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筆者所在學校組織教師對廣西計算機學會、廣西主要城市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類企業進行了人才需求調研,目的在于了解計算機行業發展現狀和相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明確專業服務方向;分析企業對崗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為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目標規劃,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企業計算機網絡 人才需求 調研 教學改革 建議
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筆者所在學校組織教師對廣西計算機學會、廣西主要城市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類企業進行了人才需求調研,目的在于了解計算機行業發展現狀和相關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明確專業服務方向;分析企業對崗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為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目標規劃,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調研概況
1.調研目的
通過實地調研,收集行業、企業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企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等信息,分析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為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一體化課程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有效的幫助,推動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招生工作,為學生就業提供可靠的信息,使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的人才更符合用人企業的要求,與企業實現零距離對接。因此,學校組織10位教師對廣西主要城市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類行業、企業進行了調研。
2.調研時間
第一次調研時間:2011年8月10日至8月20日。
第二次調研時間:2012年2月9日至3月9日。
3.調研地點
廣西計算機學會,以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為主軸,桂林、柳州、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區域中心城市為支撐的信息產業經濟帶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類企業36家。調研的主要城市和企業分布如下。
南寧市:廣西頂佳計算機有限公司、南寧賽吉經貿有限公司、南寧拓宇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元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廣西分公司客服中心、廣西三通網絡發展有限公司和廣西天問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
柳州市:柳州市展易信息有限公司、柳州翱邁計算機有限公司、柳州市新航信息有限公司和柳州市數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4家企業。
桂林市:桂林齊輝信息有限公司、桂林恒星電腦公司、桂林瀚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桂林市利得科技有限公司共4家企業。
欽州市:欽州灣電腦有限公司、欽州市華銳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和欽州聯盛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共3家企業。
北海市:北海建興光電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北海市深藍科技有限公司、北海市群翔電腦有限公司和北海正一電腦公司共4家企業。
防城港市:東興市瑞翔電腦有限公司。
4.調研內容
本階段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相關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企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相關職業崗位群,企業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等。
5.調研對象
企業管理人員、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等。
6.調研方法
通過采取實地參觀考察、訪談交流、問卷調查、網絡調查等方法進行調研。我們事先設計好調研提綱和調查表,訪談交流并填寫調查表,對收集到的各種數據進行歸納分析。
二、廣西計算機網絡及相關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子信息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到,廣西已形成以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為主軸,以桂林、北海、南寧、柳州等區域中心城市為支撐的信息產業經濟帶,賀州、玉林、梧州、貴港等承接廣東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為主的電子信息加工產業帶正在興起,部分產品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和基礎。但是,廣西電子信息工業總體規模小,缺少大項目和大企業,配套能力不足,資金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名牌產品不多,電子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不夠。
到2015年,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配套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實現銷售收入超500億元,增加值160億元,產業布局明顯優化,形成“一區二帶”產業發展格局,“一區兩帶”即:形成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為核心的沿海電子信息工業園區;以北海到桂林高速公路為主軸,北海市、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為核心,由沿海向內地輻射,以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制造、軟件及信息服務為主的電子信息工業帶;以賀州市、梧州市、玉林市為核心,以承接粵桂合作電子信息工業轉移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加工制造產業帶。
到2020年,產業規模顯著壯大,實力顯著提升,在全區建立起配套體系完整、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電子信息工業體系,實現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建成全國重要的、西部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電子信息工業新體系。
廣西全區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相對全國發達地區而言較為落后,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進程不夠迅速,特別是在網絡基礎建設比較薄弱。近年來,廣西作為西南大通道的出口,是聯結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紐帶。隨著國家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廣西的各類企業如雨后春筍快速增長,對外貿易不斷擴大,企業對信息化的需求大增,加之各級政府不斷推進城市信息化建設,社會對IT人才的需求量急劇擴大,特別是網絡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南寧屬廣西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筆者學校地處南寧市區,具有為社會培養信息化人才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及結果分析
1.計算機網絡技術相關行業人才需求情況
在36份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表中,崗位需求情況為:網絡組建與管理占崗位需求總數的70.6%,工程布線占67.6%,硬件維護占64.7%,售后服務占64.7%,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的營銷占52.9%,計算機及相關產品的維修占47.1%,招投標方案制作占47.1%,寬帶安裝與維護占41.2%,辦公自動化應用占41.2%,網吧維護占20.6%,網頁設計與制占17.6%,電腦美工占5.9%,網絡編輯占5.9%,其他占11.8%。
可以看出,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該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廣的就業范圍,如網絡組建與管理、工程布線、寬帶安裝與維護、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維修、辦公自動化應用、硬件維護、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的營銷、售后服務等。具體工作包括網絡信息的收集、整理,操作、維護網絡系統設備,操作、維護和管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計算機硬件軟件銷售、軟硬件現場安裝調試、用戶培訓、產品介紹等。
2.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
通過對廣西計算機學會及桂林、柳州、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區域計算機網絡技術類36家企業調研,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所覆蓋的職業崗位及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見右表。
調查顯示,企業的用人理念都是: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他們認為,企業用工首先考查員工職業素質,因為職業素質才是一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因此,企業建議中職學校教育要突出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講誠信、講衛生、講禮貌開始,貫穿職業教育整個過程中。為此,學校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一是吃苦精神,否則再好的技術也是無用的;二是良好的職業道德,對企業要學會感恩,不隨意跳槽;三是敬業精神,在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盡心盡力,將本職工作做好。
企業對計算機網絡及相關專業技能人才要掌握的主要專業技能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計算機外設維護與維修、網絡產品配置、局域網規劃、安裝與調試、綜合布線、服務器配置與管理、網絡安全管理、辦公軟件應用、路由器與交換機調試、網站建設與維護等,這說明學生要掌握較扎實的專業基礎技能和較高的專業技能。
3.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分析
在36份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表問卷中,職業資格證書需求情況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占38.9%,CISCO的CCNA證書占30.6%,電工上崗證占22.2%,華為的HCNA證書占16.7%,人社部的計算機操作員證占5.6%,其他證書占19.4%。
調查顯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可能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有三類,第一類是國家勞動部門等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如計算機網絡管理員、計算機操作員;第二類是企業頒發的專項認證證書,如CISCO的CCNA證書,華為的HCNA證書等;第三類是其他社會力量辦學頒發的證書。
從學生就業的實際情況看,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崗位之間存在較密切的對應關系,但社會認可度并不高。多數企業并未要求畢業生必須具有某類證書才能上崗,而更看重的是的實際工作能力。不過,中職畢業生需要有這類相對容易考取的證書來證明自己已經具備的一些專業能力,增加簡歷上的競爭力。事實上第二、第三類證書得到的社會認可度更高,對學生就業幫助也最大。
4.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印象
在36份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表問卷中,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印象情況為:吃苦耐勞占38.2%,遵紀守法占35.3%,虛心好學占32.4%,懂文明禮貌占26.5%,動手能力強占17.6%,工作態度好占14.7%,人際溝通能力強占8.8%,工作適應能力強占11.8%,有團隊協作精神占11.8%,工作執行能力較好占8.8%,有奉獻精神占5.9%,自學能力強占2.9%,自制能力強占2.9%。
調查顯示,企業認為中職學校畢業生普遍遵紀守法,吃苦耐勞,虛心好學,動手能力強,工作態度好,但是,也存在著人際溝通能力不強,團隊協作精神較差,自學能力和自制能力較弱等問題。
四、對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發展的建議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發現企業很注重塑造企業文化,對專業人才需求迫切,職業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所以為崗位量身定做就是我們中職教育的職責,為學生量身定做人才培養計劃更是我們專業教師的職責。
1.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意見
通過調研,發現企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及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還是比較活躍的,但就業層次偏低,許多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技能要求不高,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勞動,部分學生技能掌握不熟練,不能很快適應企業的工作要求,有時對企業的管理要求產生抵觸情緒。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改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明確培養目標。我們認為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目標應定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品質,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應用的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夠從事計算機網絡組建,網絡綜合布線、網站應用開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校、行業、企業三方合作,開展行業調研和企業崗位分析,建立“三方融合、三級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3)深化校企合作。在教學計劃中打破常規,提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原則。每個學期用一定的學時安排學生到校企共建的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在校外實訓基地學生與企業專家一起完成實際的工程項目,項目完成后由實踐專家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結果作為學生在校內的評優評先,以及享受獎學金、國家資助等政策的
依據。
(4)建設工學結合一體化實訓室。通過對實踐專家進行職業發展階段調查,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開發一體化課程,將專業理論學習、技能訓練與掌握融于工作過程中,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職業教育理念。開發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辦公設備維護與維修、網絡組建、綜合布線、網頁效果圖設計、靜態網頁制作等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建設符合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需要的實訓室(工作站):計算機維護與維修工作站、網絡組建與管理工作站、網絡工程布線工作站、網站應用開發工作站、辦公軟件應用工作站。
2.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意見
目前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的,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與文化素質為目標,使學生掌握和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能力。但有些課程的內容只是普通高職課程的簡化,理論知識講述多了一些,實用技能的訓練相對不足,導致在實際工作中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面,職業技能訓練不成體系,力度不夠,對職業素質的教育(如吃苦耐勞、開拓精神、市場觀念、管理技巧、團隊精神、應變能力、學習能力、愛崗敬業等)尚沒有得到全面的實施。
在教學方法方面,雖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論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法,但對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激發不夠,職業技能以及動手能力方面的鍛煉也不足。
由于職業教育招生困難,導致生源的整體素質要比過去有所降低,有些學生文化基礎素質較低,學習的自覺性比較差。但經客觀地分析后,并不是這批學生沒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適合他們學習的課程和教學方法,要增強教材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給予學生更多動手的機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
為此,學校進行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在對企業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召開實踐專家訪談會,確定典型工作任務,進一步轉化為工學結合一體化學習領域課程,從而實現“做中學,學中做”,重新進行課程設置。
五、結論
綜上所述,學校設置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發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辦公設備維護與維修、網絡組建、綜合布線、網頁效果圖設計、靜態網頁制作等一體化課程,符合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的趨勢。學校將特別注重專業的內涵質量建設,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形成專業特色與優勢,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
中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育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制定出一個科學、系統、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體現中職特色的教育教學改革方案,就必須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把學科教育轉變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上來,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具有很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和適應崗位變化的綜合職業能力。
(作者單位: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