倫,充分反映出貝多芬超人的作曲技巧。而對這一宏偉篇章的彈奏,更讓人又一次見識了郎朗高超的鋼琴彈奏水平。
而郎朗更是以東方的指尖,彈奏出西方《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的壯闊與華麗,這也是對東方遇見西方的無聲詮釋。返場環節,在郎朗、余隆與中國愛樂的宏大伴奏下,凱瑟琳·詹金斯以中文吟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東方的深情與西方的濃烈此刻渾然一體,將整場音樂會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