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對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開發的認識、項目課程開發的目標、項目課程開發的程序、項目課程開發的注意事項進行探討。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 項目課程開發 電工專業
當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積極倡導課程改革。《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中明確要求: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越來越重視專業課程的實習實訓教學。筆者針對職校學生“就業導向,能力本位”培養的特點,到機電企業廣泛調研,了解崗位技能要求和生產任務特點等情況,圍繞培養能力這個核心,對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內容進行重組開發。
一、對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開發的認識
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勞動者為辦學根本目的的。職業教育的辦學目的決定了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本位。傳統的以理論為主的學科型教學模式難以培養企業所需的實用型、技術型人才。因而出現學生學有所學,但不能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尷尬局面,導致絕大多數畢業生只能從事工廠的生產一線無技術含量工作。因此,需要對專業的某些課程進行重組、整合,以項目產品生產或模擬生產為單元進行編寫,而中職這方面的教材極其匱乏。以電工專業為例,雖然市場上電工專業實訓教材很多,但要找到可操作性強、適合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帶有啟發性趣味性的理實一體化項目卻不多,開發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顯得尤為必要。
職業學校肩負著為企業培養高素質一線勞動者的重任。課程開發的目的就是為加強實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實際更好地接軌。筆者曾到機電企業廣泛調研,了解崗位技能要求和生產任務特點等情況。根據調研,筆者認為中等職業教育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只有突出應用性,才能體現其職業性。要體現應用性就要求課程內容以解決具體產品生產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科的理論體系為中心;要進行職業領域分析,體現職業能力結構的完整性,而不是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要進行職業發展展望,服務于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二、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開發的目標
1.體現任務引領特點
理實一體化課程開發遵循“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的專業課程體系”理念。項目式教學將是現在和將來職業教學模式的主流。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既要遵循職業領域各崗位的共性職業要求,又要兼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突出能力本位要求,以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提升職業素養為立足點,制定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培養目標,編寫教學計劃與大綱,重新整合課程,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以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的課程體系。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突出“任務引領”“學生主體”的課改理念,以產品生產為任務,驅動課程教學。
2.構建模塊化框架的課程體系
理實一體化課程開發要求打破學科體系界限,不再局限于單一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是按照崗位能力培養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用相關學科的知識進行重組,構成不同需求的模塊,強調所學知識的實用性。課程開發不再按教材規定的章節順序編排,而是按職業實際應用的需求來編排。以課題單元、項目模塊的排列順序來編排教學計劃,同時各模塊之間應該是相互銜接和溝通的。
課程內容的模塊化,為個別化的教學組織提供了可能。眾多的項目課程,每門課程里難度不一的學習任務,都為學習者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能力、已掌握知識技能等,靈活選擇項目及學習任務。
3.建立以職業素養為重點的測試評價體系
課程測試評價是課程開發的重要環節,它能促進課程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課程開發要制定能力測試標準和測試辦法。通過能力測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項目的實際操作,根據操作的規范性、完成質量、是否超時等因素來評定成績。測試標準在教學一開始就向學生公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目標、有壓力、有動力。另外,我們要根據課程目標,認真分析,制定以“技術操作能力”“技術診斷和維修能力”“團隊意識與協作能力”“創新意識與拓展能力”等為核心的學業評價表。這主要是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做出評價。
三、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開發的程序
1.明確課程目標
在“培養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 的目標引領人才培養框架下,課程目標應以勝任某種崗位要求為出發點,以實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不必過分追求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確保課程的實用性。
2.確定課程項目
從“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出發,打破了傳統的學科體系的思路,緊緊圍繞工作任務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突出工作任務,在任務的引領下明確各項目,將職業技能考證的相關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各項目之間是遞進關系,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項目。
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以各種基本控制電路的安裝和測試,排除故障能力為基本目標,學習項目選取的基本依據是本門課程涉及的工作領域和工作任務范圍,但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還以企業為載體,使工作任務具體化,產生了具體的學習項目。其編排依據是相關職業所應有的工作任務之間的邏輯關系,而不是知識關系。
3.編寫課程內容
本課程在內容設計方面突出體現職業能力本位,緊緊圍繞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來選擇課程內容;應仔細分析該專業各階段所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專業特點、教學規律為依據,以合理性、可行性為原則安排課程的內容、時間、進度等,保證專業技能訓練任務的順利完成。
傳統實訓內容是列出實訓任務,再逐條列出操作步驟,就像編寫一份說明書。學生通常會按照說明書式的操作步驟去完成任務。但是冗長、單調的機械式操作步驟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倦感。當學生按照步驟完成任務后,往往沒有一點興趣去反思操作過程。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以控制線路的安裝、排除故障為主線,在操作步驟中,插入一些反思過程,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觀察、記錄、比較和總結,來發現操作的意義和作用。這樣的反思過程起到加深學生對操作過程的理解,提高操作過程的創新性的效果。
四、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開發的注意事項
1.開發內容具有可行性
在設計的課程項目時,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的關系,確定合理課程項目,如果內容太深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可能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內容太淺,則達不到培養目標。同時,項目課程不能停留在理論分析上,而是具有實際可操作性。
2.開發內容具有實用性
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開發中,我們以實用的典型控制線路作為有形的課程資源,開發實用性強的項目課程內容。比如,電動機的啟動、調速等。
總之, 電工專業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中應盡量多地為學生提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機會,促使其職業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下,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創新、去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