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數學通用教材受普高教學的影響頗深,不符合中職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影響了教學效果。本文就如何編寫符合中職財會專業數學教學要求的校本教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 財會 數學 校本教材
隨著近幾年職業學校改革的推進,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職業學校的教學工作面臨瓶頸。以數學課程為例,中職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缺乏,解題技能嚴重不足,課堂教學效果一直難以提高。同時,中職數學通用教材受普高教學的影響頗深,不符合中職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影響了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開發適應中職財會專業建設需求和學校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數學教材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數學教育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對中職數學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機械、財會、電子專業是筆者學校的重點專業,而這三個專業的數學教學一直使用的是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審定教材,教材內容設置沿用了傳統的數學知識體系,教學內容與市場、專業和學生的需求不相適應,未結合專業需求,也沒有反映學校實際情況。學生將大量時間用在學習理論知識上,致使部分學生畢業后難以學以致用,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
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服務于生產一線的中級技術人才,應按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組織教學活動。因此,中職數學教學既要為學生的繼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數學儲備,更要為現行的專業教學服務、為學生將來就業服務。比如財會專業在投資、儲蓄等計算中要用到等比數列的知識;機械專業需要作圖,要用三角函數進行計算;電子電工專業需要具備對函數及幾何的運算、分析、判斷能力等。從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來看數學教學改革,能使數學校本教材更符合學校職業教育實際情況。
二、財會專業數學校本教材的編寫
從字面來理解,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本”“以學校為基礎”。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學校的校長和教師為主體,為了有效地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并共同開發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與學素材,作為校本課程實施的媒介。
1.編寫思路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必然要對優秀的數學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與創新。因此,中職數學校本教材在內容的處理上,必須展示優秀的傳統數學文化,如數學故事、數學游戲、數學名題及數學史等。同時,要隨時更新內容,補充新知識,如重視計算機技術的學習,使學生學會利用現代工具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中等教育階段的任務就是使青年人得到全面發展,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做準備,其中一項內容就是使學生獲得必備的數學能力。因此,數學校本教材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數學知識處理社會生活中的問題。
2.編寫原則
實施財會專業數學校本教材研究,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運用科學發展觀,規劃校本教材。編寫者要加強理論學習,進行理論層面的研究,深入研究教材理論和校本教材的相關理論,深入研究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教育哲學,理清發展思路,著眼于學校的長期發展,明確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統籌校內外可利用的教材資源,從而構建校本教材的總體框架。
(2)協調好各影響因素的關系。重點學科先行,發揮教師特長,利用現有條件,逐步推進試驗,注重實踐性。力求規范管理,開發多類型的選修教材及配套資料,豐富、完善校本教材資源系統。
3.編寫準備
開發財會專業數學校本教材的過程中,還需做好以下兩方面準備。
(1)對校本教材的規劃、開發、實施、評價等環節進行研究。根據財會專業特色,按照學生的知識結構、興趣和需要,挖掘現有教材的優勢,彌補現有教材財會專業知識的不足,填補現有教材的空白,拓寬現有教材的內涵和外延。
(2)研究校本教材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影響。著手建立拓展教材體系框架,構建較完善的適合各專業需求的數學校本教材體系。
中職數學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的數學教學,采取與職業教育要求相適應、以培養數學應用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財會專業數學校本教材改革一定要根據學生專業和就業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個體差異,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要把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入數學教學,讓數學課貼近專業、貼近生活,充滿活力與趣味。
(作者單位:張家港工貿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