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的途徑。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多媒體教學在機械制圖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 機械制圖 課程設計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拓寬學生視野
實效性是多媒體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標準。多媒體教學集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內容于一體,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增加學生的可選擇性,又能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使一些抽象、難懂、枯燥的理論變得具體、形象、生動,從而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給傳統的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增強了機械制圖課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
2.有利于創設新情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
掌握基礎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運用基礎知識去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機械制圖課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傳統教學手段難以把大量鮮活的正在發生的現象呈現給學生,而多媒體教學則可利用優勢解決這一問題。
3.多媒體教學配合網絡教學可拓寬和鞏固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
在多媒體教學中可現場通過網絡及時把一些熱點現實材料下載給學生或引導學生自己上網瀏覽,讓學生分析、討論,達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課內和課外的統一。
二、多媒體教學在機械制圖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以疊加型組合體支座教學為例,本節課為兩學時,設有任務引入、合作探究、動手實踐、課堂評價、布置作業5個教學環節,并將不同的多媒體技術手段應用其中。
教學環境:計算機網絡教室,可實現對學生進行單獨的交互式輔導教學,也可對全體學生的電腦畫面進行實時演示或監控。
教學思路:以任務驅動法和協作探究法為教學主線,輔之以直觀性較強的演示教學,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把課程定位在讓學生做“熟練繪圖手”,提高學生對組合體三視圖的表達、讀圖等能力及CAD軟件實踐操作能力。
1.多媒體在“任務引入”教學階段的應用(媒體運用——視頻)
學生都喜愛動態、有視覺沖擊的畫面,教師如果以組合體視頻的形式引入任務學生會更為喜愛,視頻將教材中的圖片立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從不同視角對其觀察,為形體分析做好了準備同時也引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2.多媒體在“合作探究“教學階段的應用(媒體運用——三維立體建模軟件)
本環節分為“由合到分”“由分到合”的兩個教學階段。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學習任務表。任務一:將組合體劃分為若干個基本幾何體并分析各基本體的形狀。任務二:分析各基本體的相對位置關系。任務三:分析投影特點。任務四:分析找錯。
(1)由合到分的教學階段:學生需要完成前三項任務。
任務一、任務二: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化學生的自我想象為直觀,實現將組合體各基本幾何體分別移開,生成爆炸圖,基本體的形狀及位置就一目了然了,具有很好的助學效果。
任務三:分析投影特點是空間形體到平面圖形的轉化,是教學難點中的難點。采用Flash動畫按照相接、相切、相貫這樣一個由易到難的方式排列的演示解題順序。并配以Flash制作的立體剖視圖講解內部結構。這樣使學生很清晰地了解繪制的順序,直觀地、多角度地觀察機件的內部結構,將學生頭腦中的想象變為現實,驗證學生的想象,培養空間構型的能力。與此同時生成其三視圖的投影,化抽象為直觀,協助學生完成三維形體到二維平面的轉換,教學效果顯著,為繪制三視圖做好鋪墊。
(2)由分到合教學階段:學生需要完成第四個任務——分析找錯。
運用flash動畫將已經分析好的幾幅圖重疊在一起后,學生會發現這正是本節課需要繪制的組合體三視圖,在學生興奮之余請他們冷靜下來,再次觀察,看看這幅圖是否完全正確?找出其中的錯誤。師生結合三維建模軟件共同分析。根據投影關系判別其可見性對多余線段進行編輯,完成任務四。
3.多媒體在“動手實踐”教學階段的應用(媒體運用——繪圖軟件、網絡)
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的方式進行繪制,各有分工:A同學負責具體操作,B同學幫助分析操作,C同學負責讀尺寸,運用AutoCAD軟件繪制支座組合體三視圖,使學生通過繪制過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最后運用網絡以附件的形式發到教師的郵箱由教師進行評價。
通過案例我們發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作用顯著,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生動、深入,使師生的互動更為緊密,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兼顧了各個層次的學生。因此準確應用多媒體教學是我們進行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亮點,它能起到良好的助教作用。
(作者單位:鞍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