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引路】
讀《偉大的悲劇》,雖然不能窮盡斯科特的生平,但我們卻能夠清晰地看見一個英雄不屈的身影;讀《在沙漠中心》,雖然不能將圣埃克絮佩里的飛行生涯盡數看來,但我們卻可以準確地把握一個靈魂堅強的脈搏;讀《登上地球之巔》,雖不能追尋英雄們登頂珠峰的足跡,但英雄攀登高峰的英姿卻深入人心……
傳記,用真實的語言記錄了傳主生平的精彩點滴,從傳記中,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剖析一個人的成敗緣由,體悟一個人的情感世界,揣摩一個人的思想演變;從傳記中,我們感受到人物獨特的魅力,領悟人生的路程,借鑒人生的經驗;從傳記中,我們回望逝去的歲月云煙,感受沉重的歷史,獲取有益的人生啟示。
【按圖索驥】
傳記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歷史背景,以真人真事為依據再現人物。在記述傳主事跡過程中,可能會摻雜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斷,但與小說不同的是,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它的基本要求。當然,傳記的真實性不排斥適當的藝術加工(如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細節借助于想象、聯想等加工),但這種加工必須是在人物與事件客觀真實的前提下,符合人物的性格及事物發展的邏輯,并以達到更高的真實——藝術真實為目的。
本題首先要確定寫作對象(傳主),在客觀真實的前提下再充分搜集傳主的相關資料,了解傳主的主要生活經歷,體悟他的感情世界,追尋他的思想演變,準確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感受其獨特的個性魅力。一般來說,搜集的資料可以包含以下方面:人物的姓名、性別、籍貫、民族;人物的生卒年月;人物的學歷、簡歷、黨派、職務;人物的貢獻功績、科技成果、著作;能夠反映人物思想風貌、本質特征的典型事件等。
傳記還講究藝術性,追求運用多樣的藝術手法來刻畫人物,人物塑造力求個性化、形象化。傳記還具有概括性,受掌握的材料和篇幅的影響,傳記作品不可能將一個人的一生經歷窮盡,所以需要選取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事件,而不是面面俱到。
寫傳記時,還需對搜集到的傳主的相關資料進行仔細斟酌,選取那些最能體現傳主個性或成就的資料,運用多樣的表現手法展開,可白描勾勒,可鋪墊渲染,也可概括描寫介紹,總之一切以準確表現傳主為宜。
【佳作展示一】
我的父親
□李 程
父親出生于1968年,生在六合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漢族。七歲時,他就要學著幫父母分擔家務,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光著身子下河捉魚摸蝦,更是常被蝦夾得哇哇大叫,并因寒冷而直哆嗦。誰能想象這是一個七歲孩子的生活?
可艱難困苦的環境和不幸的生活并未打倒他,反而更加激勵著他不斷追尋自己的夢想。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灰心,不放棄,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夢想,生活就會有美好的明天!于是,他一直努力著……
父親小時候每到過年,雖然沒有如今這么豐盛的飯菜,沒有干凈舒適的新衣,但也十分熱鬧,大人們忙著準備食物,而孩子們總會打打鬧鬧,捉迷藏,做游戲。唯獨只有他,一個人躲在家中認真地看書。
可是老天爺似乎并沒有看到他的努力,也沒有體諒他的艱辛,反而將更多的不幸拋給他。
那是一個明媚的春天,萬物復蘇,臺階上也長出了碧綠的青苔。12歲的他去水塘為家里打水,滿滿的一桶水壓得他那黝黑而瘦弱的身軀不住地搖晃著,一不小心踩到青苔上,“砰”的一聲摔倒在地,后腦重重地磕在堅硬的地面上,滿桶的水也打翻在地,就像他的夢想一樣瞬間傾覆了。
摔倒之后,他一連幾天都感到惡心,想吐,吃不下飯,但是因為家里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并沒有就醫,可是他和爺爺奶奶都明白,那應該就是腦震蕩。
這件事曾讓他一度傷心不已,倍感沮喪,可是,他并不甘心,他不想就此放棄!強大的自尊和堅持不懈的勇氣與毅力驅使他重新站了起來。雖然更加艱難,更加困苦,學習起來也十分吃力——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摔跤的后遺癥,但是,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努力,努力為人生拼搏一次。雖然他不一定做得最好,但是他發誓一定要做到最認真、最刻苦!
老天爺終究還是看到了他的努力!
20歲的他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30歲的他考研成功,如今,他還走上了學校的領導崗位,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他,就是我四十歲的父親,我那倔強而執著的父親!
點評:本文作者對“父親”的描寫緊緊扣住“倔犟而執著”的性格特征展開。首先,粗線條地勾勒出“父親”四十年來的人生歷程,以艱辛的生活和“父親”最后的成功形成比照;其次,抓住關鍵事件描寫重點細節。作者巧妙地以“父親”童年時很有典型意義的往事為“點”,以點帶面,配合人物的經歷,傳主仍然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佳作展示二】
湛露小傳
□湛 露
湛露,回族,2011年南京市六合區程橋鎮初級中學初一年級一班學生,土生土長的程橋人,程橋話說得很標準,生于1998年2月27日。
湛露是一個守信的人。記得有一次月考前,湛露立志要考到學校前十五名之內,然后就開始認真地復習。結果成績出來了,沒有考到前十五名。怎么辦呢?她想啊想,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來懲罰自己。她學三國里的曹操以發代首,雖然她知道一次考試的成敗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是自己已經立下了“必進前十五名”的誓言,既然沒達到,就必須有懲罰,于是她割下了自己一寸長的頭發,埋在土里,以此來時刻提醒自己努力。
她還是一個誠實重義氣的人。在這次期中考試后的翌日早晨,同學們全都圍在沒有老師并且鎖著門的辦公室門口嚷嚷著要看成績,接著,大家竟然全都從窗子里爬進辦公室去偷看試卷的分數。不幸的是,一個男生在爬窗子時被語文老師逮到了。然后,憤怒的語文老師把這事告訴了湛露她們班的班主任。當天晨會上,班主任把那個男生叫到黑板面前,滔滔不絕地批評他,并用小棍子輕敲他的手心。然后,班主任看向坐在下面的同學,喊道:“還有誰爬過?”下面一片死寂,沒有一個人敢吱聲。湛露心里在糾結:承不承認呢?承認吧,自己的形象就毀了;不承認吧,對朋友不夠公平。于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她果斷地站起來,對班主任說:“我爬的!”然后走上講臺,等待懲罰。可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所有爬窗子的同學一個個都站起來承認了。他們一起受了懲罰。事后,別人問她為什么要那么做,她笑著說:“對于我來說,和朋友一起共同承擔責任和懲罰也是最幸福的事。”就這,還惹得別人都忒崇拜她。
這就是一個當代學生湛露的個人形象。
點評:這一篇人物“自傳”,作者選取了兩件事來表現自己的“守信”與“重義”,在具體選材與表達中,作者卻又在詼諧的語言中彰顯出自己的幽默。割發代首,表現了作者的確是認真的,守信的。晨會上認錯則一改詼諧的敘事,“莊重”得多,細膩的心里刻畫真實地再現了人物內心的斗爭,生動地體現了傳主的責任心——“義”的實質。詼諧幽默的語言,細膩典型的事件,讓這篇小傳生動地再現了“當代學生湛露的個人形象”。
【延伸文題】
每天,我們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成長,但對你的老師,你了解多少呢?收集你喜歡的老師的相關資料,給他(她)們中的一個寫一篇小傳吧,把他(她)介紹給大家!